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北京大兴信息网  日期:2007-02-12 00:00 打印 【字体:

----在2006年12月12日大兴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大兴区区长 林克庆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三年工作回顾

  2004年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以来,区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大政方针,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区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扎实工作,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全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成就。

  (一)全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预计2006年比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7.9%,达到17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6.6%,达到12.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9.2%,达到74.1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8.9%,达到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3.8%,达到8160元。三年来,立足大兴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定位和“连接一轴、横跨两带、关联多中心”的优势,科学谋划,组织制定“十一五”规划,确定了未来大兴区“中部一体、东西两翼、产业集群、城镇组团、生态融合”的发展格局,将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都市型现代农业确定为未来重点发展的四大主导产业。2006年作为“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坚持把产业基地建设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全力抓好规划实施工作。生物医药基地正式纳入中关村科技园区,政策体系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对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确定了“一区三园三中心”的规划布局,核心区规划编制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星光影视园建设初具形象,基地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大兴经济开发区、北京采育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都取得新的进展,有效促进了现代制造业规模的扩张。着力引进物美、华堂、世纪联华等大型商业项目和北京银行等金融业项目,加快推进京南物流基地建设,现代服务业对全区经济拉动作用初步显现。大力发展节庆、休闲、观光旅游,2006年完成旅游业收入3.75亿元,是2003年的1.8倍。建筑业、房地产业健康发展,2006年预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0亿元,实现商品房销售收入50亿元。

  (二)扎实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按照区委关于新农村建设“五个一”的总体部署和抓好产业设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三大基础设施的具体要求,坚持从区情、镇情、村情出发,尊重广大农民意愿,以试点村建设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扎实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发展设施农业为重点,强化产业支撑作用。三年来,引导农民新建、改造设施保护地面积4.2万亩,发展节水农业11.6万亩,获得“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区”称号。加强农业科技支撑,积极实施“院区合作”,在畜禽种业发展、果品储藏保鲜、西甜瓜品种更新等方面取得了实效,初步形成了蔬菜、西瓜、果品、花卉、甘薯、畜禽等特色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新建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78个,获得“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建成西瓜国家级示范区,着力打造“大兴农业”品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搭建农业信息技术平台,建立大兴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大农村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入3.9亿元,重点实施新凤河、凉凤灌渠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农户改厕、新能源推广和广播、有线电视、信息网络“村村通”等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文化和卫生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建立“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成立镇、村保洁队伍,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5%,六环路以南地区垃圾密闭化管理达到80%,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做到低保全覆盖。三年来,累计投入5000万元,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工作,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4.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25%,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三)着眼于完善城市功能,城镇建设与管理成效明显。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准编制完成《大兴新城规划》,明确大兴新城“战略发展节点,新兴产业基地,京南绿色新城”的定位和“一心六片三组团”的空间发展布局。立足完善路网结构,创造快捷畅通的交通环境,方便群众出行。三年来累计投入25.9亿元,新建、改建道路总长141公里,重点实施了南中轴路、清源西路、新源大街等一批主干道路和“五路两桥”改扩建工程,全区道路通行能力进一步提高。下大力量推进北京地铁4号线南延大兴线工程前期筹备工作,使工程列入北京市“十一五”规划开工建设项目。实现大兴新城自来水管网与市管网对接并网。完成六回、西黄村两个“城中村”拆迁工作。围绕“长效,拆违,疏堵,治乱”,强化城市管理。成立4个地区办事处,理顺办事处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的职能,加强社区建设,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三级网络建设,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大拆违力度,坚决拆除五环路沿线、北程庄等多处违法建设,2006年拆除违法建设52万平方米,违法建设蔓延的势头进一步得到遏制。完成新城“一桥九口”改造工程,有效缓解了新城交通拥堵状况。加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四黑”,规范户外广告,城市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初步建立城市统一的应急指挥系统,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坚持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全面落实奥运行动计划,全区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获得“首都文明区”称号。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三年来,累计实施国家、市级科技项目144项,民营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获得中国驰名商标3个、北京市著名商标25个,有效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三年来,累计投入10.7亿元,新建、改建采育中学、庞各庄中学等22所40万平方米校舍,全区教育硬件设施得到根本改善。被评为北京市“发展社区教育促进学习型城区建设先进区”。建成区医院病房楼,加快建设中医院、红星医院病房楼,完成21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荣获“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称号,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图两馆”投入使用,影剧院正在加快建设,全区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明显提高。着力引进优质教育、卫生资源,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我区建立附属学校(医院),北京八中、北京小学等10多所市级名校在我区设立分校,为广大群众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卫生资源。体育工作取得新突破,在市十二届运动会上获得24块金牌,位居郊区前列。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农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65%。做好农转居人员社会保险工作,安排1.78亿元专项资金,为符合条件的征地农转居自谋职业人员补缴社会保险,有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为广大农村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保障。从人民群众关注的住房、出行、城市管理、教育、就医等热点问题出发,坚持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累计办理实事100件。加大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坚持区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和政府便民电话反映问题的办理工作。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综合整治工作,加大对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确保社会稳定。大力支持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工作,积极落实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政策。加强“双拥”共建工作,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国防动员工作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

  (五)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着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完成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体制改革及统计体制改革,调整商务、水务、安全生产等管理体制,成立大兴区应急指挥中心。整合资源,组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为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行政效能、方便群众和节约政府办公资源做出有益尝试。完成区、镇财政体制改革,增强了区级财政综合调控和转移支付能力。大力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以清产核资为切入点,完成75家国有集体企业和44家经营性事业单位的清产核资,实施氮肥厂等25家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安置职工2500人。基本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建立土地储备机制,对经营性土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三年来,累计上市土地19宗。推动代建制在区医院病房楼、大兴一职、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中的落实,完成天堂河污水处理厂项目法人招投标,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和发展水平。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深化,针对建设资金不足这一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广泛与金融部门开展“银企”、“银农”合作,累计争取金融部门贷款46亿元。同时,积极争取市级政策支持资金40多亿元,累计完成政府投资100多亿元。创新投资机制,整合资源,在土地储备和包装项目等方面进行有益尝试,定期向社会进行项目推介和信息披露,有效吸引社会投资。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对于涉及全区重大工作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举行听证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认真执行其决议、决定,重大事项坚持向政协通报制度。高度重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三年累计办理919件,2006年代表、委员满意率分别达到90.7%和90.6%。围绕明确工作重点、工作主体、工作标准、工作时限,狠抓工作落实,政府部门工作作风有了较大转变,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坚决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认真开展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和行风评议工作,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政府各级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

  过去三年的实践证明,大兴区已经具备加快发展的基础和优势:能够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区情,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干部队伍勇于创新、埋头苦干,有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全区上下团结一心、共谋发展,抓经济、鼓实劲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未来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领导下,我们有决心、有信心走出一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路,我们坚信,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我们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三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和体会:

  一是必须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牢牢扭住发展这个中心,善于学习和运用各种经济调控手段,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扩充总量,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才能解决好前进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只有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人民群众才能切实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三是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持全区一盘棋。只有严格按照中央和北京市整体发展战略和工作要求,稳步实施区域发展规划,注重上下联动,步调一致,互相支持,互相配合,逐项落实,形成工作合力,才能不断克服制约发展的各种问题,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四是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区情。只有全面了解区情,吃透区情,认清区域发展阶段和基本特点,找准重点、难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才能结合区域优势,确定科学的工作思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是必须勇于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只有适应发展形势,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埋头苦干,善于运用体制、机制创新去突破难题,才能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使经济社会在创新中加快发展,地区竞争力在创新中得到提升。

  这些成绩和经验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及全区人民辛勤努力、共同拼搏的结果,是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支持合作的结果,是驻区中央、市属单位、驻区各部队以及关心大兴区建设的各界人士大力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不足,主要是:综合经济实力还需进一步增强;规划的系统性和落实规划的力度需进一步强化;解决“三农”问题要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标本兼治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有待探索和创新;对外开放、借助外力加快发展还存在差距,首都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形势不容乐观;一些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依然存在,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不容忽视,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设想和2007年工作建议

  今后五年,是我区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更是全区人民物质文化需求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的五年,是圆满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全力推进大兴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是全区上下团结一心、振奋精神、奋发有为的五年。在这五年中,我们肩负的任务重、责任大。为此,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比“十五”末降低15%和20%左右。

  面对这一艰巨的发展任务,面对全区人民的期望和重托,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的深入实施,充分发挥我区良好的区位、基础设施、土地资源等优势,加快实施“十一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在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基础上,扩充经济总量;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积极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坚决维护社会稳定;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努力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在建设和谐新大兴的进程中迈出更大步伐、实现新的跨越。

  今后五年,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抓好“十一五”规划的落实工作,按照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加快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把我区建成经济更加发展、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现代化首都城市发展新区。

  2007年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更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之年、攻坚之年、突破之年。做好2007年各项工作,对于加快实施“十一五”规划、完成新一届政府任期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必须认真落实区三次党代会工作部署,按照区委“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综合统筹、夯实基础,重点突破、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转变,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加大城镇建设与管理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保持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2007年全区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0%。

  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继续落实北京市现代农业“221行动计划”,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努力拓展农业服务首都市场、提供旅游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围绕“奥运经济”,瞄准首都中高档消费市场,重点发展特色产业,新建设施保护地1万亩,发展节水配套工程2.4万亩。全面实施“院区合作”,积极引进与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抓好科技入户工程,新建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个,加大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力度,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住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完善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产品销售。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拓展农业生态功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管理体系,积极开展精准农业管理试点工作。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完成80个村村庄规划。着力抓好试点村建设,重点完成污水处理站、村庄绿化及产业设施建设,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加大投入,解决农村3万人饮用水水质和卫生不达标问题。完成8000座农户厕所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状况,抓好危桥改造。加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成201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全区垃圾密闭化处理率达到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搞好环境优美镇建设和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

  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广泛开展科普工作,传播科学知识,增强农民科技意识。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技能、观念”培训,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8万人次,确保年内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1万人以上,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设施和民间文艺团体作用,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逐步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做到应保尽保。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参合率。不断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充分调动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积极性,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二)着力培育主导产业,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壮大经济实力。

  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重点推进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完成紫竹街等6条市政道路建设,完善供热、供电等基础设施。用足用好中关村有关政策,力争年内新引进10家知名大企业入区。围绕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地国家级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功能。促进天坛生物、协和药业、紫竹药业、以岭药业等大型企业尽快开工建设,年内确保10家企业竣工投产。强化基地商业配套设施建设,做好标志性建筑群、商贸区土地上市工作。

  完成大兴经济开发区金西路等4条市政道路建设,增强对项目的吸附力。进一步加快北京采育经济开发区、北京国际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北京精细化工基地等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发挥聚集产业作用,增强产业基地对全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完善功能的总体思路,认真落实“十一五”商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商品大世界项目加快建设。实施京南物流基地市政道路建设;狠抓项目引进工作,年内引进2个以上项目入区。进一步完善商业布局,着力引进金融保险、商务会展、大型家居建材等业态。大力推动农村商业发展,年内发展农村连锁便民店100家。继续办好西瓜节、“春华秋实”等节庆旅游活动,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确保年内实现旅游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2%。

  着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尽快研究制定南中轴路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抓好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工作,编制完成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10条市政道路和基地动漫产业孵化平台建设,力争引进2-3家项目入区。加快星光影视园二期建设,尽快投入使用。推进北大软件学院和北京高级技师学院项目建设,力争尽快开工。整合资源,发挥文图两馆、影剧院等文化设施和区内重点印刷包装企业的优势,带动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及相关产业加快发展。

  推进建筑业、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继续发挥建筑业、房地产业在全区经济增长中的支柱作用。建筑业年内完成开复工面积440万平方米。房地产业坚持理性有序发展,统筹规划开发,优化开发主体,年内完成开复工面积410万平方米。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拓宽利用外资领域,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推动出口贸易持续增长,确保年内实际利用外资实现5100万美元,外贸出口额比上年增长10%。

  (三)坚持建管并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完善城镇规划。年内完成新城西区、核心区和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报批工作,做好区、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新城综合交通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按照组团发展的思路,完成各镇镇域规划的编制调整和报批工作。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庞安路、魏永路中段、南西路、京开辅路北段拓宽工程和清源路东延、郭公庄路三期北段等道路建设工程,改造林校南路、永华路西段等城市道路,进一步改善道路交通条件。建设大兴新城粪便处理站和垃圾转运站,实施新城雨污水管道改造,力争天堂河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完工,实施瀛海镇等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积极推进地铁4号线南延大兴线项目进程,力争前期手续办理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实施枣林公园建设工程,完成永华路、康庄路、龙河路、三中西巷等道路绿化工程。实施城市亮丽工程,完成部分主要大街夜景照明规划并启动建设,进一步提升大兴新城整体形象。

  强化城市管理。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新城交通拥堵状况。加快客运枢纽选址和前期论证工作,规划开通环城公交路线,修建候车亭,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改造交通设施,优化交通组织,完成兴丰大街南口等城市主干道公交停车港湾改造工程,整合开发停车资源,逐步规范路边停车场,增强通行能力,改善新城交通状况。结合立体可视化资源管理系统,启动大兴新城地下管网信息系统建设。高度重视新城环境整治工作。清理五环、六环间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改善新城周边环境。切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确保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与全市同步。新建、改建新城公厕16座。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北京市关于土地管理的各项政策,坚持依法用地。坚决遏制违法、违章建设,集中力量拆除大兴新城、城镇周边地区和区内主干道两侧等重点部位的违法建设。加强社区管理,加快社区居委会建设,提高社区服务与管理水平。继续保持城镇管理执法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黑车运营,坚决治理乱设广告、流动摊位等问题。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三级网络建设,逐步建立流动人口综合管理长效机制。

  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大兴新城北区建设后续开发工作,实施龙河路地区改造工程,推进六回和西黄村改造项目。启动亦庄镇鹿圈3个村、瀛海镇东部7个村、北臧村镇罗奇营村改造工程,努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四)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加快科技创新。不断完善全区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着力推动新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年内开发新产品110项。继续开展品牌培育工程,着力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企业。

  加快发展公共教育。继续推进农村教育设施标准化、现代化工程,加快北臧村学校、大兴一中初中部和大兴三中教学楼改扩建工程,推进农村地区完小改造工作。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全面建成大兴一职、五职两所职业学校,完成职业学校重组工作。面向市场,培养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完善大兴新城综合文教园区规划,促进北京建工学院项目建设。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围绕提高教育质量,高标准实施素质教育,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做好名校办分校工作。

  完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启动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和榆垡等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工程,全面提高农村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严格控制各类传染病重大疫情的发生和蔓延,增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基层基础卫生水平,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区,确保年底通过市级评估验收。利用首都三级医院优势,联合办医,带动区级医院学科建设,提高我区医疗服务整体水平。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年内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指标。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少年宫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努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抓好竞技体育,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

  高度重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待遇的落实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月足额发放。加大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力度,确保收缴率达到95%以上。规范基层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发挥村级就业服务站作用。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年内提供3500个社区就业岗位。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65%以上。继续抓好档案、老龄、残疾人、扶贫济困等各项社会事业。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新北京、新奥运”要求,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一步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广泛开展“人文奥运,礼仪大兴”、“城乡手拉手、共建新农村”等系列活动,着力提高全民文明程度。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积极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努力推进全区“双拥”工作再上新水平。

  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认真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加大生产、食品、交通、防火等安全监管力度,有效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启动交通、消防、防爆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努力提高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认真落实《信访条例》,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加强基层调解,及时合理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依法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进一步开展平安大兴创建活动,着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加大对刑事犯罪和黑恶势力打击力度,切实维护长期稳定的社会局面。

  (五)强化自身建设,狠抓工作作风,进一步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和政协委员协商、通报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认真做好“五五”普法工作。强化行政问责制,依法追究行政过错。理顺各镇依法行政管理体制,增强镇级社会管理职能。积极支持审计、监察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加大专项治理力度,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坚决纠正政风行风中存在的问题。强化政府资金使用决策和流向管理,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健全规范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

  按照“职责清、情况明、数字准、素质高”的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突破重点。扎实工作,力争在社会投资、项目推进、招商引资等关系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全力以赴推进政府确定的各项重点工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完成政府投资计划。同时,重点加快实施社会投资重大项目、产业园区企业投资以及经营性土地上市工作,切实提高社会投资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创新机制,狠抓招商引资。紧紧围绕生物医药、新媒体、高端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有针对性的加大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引进力度,带动全区经济加快发展。

  攻克难点。集中精力,着力解决城市建设管理、国有企业改革、融资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等制约全区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推进“城中村”改造,带动新城建设,提升城市形象。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组织资产投资方式问题,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综合行政服务中心作用,以效率为核心,完善机制,创新服务,搞好“一站式”服务,积极探索联合审批工作机制,努力为群众、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关注热点。以人为本,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广大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热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解决大兴新城部分老旧小区设施陈旧、噪音扰民、环境脏乱及物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政策资金向农村倾斜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边远地区教育、卫生条件。高度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采取多种方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工作力度。推进政务公开,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努力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自觉接受社会和新闻舆论对政府及其部门的监督,提高政府公信力。

  各位代表!建设和谐新大兴任务艰巨,全区人民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共同创造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支持下,按照区三次党代会工作要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