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北京大兴信息网  日期:2005-02-02 00:00 打印 【字体:

----2005年1月11日在大兴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大兴区区长  王惠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04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区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各项工作部署,按照区委“统筹、开放、创新、求实、高效”的工作方针,团结全区人民,解放思想,紧抓机遇,求真务实,加快发展,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各个方面均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坚持发展为主题,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区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的台阶。

  2004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由于受北京市税收征管政策调整、农业税暂停征收等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财政收入预计完成9亿元以上,超额完成年初计划;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计完成45亿元,比上年增长8.7%;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完成4400万美元;外贸出口总额预计完成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538元,比上年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6704元,比上年增长10%。

  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各项政策,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围绕落实现代农业“221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种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得到优化。注重农业的科技支撑,加强院区合作,农业生产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取得新的进展。加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安全和标准化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北京大兴榆垡国家农产品加工基地正式挂牌。成立了大兴区农副产品流通协会,加大了对农民经纪人的培训力度,农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保险,降低了农业生产的风险。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拓展就业渠道,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1.16万人,农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59.5%。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暂停征收农业税、粮食直补和对低收入村实行财政补贴等各项政策。禽流感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全区重大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初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的目标。104国道青云店至采育段、安大路连接线、六环路黄村至良乡段等道路已建成通车。投入3373.6万元,建成4座联村水厂和9座单村水厂,逐步改善了农民饮用水条件。完成了5600户农村厕所的改造工作。以产业为支撑的4个中心镇建设成效显著,榆垡、庞各庄、青云店等镇新农村、新民居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农民利益进一步得到保障。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与流转工作进展顺利。在西红门、黄村、旧宫等镇成功开展了以土地股份合作制为主的改革试点工作,切实维护了农民的长远利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农村低保制度进一步完善,做到应保尽保。努力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全年参合率达到80.4%。重点推进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区财政投入1500万元补贴资金,引导、鼓励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20%。

  狠抓大项目建设,二、三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注重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研究制定《大兴区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大兴区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发展若干奖励办法》等相关政策,为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全年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3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工业对全区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重点加快了以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奔驰汽车产业园等专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北京精细化工基地、轻纺服装基地、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和采育科技园的路网、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企业入区所需的各项条件进一步完善。狠抓招商引资,以大兴西瓜节、北京科博会、奥运经济推介会等活动为契机,加大宣传和项目推介力度,全年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大项目36个,投资总额61.8亿元。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全年完成80亿元,非公经济比重进一步提高。

  商业大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物美大卖场暨大兴城市广场建设工程即将投入使用;北京京南物流商港已有3个仓储配送项目入区。积极引进新型商业业态,上海百联、物美集团已入驻我区。城市商业向农村进一步延伸,在各镇、村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142家。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西瓜节和“春华秋实”等节庆活动,促进了农业观光旅游和民俗旅游的发展,全年旅游业实现收入2.8亿元,比上年增长37.3%。

  二、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完成了第一批28家国有企业的划转,并已开始进行清产核资工作,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奠定了基础。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加快了区属国有企业合并、改制、剥离、破产等改革进程。

  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搭建投资平台,实现投资放大,有效解决了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同时,对在建项目加强资金监管,确保开行资金的使用效益。建立土地储备机制,经营性土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全年招拍挂土地7宗,获取土地收入4.88亿元。

  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城市管理职能初步理顺,街道办事处的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能力得到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进程加快,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城市统一的应急指挥系统初步建立,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按照高标准建设城市的原则,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城市功能日趋完备,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完成了林校路、永华路、清源西路等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新城北区路网等工程基本完成,六回危改拆迁工程正式启动。完成大兴新城15万平方米绿化美化工作,城市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以规划为龙头,强化城市管理。根据北京城市规划总体修编要求,完成大兴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编制完成《大兴区区、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坚决执行国务院宏观调控政策,土地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加大城市环境治理力度,完成北区北兴路环境整治工程、20个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等5项市环境整治挂帐工程。加大燃煤锅炉改造力度,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城镇整体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加强治理超载超限工作,交通运营秩序得到改善。

  建筑业、房地产业稳步有序发展。实现区域建筑业总产值70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全年商品房销售额实现73.5亿元,比上年增长30.3%。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年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24项,完善了大兴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建设,促进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投入1.85亿元,新建12万平方米农村楼房校舍,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投入2750万元,对区直属23所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改造,提升了我区教育的整体形象。整合教育资源,成立大兴区社区学院和社区教育协会。成人教育通过实施农民转岗、绿色证书等培训,全年共培训各类人才1.96万人次。规范、扶植了13所打工子弟学校,来京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初步建立公共卫生体系,各类传染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坚持药品、医疗器械政府采购,在全市远郊区县率先实现二级以上医院药品网上采购。完成了区中医院门诊大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卫生监督所的改扩建工程。认真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全区计划生育率达到98%。

  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了第十四届农民艺术节等群众文化活动。启动了团河行宫复建工程,完成大兴区文图两馆主体工程建设。全年新建100个村级文化大院,镇、村级文体设施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体育事业成效显著,在全国农运会上共获得11枚奖牌,群众体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面完成了市下达的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指标,确保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待遇的落实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月足额发放。城镇登记失业率全年控制在2%以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70.9%。档案、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五、坚持依法治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政府各部门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主动听取政协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全年接受市、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执法检查和政协委员视察17次,内容涉及农民增收、教育及城市管理等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有力推动了政府各项工作。一年来,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55件。区政府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的工作制度,对重大问题、重大决策实行集体研究,广泛听取专家、民主人士、基层群众意见,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在政府的决策、规划、理财、审计及项目招标、拆迁等领域实施“阳光工程”,34个政府职能部门全面推行全程办事代理制,政风建设得到加强。推行政务、村务公开,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深化。加大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和政府便民电话反映问题的办理工作,坚持区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大力支持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工作,积极落实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政策。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全区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综合整治工作,加大对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确保社会稳定。在部分企业建立民兵组织,人民武装基础设施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提高大兴人的文明素质和地区文明程度为目标,在全区广泛开展了“文明大兴—快乐星期六”等主题教育活动,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开展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一批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文明行业,荣获“首都文明区”称号。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优抚安置政策得到落实。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区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一是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有关政策的同时,充分结合我区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发展思路,转变工作方式,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实现了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始终坚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针对制约全区发展的矛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三是始终坚持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着重解决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就业、出行、环境、安全等热点、难点问题。四是始终坚持依法行政。面对市场经济加速发展的新形势,努力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政府行政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这些成绩和经验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及全区人民辛勤努力、共同拼搏的结果,是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及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支持合作的结果,是驻区中央、市属单位、驻区各部队以及关心大兴区建设的各界人士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和质量效益偏低的问题突出,缺乏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二是城市管理水平与城市建设速度不相适应,城市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相对落后,城镇之间、各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四是软环境建设水平与全区加快发展的要求仍存在很大差距,政府职能部门业务知识不足、办事效率不高、抓落实不够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同时,恳切希望各位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2005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200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特别是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准备实施“十一五”计划至关重要的一年。同时,由于WTO过渡期结束,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拓宽,对我区经济发展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紧抓机遇,迎接挑战,按照中央“五个统筹”的工作要求,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2005年政府工作总的任务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中央各项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工作方式,以改革、开放、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强大动力,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优化经济结构,强化工业主导,大力发展现代商业、服务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首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创造良好条件。

  2005年全区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8%;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8%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2%;农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62%以上。

  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突出抓好“三农”问题,切实维护农民长远利益。

  面对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历史重任,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坚决做到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不能变,已经实行的支农政策不能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变。在此基础上,随着区财力的增加,还要继续加大支农力度,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真正保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年内投入1.24亿元,新建9座联村水厂和6座单村水厂,力争解决农村农民安全饮用水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状况,投入3亿元,完成马朱路、中轴路、大礼路等公路建设。抓好农村地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逐步实现垃圾密闭化管理和无害化处理,积极推进农村污水集中处理工作;加快农村改厕工作进程,确保年内完成3000户农村厕所改造工作。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倾斜力度,逐步缩短与城镇地区的差距。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做好“新农村、新民居”及旧村改造工作,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居住条件。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基本技能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非农就业能力,确保年内完成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1万人以上,切实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充分发挥大兴区农产品流通协会、农业信息网络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进一步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

  切实维护农民根本利益。继续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流转工作,认真做好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就业安置和集体资产补偿工作,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确保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争年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二、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产业竞争力。

  正确处理总量与结构的关系是当前全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必须坚持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扩充经济总量,在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壮大经济实力,促进全区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实施“221行动计划”,按照“立足大宗抓标准,围绕特色抓唯一”的原则,发展优质高效和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个性化产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蔬菜、西甜瓜等保护地面积5000亩,大力发展甘薯和特色花卉;积极引进、推广名优果树品种,发展3000亩洋梨基地和2000亩果品有机食品基地。积极推广奶牛、种羊胚胎移植和选种选育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加快推进院区合作项目进程,促进成果转化。加强食用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年内完成20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认证工作,建成市级标准化基地10个。

  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壮大第二产业规模。全面启动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一期6.55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投入4亿元,完成市政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上海绿谷、协和药厂等10个投资8000万元以上企业开工建设。面向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积极开展招商,确保引进10家投资额8000万元以上企业、1-2家国外知名大企业入区。加快奔驰汽车产业园的建设进程,高标准完成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快北京精细化工基地、榆垡国家农产品加工基地、北京国际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北京轻纺服装基地和大兴采育科技园的建设进程,力争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效。坚持体制创新,整合工业园区资源,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促进全区工业园区向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鼓励、引导和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年内新发展民营科技企业50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完善融资担保机制,积极帮助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发展前景的民营和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经营。

  狠抓招商引资。积极培养和引进专业招商人才,着力加强与国内外具备较强实力的招商机构合作,年内力争引进1-2家跨国集团和国内知名民营企业总部落户我区。

  加快推进商业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完成京南物流商港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工作,确保年内引进2-3个大项目;加快北京商品大世界土地一级开发,力争年内启动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全区商业规划修编工作,合理布局城乡商业设施。力争年内引进1-2家知名商业企业,满足中高收入消费群体的需求。积极引进新型商业业态,年内新增社区和农村连锁超市、便利店100家。整合旅游资源,提升全区旅游整体形象。加强对特色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规范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和民俗旅游,提高整体旅游接待能力。继续办好西瓜节、春华秋实等节庆旅游活动,确保年内实现旅游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4%。

  全面提高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水平。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引导、促进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并购、增资扩股。精心包装项目,利用“科博会”、“京港洽谈会”等平台,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区直接投资,确保年内实际利用外资比上年增长10%。调整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年内外贸出口额比上年增长10%。

  三、坚持改革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以增强活力和竞争力为着眼点,大力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理顺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加快国有、集体企业划转工作进程,尽快完成国有、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国有资产底数。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整合工作进程,鼓励用国有企业的优良资产,嫁接、置换外资和民间资本,加快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进一步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融资平台的作用。重点用好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发挥其宏观导向作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支持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产业项目。广泛吸引社会建设资金,逐步放开供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的市场。政府投资项目推行代建制,力争完成区医院病房楼、大兴一职两个代建制试点项目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项目法人招投标制度。

  加快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强化街道办事处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能力,改善办公条件。逐步完善城市统一应急指挥系统,切实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快组建黄村、旧宫等地区办事处,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管理滞后的问题。

  加快区、镇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增强区级财政的宏观调控和转移支付能力,调动各镇的积极性,利用科学的财政体制和机制,促进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四、坚持城镇带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强化城市管理,进一步提升城镇整体形象。

  完善城市建设规划。根据市总体规划修编,进一步完善大兴区区域和各镇发展功能规划,重点完成大兴新城规划、旧城改造规划
  。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实施前高路、清源西路、永华路等大兴新城西区、北区城市道路改造工程。积极争取增设五环路104国道、中轴路等进出口工程,增设六环路磁大路出口。加快小龙河污水截流、永华市场雨水改造等工程建设。

  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强化城市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快解决户外广告、噪音污染、城市交通秩序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深入实施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方案,重点解决京开路东侧的城市污水问题。

  大力推进建筑业、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年内力争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房地产业坚持统筹规划开发,优化开发主体,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全面提升住宅品位。

  五、坚持循环经济理念,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

  按照《大兴区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要求,年内启动试点工作,逐步探索保护、开发、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项目,逐步建立劣质企业淘汰机制。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空间。切实保护好我区有限的林木、植被等资源,合理解决北京大兴古桑国家森林公园、榆垡野生动物园等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严格执行《大兴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原则,切实用好年度建设用地指标,提高土地利用率。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用地。突出抓好存量土地资源的整理和再次开发利用,在摸清全区范围内现有建设用地底数的前提下,坚决依法收回违法占用土地、闲置土地和长期建而未用的项目用地,在土地利用中要制定单位投资密度、耗能、效益标准,使珍贵的土地资源产生应有效益。坚持对经营性土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积极探索土地一级开发主体的多元化模式。

  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加强地下水资源的污染防治,合理规划、节约利用水资源,积极发展节水产业。加快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做好中水回用工程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切实解决污水处理问题。年内启动新凤河污水治理工程。

  认真落实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加快大兴新城核心区及京开公路两侧燃煤锅炉的改造和治理工作,确保我区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逐年提高。抓好植树造林和绿化、美化工作,全区林木覆盖率稳定在30%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争取达到45%。

  六、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全力实施星火、火炬及国家级新产品等科技计划项目,进一步提高我区整体科技水平。

  科学规划、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充分发挥大兴一中市级示范校的带动作用,确保兴华中学年内建成市级高中示范校,启动大兴二中、兴达中学示范校创建工作,力争年度普通高中教育升学率达到50%,普通高等教育升学率稳定在75%以上。加快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建设工作。整合资源,提升职成教育水平。大兴二职新建工程力争年内完成规划等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社区教育协会及社区学院的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专业技术人才。继续做好来京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坚持预防为主,严格控制各类传染病重大疫情的发生和蔓延。加快区妇幼保健院迁址新建工作。加大高素质医疗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充分利用首都三级医院优势,通过联合办医等措施,带动区级医院学科建设,提高我区医疗服务整体水平。认真贯彻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确保年内完成计划生育各项指标。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努力办好农民艺术节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城乡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群众文化生活。积极推进团河行宫复建工程,加快影剧院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备战市十二届运动会。

  高度重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待遇的落实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月足额发放。加大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力度,确保收缴率达到95%以上。继续加快基层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区95%的村建立就业服务站。确保年内提供3000个社区就业岗位。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65%以上。继续抓好档案、老龄、残疾人、扶贫济困等各项社会事业。

  七、坚持两手抓,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和发展我区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强化民主法制建设。政府部门要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和政协委员协商、通报制度,逐步推行社会听证制度,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试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列席政府常务会制度,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同时,继续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议案、建议和提案。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推进政务公开。大力支持工青妇、工商联等群众团体的工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继续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做好调解和法律服务工作。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争创全国文明区为契机,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努力使全区“双拥”工作再上新水平。

  八、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切实提高政府执政能力。

  2005年,政府部门必须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坚持做到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和依法行政。一是坚决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研究制定大兴区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切实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二是围绕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努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全程办事代理制,并逐步向社区和村队延伸,为企业、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三是加强对有关政策的梳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研究制定新的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政策,以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我区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四是创新人才使用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特别是大力引进急需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为全区经济加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五是坚持执政为民,把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全力为人民群众办理一批实事。同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利用财政增量部分,统筹考虑社会发展与群众利益的关系,安排专项资金,逐步解决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遗留问题。六是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对政府资金使用的效能、行政办事的效率、执法工作的效果及国有资产的效益进行监督监察,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七是完善督查机制,改进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针对区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继续采取联合督查形式,加快项目建设进程,确保项目严格按时限要求完成。

  各位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六届四中全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了强大的发展动力。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在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求真务实,改革创新,为创造大兴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