大兴区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北京大兴信息网  日期:2004-02-06 00:00 打印 【字体:

 ----2004年1月11日在大兴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大兴区代区长 王惠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大兴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五年工作的回顾

  1999年县第十二届人代会和2001年区第一届人代会以来,区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十六大”精神,加快实施“科教兴区,城镇带动,产业互促,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原则,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领全区人民努力拼搏,圆满完成了“九五”计划,顺利实施了“十五”计划,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全区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3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区域口径)实现102.4亿元,其中区属口径达到91.2亿元,比1998年增长了近1.4倍,年均增长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达到286.5亿元,年均增长69%,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6.8亿元,比1998年增长14倍;2003年财政收入完成9.3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37.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40.1亿元,比1998年增长69.8%;实际利用外资累计实现1.9亿美元,外贸出口累计实现47亿元。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初显成效。围绕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产业的升级、效益的提高;突出工业主导,不断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振兴现代制造业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协作配套区、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已全面启动,并对基地概念性规划、标志性建筑群和厂房单体设计方案进行了国际招投标,塑造了品牌形象,增强了对项目的吸引力,工业对全区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引进连锁经营、超市等新型业态,着力加快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建设,为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建筑业、房地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通过五年的努力,三次产业结构已由1998年的28.2:29.6:42.2调整到14:39:47,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转制面已达90%以上;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私营个体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取得较快发展,全区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712家,技工贸总收入、利税分别比1998年增长了471%和284%。加快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完成了行政区划的调整、撤乡设镇和全区行政机关机构改革及镇公务员过渡工作,事业单位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认真落实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规范、简化审批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探索经营城市之路,建立土地储备机制,经营性土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环卫保洁、公交线路、户外广告等城市资源进入市场化运作。公益性项目实行“代建制”试点,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试行项目法人招标制度。改革区镇财政体制,进一步调动各镇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建立融资担保机制,实施“银农合作”和“银企合作”,共融通资金19亿元,并调动了大量社会资金投入;利用政府信用,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209亿元的授信合同,有效解决了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市功能日趋完备。区政府把城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作为实施“城镇带动”战略的重要措施,努力做到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完成了区域和黄村卫星城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及黄村卫星城北区、北京京南物流园区等控规的编制报批工作,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域总体规划及镇区控规已基本完成,为全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了城市道路改造、公路建设、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等60项重点工程,全面启动了黄村卫星城北区建设;高标准完成了京开路、五环路、六环路拆迁配合工程和京开、京津塘高速路、104国道绿化工程及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绿化建设工程,有效提升了大兴对外形象。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职能,强化基层管理,完成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组建工作,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积极开展十三项专项整治,在全市郊区县中率先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分类压缩、密闭储运和无害化处理;狠抓大气、噪声、水源污染防治,建成21.6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和18.9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新划定160平方公里水源保护区。加快小城镇建设,以工业、房地产业、旅游业为产业支撑的特色小城镇已具雏形,基本形成了“卫星城—中心镇—建制镇—中心村”为框架的城镇布局体系。

  社会各项事业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累计实施各类科技项目315项,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建立大兴人才市场,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搭建交流平台。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建立和完善区、镇两级政府教育投资机制和管理体制,重点实施教育设施现代化、信息化、“双名”工程和重点校建设等工程,累计新建、改扩建23.3万平方米农村楼房校舍,农村教育设施得到基本改善,农村教育布局趋于合理。黄村一中成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高中校,结束了我区没有市级重点校的历史。成立大兴区职业教育集团,进一步整合了职教资源。成人教育共培训各类人才104.5万人次。五年来,全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建立和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投入7700万元,完成区医院等一批医疗设施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全区就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启动大兴区文化中心建设,建成14个镇级文体中心和300多个村级文化大院。加强了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竞技体育获得市级突出进步奖。计划生育、档案、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撤县设区后,为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全力组织实施了六项“民心工程”。修建镇村级道路近500公里。基本完成农村生活用电改造和城镇居民危电改造工作。完成43万平方米的危改工程。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155个;投入1200余万元,使3090个农村贫困户和城镇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大力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区级以上公路两侧全部达到“四无”标准,330个村达到“四化”标准。不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六项“民心工程”的实施,有效解决了与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出行、用电、住房、就医、居住环境等方面问题,顺应了民意,赢得了民心。

  去年春季,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区政府各部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沉着应对,理性分析,科学决策,投入极大精力、人力和可能的财力,迅速建立起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信息沟通、后勤保障等工作机制和严密的群防群控网络,取得了防控“非典”的阶段性胜利,切实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五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分别比1998年增长64.5%和51.9%,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村已全部消除。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统筹的就业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年控制在1.5%以内,实现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的并轨。区、镇两级财政共投入2000万元,为27.8万农民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79.2%。劳动力管理网络全部连通,预计农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55.6%。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强化民主政治建设。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的工作制度,成立专家顾问团,做到重大问题、重大决策集体研究和广泛听取专家、民主人士、基层的意见;推行政务公开,坚决纠正行业和部门不正之风。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认真执行其决议、决定。五年来,区政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189件,向人大报告工作98项。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加大了源头治理力度,政府各级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不断得到强化。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大力支持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工作。积极落实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政策。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积极开展严打整治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防范“法 轮功”活动,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文明行业,创建首都文明区和全国文明区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我区连续被评为北京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区。国防教育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优抚安置政策得到落实。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一是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快经济发展是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务,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途径。只有按照首都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努力为先进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才能实现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五年来,区政府按照“大背景定位、大范围组合、大市场运作”的工作方针,从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积极运作资本、盘活资产、整合资源,加大调整力度,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子。三是坚持紧抓机遇,把握大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借势发展。抓住机遇,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是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紧紧抓住一切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凝聚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四是坚持执政为民。区政府坚持为企业、为基层、为群众服务,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服务窗口和人民好公仆。五年来,共为全社会和人民群众认真办理了近200件实事。实践证明,只要心中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就能提高,政府的各项工作就能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五是坚持依法行政,努力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在市场经济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强化依法治区,按照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上下联动,争创一流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全区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五年;是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趋完备,对外整体形象得到明显提升的五年;也是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步的五年。这一切成绩和经验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及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全区人民团结奋进、共同拼搏的结果;是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族各界支持合作的结果;是驻区中央、市属单位、驻区各部队以及关心大兴区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与我区良好的区位条件不相称,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和郊区经济全面提速的新要求,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开放意识,创新工作思路,迅速提高把握机遇和利用优势的能力;二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大项目特别是外资项目的要求,使得土地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工业主导作用不够突出,具有区域特色的第三产业难以形成规模,实际利用外资水平较低;三是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进一步突出,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迫切需要我们在改革发展中积极探索保证农民长远利益的新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四是城市管理水平与城市建设速度不相适应,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五是政府运行机制和体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政府工作人员素质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其工作作风、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责任意识、办事效率和能力亟待改进和提高。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同时,恳请各位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设想

  未来五年,是全区人民物质文化需求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度提高的五年,是圆满实现“十五”计划目标、全力推进大兴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协调发展的五年,同时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五年,是全区上下团结一心、振奋精神、超越自我、奋发有为的五年。在这五年中,我们肩负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为此,我区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4%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3%以上,在现有基础上力争实现增长两倍的目标。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到2008年把大兴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较为完善、城镇功能完备、民主法制健全、全民文明素质较高、社会各项事业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的首都现代化新区。

  面对这一重大历史任务,面对全区人民的期望和重托,必须坚定信念,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统筹发展战略,并将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市委、市政府“新北京、新奥运”规划的实施、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的调整及提出到2008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并把振兴现代制造业和加快南城地区发展作为重要举措,这都是我们十分难得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性机遇。我们务必紧抓发展机遇,特别是要认真研究、捕捉奥运商机,充分发挥我区良好的区位、基础设施、土地资源等优势,完成或提前完成“十五”计划,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制定并加快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及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第二届党代会提出的统筹发展的工作要求,以“新北京、新奥运”战略的实施为契机,按照“统筹、开放、创新、求实、高效”的工作方针,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强大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强化工业强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全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构建富民强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总量的跨越式增长。

  突出抓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未来五年,为实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着眼于我区农村发展水平不高、农业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缓慢的客观实际,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积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优化第一产业。按照首都经济要求,农业要以为城市服务、为社会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发展方向,到2008年,要将我区农业发展成为都市型农业,实现农业功能性的转变。重点是依托首都的市场、科技、人才等优势,运用工业化的管理方式组织农业生产。加强农业结构向纵深方向调整,重点发展集约型、精品型、休闲观光型农业,壮大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抓好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扶持、壮大一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的大型龙头企业,增强对农户的带动能力。积极培育、壮大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竞争力。

  加强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重点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政策倾斜。加快建设农村地区道路与主干道连接线工程,尽快形成完善的交通路网,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每年新增的教育、卫生等方面的经费要重点投向农村。积极吸引优秀人才,下大力量帮助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加快“新农村、新民居”建设试点工作,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加快推动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工作方针,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一是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做好土地确权工作,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合作开发、长期租赁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进行集体土地开发利用。进一步健全农村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改进征地补偿方式,对失去土地的农民给予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二是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民在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产权,大力发展社区股份合作经济,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保证农民的长远利益。三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广开就业门路,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四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取消农业特产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五是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坚持特困农民生活救助制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逐步将转入非农产业就业的农转居人员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壮大第二产业。坚持以工业为主导,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尽快形成以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协作配套区汽车项目等为龙头的多个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现代制造业产业群,使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一是加快实施并高标准完成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北京精细化工基地、北京轻纺服装城的规划建设,满足大项目入区要求,带动周边区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协作配套区和区、镇两级工业园区为重点,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园区规划,推动工业园区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二是狠抓大项目的引进。强化招商队伍建设,创新招商手段,重点发展集约型经济,提高单位土地的投资密度。着力引进一批在国内、国际有一定影响的企业集团和知名民营企业总部。同时,在镇级工业区引进发展一批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三是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千方百计为各类投资主体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积极拓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使其在我区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四是以抓大作强为突破口,进一步壮大建筑业规模,有效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的支柱作用。

  加快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振兴第三产业。到2008年,形成以城市商业、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和休闲观光旅游业为特色的产业区,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吸纳劳动力就业上发挥主导作用。着力加强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并完成北京京南物流园区、北京商品大世界等项目建设,使其成为全区商业发展的龙头和支柱。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物流企业、仓储、连锁店等商业大项目和新型业态,并拓展电子商务、信息咨询、国际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提升商业档次,扩充第三产业规模。进一步优化商业布局,积极推进新型业态向农村延伸,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突出区域特色,走休闲观光旅游与挖掘人文历史资源相结合的旅游业发展新路。重点加强特色旅游区域和项目的开发建设,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整体旅游接待能力;继续以“大兴西瓜节”、“春华秋实”系列推介活动为重点,打造节庆旅游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以体验旅游、主题旅游为特色,实现旅游业与一产、二产的互促,使旅游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增强开放意识,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宽利用外资渠道,特别是加大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引导外资投向现代物流、连锁经营、旅游业和电子商务。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结合区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更多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大力发展自营出口企业,扩大出口规模,实现出口市场、主体、产品和方式的多元化。

  (二)构建现代化环境体系,提高对生产要素的吸附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今后五年,我们将继续坚持环境优先的原则,通过打造优美的区域生态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提供一流的环境。

  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创造资源流转的快速通道。完善交通体系规划,提前着手研究并争取第二条京津塘高速、轻轨5号线、全封闭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等项目及早建设。提高公路等级,强化管理机制,2008年力争镇与镇连接道路达到二级路标准。加快各镇与黄村卫星城和市中心区的路网建设,加强区、镇、村三级路网建设,构建国市道“四纵五横”、区镇道“五纵六横一线”,干道路网与农村公路相互交织、覆盖全区、联通市区和周边区域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在加快路网建设的同时,制定并实施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以各镇镇区和工业园区为中心,高标准建设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提高资源供应能力和对污水、垃圾的处理能力。完善卫星城和重点城镇的公益设施,建设一批教科文卫及体育设施。

  强化现代化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努力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空间。认真贯彻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全面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按照《大兴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管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合理开发、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坚持对经营性土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按照开源、节流、保护、配置并重的原则,积极争取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区的水源补给,加强地下水资源的污染防治,合理规划、节约利用水资源,严禁发展耗水型及污染型项目,积极发展节水产业。搞好节能工作,提高资源利用率,树立循环经济理念,鼓励发展环保产业项目。大力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以控制大气污染和治理生活污水为重点,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及中水回用工程,切实解决污水处理问题,提高再生水利用水平。抓好植树造林和绿化、美化工作,全区林木覆盖率稳定在30%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争取达到45%。到2008年,将大兴建成资源节约、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现代化新区。

  (三)构建现代化城镇体系,创造最佳的产业载体和适宜的生活空间。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未来五年,我们将根据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调整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城镇功能定位,不断完备城镇的承载功能,较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的比重,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和辐射作用,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到2008年,建立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卫星城—中心镇—建制镇—中心村四级城镇体系。

  完善城市规划。推进规划设计市场化运作,广泛引进国内外一流规划设计力量,搞好卫星城及各镇镇区规划的编审工作。在强化平面规划的同时,加强对城镇立体规划的研究,实现城镇规划建设与首都城市规划要求相吻合、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与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与基础设施建设相适应的目标,切实提高城市规划设计水平,构建功能完备、管理科学、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现代化新城市。

  重点推进黄村卫星城和亦庄卫星城两大城市组团建设。加快黄村卫星城西区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着力调整、完善东区规划,依托团河行宫等历史文化资源,使其成为独具特色的城市新亮点;围绕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和物流园区建设,加强南区功能配套,带动周边农村的开发建设;继续加快老区改造和北区的发展。进一步强化黄村卫星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功能,形成市政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高度发达、公共服务体系完备、对高素质人群具有较强吸附力的现代化城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周边地区要根据亦庄卫星城总体规划,加强与开发区的协作,大力发展配套行业和关联产业,推进城市化进程。

  加快小城镇、建制镇的建设。有重点地支持一批交通优势明显、产业支撑力强的中心镇和建制镇的建设。将旧镇改造与新镇区的开发建设相结合,引导房地产业理性、有序发展。完备城镇配套功能,强化管理,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通过城镇二、三产业的壮大,带动周边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使非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并吸引更多的农民向城镇转移。

  (四)构建现代化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未来五年,要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建立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高速发展的新机制,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充分利用首都科技资源,加快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各类科技成果在我区迅速形成生产力。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全面提高人民科技素养。加强人才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紧紧围绕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重点引进、培养一批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努力在全区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实现科技兴区,人才强区。

  以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教育布局调整,大力推进教育设施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双名”工程和重点校建设等四项工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积极发展高中教育,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规模,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各类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整合教育资源,认真实施“122工程”,努力提升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水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健全疾病信息预警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加快农村基层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健全区、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全面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大力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巩固区、镇、村、户四级文化阵地。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加快恢复团河行宫古貌。认真落实《大兴区奥运体育行动规划》,广泛开展全民体育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高度重视老龄、残疾人事业,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从解决物质、精神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入手,关心老干部生活。

  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 “十六大”精神的宣传教育,切实把全区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统一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上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积极开展群众广泛参与的系列文化活动,努力弘扬健康向上、反映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开展多种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树立诚信为本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文明礼貌,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五)构建加快发展的改革创新体系,促进全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改革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强大动力。今后五年,我们将着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切实把政府的全能型职能转向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为经济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水平。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调整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优化人员结构;认真落实市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简化审批程序,实行全程办事代理制,缩短审批时限。二是努力提高政府的科学决策水平。坚持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和决策责任制度;坚持对涉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集体研究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制度,做到科学决策。三是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四是提高办事效率。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政府服务功能,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规范政府行为。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五是强化大局意识。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思想,加强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彻底消除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的现象,确保政府各项决策得到有效落实。六是加强廉政建设。坚决纠正行业和部门不正之风,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治本,从源头上治理腐败问题。

  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一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完善授权经营制度。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针,放开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市场,实行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制度,盘活存量资产,吸引社会增量建设资金。政府资金从经营性项目中逐步退出,集中投向准经营性、非经营性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加快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扩大征缴覆盖面。四是改革劳动就业体制。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劳动力就业管理网络,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机制,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强化依法治区,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对征用土地和拆迁过程中矛盾突出的问题进行重点研究,严格执行各项政策,规范行政行为,耐心、细致、扎实地做好群众工作,下大力量解决好土地征用、拆迁后群众的补偿和就业安置问题。二是努力推进村级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完善村级议事决策程序,健全村级工作制度,深化村务公开,切实提高基层干部依法行政水平。三是进一步做好信访工作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排查调处工作。坚持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对各种矛盾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四是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持打防并举、预防为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与“法 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确保社会稳定。

  三、2004年工作的建议

  200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发展的一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届首之年,更是政府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于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到2008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2004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7.5%以上;剔除政策性影响因素,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2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比上年增长15.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0%以上;农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59.5%以上。

  (一)发挥比较优势,壮大产业规模,促进经济加速发展。

  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重点培育、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以增强企业带动农户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和食用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年内新建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个,安全生产基地30个。

  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大力发展区级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区、镇、村、农户四级服务体系,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农产品网上超市;通过农商联合,举办大型农产品推介活动,大力发展城市、社区销售网点,促进农产品销售。

  以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为龙头,振兴现代制造业。全力推进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务求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彻底改造基地周边环境。加快推进规划六环路、兴良路及京开路周边市场、企业等建筑的拆迁工作,完成绿化美化和景观形象工程,使基地与交通干道融为一体。同时,加快“生命之源”国际广场标志性建筑群建设,展现出现代制造业基地崭新形象。二是打造一流的基础设施。加快实施基地概念性总体规划,高标准编制一期6.55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投入6亿元,完成基地一期市政道路、供热厂、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工程,按照国际招标活动获奖设计方案完成4栋分类标准厂房建设工程。三是创新招商机制,加强与国外具备较强实力的招商机构合作,面向国际、国内生物医药知名企业展开招商攻势,力争年内引进1-2家位居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前列的跨国集团入区,带动基地建设全面提速。四是积极争取国家和北京市的政策支持,优化政策环境,增强竞争力。在突出抓好基地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协作配套区和各镇工业区建设。协作配套区要围绕奔驰汽车项目,完成规划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该项目年内投产;投入3亿元,加快完善各镇工业区基础设施,促进园区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以推进大项目建设为核心,扩大第三产业规模。尽快完成北京商品大世界、北京京南物流园区一期、东方家园建材城的规划设计、征地及拆迁工作,确保年内开工建设;加快物美地下大卖场建设,确保年内投入使用。积极发展连锁店、超市、仓储等新型业态,并鼓励其向社区和农村延伸,提升商业档次和水平。

  突出区域特色,加快休闲旅游业发展。加快“西班牙斗牛”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积极发展体验旅游、主题旅游等特色旅游,规范发展农业观光和民俗旅游。坚持创新,继续办好西瓜节等系列节庆旅游活动,确保旅游业收入达到2.4亿元。

  全面提高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水平。发挥外商投资绿色通道的作用,全面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精心包装项目,利用“科博会”、“京港洽谈会”等平台,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区直接投资建设。年内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400万美元,外贸出口额完成14.9亿元。

  (二)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完备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城镇整体形象。

  进一步完善城镇规划。根据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调整的要求,认真研究并做好规划修编工作,重点推进城镇平面规划向立体规划延伸,完成黄村卫星城到2010年供水、供热、污水处理等专项规划的编制。

  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实施六环、五环高速路建设及绿化带拆迁配合工程和西红门经济适用房配合工程;全面完成黄村北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施郭公庄路南延、清源西路等城市道路新建和改造工程,完成104国道南段、中轴路南延、马朱路等公路建设工程;加快推进黄村老街、黄村中里等危改建设工作,全面启动三合庄、康庄等地区危改拆迁工程;实施中水再利用和第二污水厂建设工程,搞好五环路二期、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绿化建设,全面提升城镇建设水平。 

  加大综合执法力度,高效能管理城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在城市管理范围内全面实行“门前三包”和责任告知书制度,完成卫星城楼宅底商和户外广告的治理工作,加强噪音污染的监察执法力度,重点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落实北京市控制大气污染第十阶段工作方案,完成卫星城核心区及京开公路两侧燃煤锅炉的改造和治理工作。深入实施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方案,重点解决京开路东侧的城市污水问题。认真解决卫星城交通组织问题,改善交通秩序。

  大力推进建筑业、房地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建筑业采取培育引进专业人才、壮大骨干企业等措施,增强企业竞争力,积极抢占市场,年内实现建安产值76亿元,比上年增长20%。房地产业坚持理性有序发展,统筹规划开发,优化开发主体,强化小区配套设施建设和物业管理,提升住宅品位。

  (三)加快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积极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加快科技进步,全力实施星火、火炬及国家级新产品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加强与首都科研院所和各高等院校的合作,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全面提高我区整体科技和人才水平。

  高标准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确保年内全部达到北京市新颁教育事业公用经费标准。加快教育设施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工程,完成10所农村学校楼房化和70所学校校园网建设。继续实施“双名工程”,提高干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重点校建设,推动兴华中学申办市级高中示范校工作。加快大兴一职全国现代化标志校建设和新大兴二职的组建工作,充分发挥职教集团和社区教育学院的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专业技术人才。

  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努力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坚持预防为主,严格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重大疫情的发生和蔓延。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年内农民参保率达到85%以上。启动区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等工程建设。充分利用首都三级医院优势,带动区级医院学科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整体水平。加快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和集中供水工程,积极争创“国家卫生区”和“北京市卫生村”。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净化、规范文化市场,努力办好农民艺术节、中华民间绝技大赛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启动团河行宫复建工程,力争完成区文化中心建设。积极备战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加快群众体育设施建设,提高全民健身水平。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出生人口控制在计划指标之内。

  高度重视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大各项保险基金征缴力度,确保各项保险基金收缴率达到95%以上。稳步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城乡统筹的就业服务体系,重点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和劳动密集型、非公企业就业岗位,确保年内提供2500个社区就业岗位。引导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实现灵活就业,确保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70%以上。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登记和技能培训,年内力争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1万人。认真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我区各项事业发展中的作用。继续抓好档案、老龄、残疾人、扶贫济困等各项社会事业。

  (四)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强化民主法制建设。政府部门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向人大和政协报告工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议案、建议和提案。坚持重大问题协商制度,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推进政务公开。继续支持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工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继续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做好调解和法律服务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定流动人口管理的新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与“法 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续举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区。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高标准做好国防动员工作。广泛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努力使全区“双拥”工作再上新水平。

  (五)加快推进各项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授权经营公司的作用,年内全部完成授权经营的国有资产清产核资、产权变更和资源整合工作。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着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鼓励用国有企业的优良资产,嫁接、置换外资和民间资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以明晰量化农民在集体经济产权中的物权、债权、股权等各类财产权为重点,采取社区股份合作制、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稳步推进卫星城周边及小城镇等地区的集体经济产权改革试点工作,保证农民长远利益。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重点用好开行信贷资金,发挥开行资金的宏观导向作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支持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产业项目。同时,坚持多元化投资,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放开供水、供热、垃圾处理等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的市场,切实发挥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

  大力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职能,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的职能作用,完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加快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加快解决城市管理欠账问题。运用经营城市理念,继续深化交通运营、广告设置权等城市资源的市场化运作,实现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六)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立勤政、廉洁、务实、高效政府。

  肩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新一届政府必须树立坚定的信心,以昂扬的斗志、创新的思维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创建学习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法制型政府,全面提高把握大局、驾驭市场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是加快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深化政府职能转变,优化组织机构,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二是切实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着力加强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建设,提高政府的综合调控能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简化审批程序,坚持大项目集中审批制度,实行全程办事代理制,缩短审批时限;全面推行电子政务,努力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三是加强公务员教育与管理,增强大局意识,强化公务员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责任意识,努力建立一支富有正气、作风扎实、办事能力强的公务员队伍。四是坚持执政为民。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我们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为人民群众办理一批实事。五是加强廉政建设。强化政府资金使用决策和流向的管理与监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六是狠抓工作落实。政府做出的各项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要加大督查力度,严格按时限要求办理,切实做到令行禁止。

  各位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了强大的发展动力。新世纪的大兴也已踏上加速发展的崭新历史征程。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团结奋斗,继往开来,为加快推进首都现代化新区的建设进程,开创大兴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