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N000/ZK-2020-000187
  • 发文单位:区政府
  • 信息名称: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大兴区加快构建高精尖 经济结构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 发文序号:京兴政发〔2019〕26号
  • 信息有效性:有效
  • 主题分类:科技创新
  • 公开类型:主动公开
  • 成文日期:2019年12月8日
  •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24日

展开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大兴区加快构建高精尖 经济结构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大兴区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实施意见》已经2019年4月11日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8日

  (此件主动公开)

  大兴区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加快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和北京市高精尖“10+3”系列政策等重要文件,坚持突出特色、相对聚焦、产业融合、协同创新的发展思路,着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特色高精尖产业体系,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着力推动重点产业跨越升级

  (一)推动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化发展

  聚焦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学工程、新一代健康诊疗及精准医疗等重点产业领域的原始创新与成果产业化落地,支持龙头企业组织实施具有产业带动性的技术成果转化应用项目。引导检验检测认证核心板块提升发展。构建医药健康产业创新、总部服务和国际医药交流平台,完善技术创新、企业孵化、智能制造、支撑服务和总部经济的全链条产业功能。发展“互联网+”医药健康产业、精准医疗新模式、生产性服务和服务型制造等新兴业态,打造“中国药谷”和“健康新城”整体品牌。鼓励医药健康国际知名企业和产品品牌做大做强,不断释放产业发展新潜能和新动能,推动医药健康产业智能化、服务化、生态化、高端化发展,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化创新集群。(区经信局牵头,生物医药基地配合)

  (二)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化发展

  推动集成电路和半导体、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细分领域高端应用融合化发展,促进第三代半导体等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知名企业、高校院所在大兴区设立技术应用和产品开发平台,培育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医疗、新媒体、新文化、新材料等新兴业态和“互联网+”现代服务业等融合型、平台型新兴服务模式,加快形成融合化发展态势。(区经信局牵头,区科委配合)

  (三)推动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协同化发展

  加快推进以整车为龙头的产业链集成创新,重点突破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增进与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紧密结合。加强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智能驾驶、智能终端等新兴技术发展,提升动力总成系统制造技术水平。鼓励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巩固“研发设计+市场营销”总部发展模式。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大数据、检验检测、“互联网+”运营、展览展示交易和汽车文化服务等新兴业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多样化实现新一轮的转型升级,加快形成协同化发展格局。(区经信局负责)

  (四)推动科技服务业专业化发展

  构建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核心的科技服务体系,健全“高精尖+科技服务业”的精准支撑与联动发展体系,建设专业化的全链条科技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高精尖重点产业专业化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技术交易、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和新型科研、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机构。鼓励中关村科学城

  等重点领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平台在大兴区落地,逐步构建链接国内外技术、资本、人才、市场、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的特色科技服务业生态系统。(区科委负责)

  (五)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

  聚焦文化创意、金融、“互联网+”等特色优势产业及其重点细分领域的科技创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端应用环节,着力引进一批具有产业带动性的特色优势企业、重大科技成果项目和重大创新平台落地发展,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向“高精尖”转型升级,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的集群化创新发展。(区发改委牵头,区科委、区金融服务办、区电商办、区经信局、区产促中心、新媒体基地配合)

  二、持续优化产业空间发展布局

  (六)深化“三城一区”协同发展

  主动对接“三城一区”,深化定期协商机制,加快构建全方位合作网络平台。加快形成优质项目引领创新的发展格局,鼓励“三大科学城”的高校、院所采用独立或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联合的方式,在大兴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或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持续深化以企业为主导的“三城一区”产学研合作机制,支持驻区龙头企业围绕高精尖重点产业关键环节,联合“三城一区”的高校、院所、企业和社会组织等主体,在大兴区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型产业研究院和创新型社会组织。(区科委牵头,区经信局、生物医药基地、新媒体基地配合)

  (七)强化“四大组团”产业布局

  充分发挥中关村大兴园高端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四大组团”(新媒体产业组团、医药健康产业组团、临空服务组团和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组团)特色化、创新化、集群化和协同化发展。加快在新医疗、新媒体、新文化、新能源汽车和军民融合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专业园区,构建具有大兴特色的创新链、产业链和园区链,逐步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点+网状”发展格局。(区经信局牵头,区科委、区临空办、生物医药基地、新媒体基地配合)

  (八)提升“四类空间”产出水平

  深化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准入退出监管机制,创新产业用地利用方式,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新增产业用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水平。提升专业园区科技承载能力,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项目落地,打造高质量创新发展示范高地。研究制定传统工业园区存量产业用地再利用相关政策,支持通过回购、合作、租赁等方式,促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充分发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的政策优势,支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发展高精尖和现代金融服务等产出能级较高的产业。(区发改委牵头,区经信局、区产促中心配合)

  (九)发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全新动能

  加快建设机场综合保税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全力构建京津冀国际交往和经贸发展新门户。贯彻落实临空经济区功能定位要求,积极引进国际知名总部企业和国际研发

  总部,打造全球企业总部新型集聚创新发展示范区。加快布局“京津冀国际技术转移集聚区”,逐步构建“国际研发+国际技术转移+国际创业孵化+国际科技金融”的高精尖产业创新服务链。(区临空办牵头,区商务局、区科委配合)

  三、精准支持优质企业快速发展

  (十)支持领军型企业入区发展

  积极引进对大兴区科技创新引领区和文化中心建设具有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的重点产业项目运营企业和外埠领军型优质企业落地发展,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大兴高精尖领军企业集群”。(区产促中心负责)

  (十一)支持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

  支持建设面向高成长创新型企业的评价、挖掘、培育和服务平台,精准对接外埠高成长企业落地发展,着力培育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科技、金融科技等重点产业的硬科技高成长企业、“独角兽”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健康发展,全力打造以高成长创新型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格局。(区科委负责)

  (十二)支持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发展

  支持建设面向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设备改造、工艺升级、节能降耗、两化融合等实用型高端服务。大力支持汽车及交通设备、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工业企业,通过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引进先进技术、实施重大创新项目等方式,实现向“高精尖”转型升级。(区经信局负责)

  四、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十三)支持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支持各类主体围绕重点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特色基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集聚区。聚焦新医疗、新媒体、新文化等新兴业态的实际需求,支持各类主体组织实施跨区域、跨领域、跨专业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引领带动产业实现集群化创新发展。(区科委负责)

  (十四)支持建设重点产业创新平台

  支持各类主体投资建设面向重点产业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涵盖原始创新、技术开发、应用示范和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全链条协同创新体系。支持驻区企业、孵化平台等主体,在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学工程、新一代健康诊疗和精准医疗等重点领域建设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高精尖设计中心等创新载体。(区科委、区经信局负责)

  (十五)支持搭建科技创业服务平台

  完善促进高端创业资源高效对接的服务体系,形成以高精尖创业企业和创业人才为核心的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便捷高效的服务网络,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兴区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创业环境。支持各类主体组建面向高精尖产业的新型科研机构、创新型社会组织和服务高精尖人才创业发展的孵化器、加速器。支持举办各类创业交流和项目对接活动,促进项目落地。(区科委负责)

  (十六)支持开展创新成果示范应用

  建立重点产业领域的创新成果示范应用推进机制,支持新一

  代信息技术在医药健康、新能源汽车和科技服务产业实现示范应用。逐步完善新技术、新产品(服务)推广应用政策体系和推广平台。(区科委牵头,区发改委、区经信局、区财政局配合)

  五、加快构筑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十七)加快引进各类高精尖人才

  落实《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京人社调发〔2018〕38号),支持医药健康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汽车和科技服务等重点产业的各类主体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区人力社保局负责)

  (十八)加快推进“兴十条”落地

  深入实施《大兴区高层次人才服务办法》,完善住房、教育、医疗、金融等配套政策,搭建高端人才引进服务平台,完善海外、外埠高端人才引进服务网络和服务机制,引进国内外顶级创新人才。(区委组织部牵头,区人力社保局、区产促中心配合)

  (十九)加快实施“兴创人才”计划

  支持各类高端人才(团队)以及驻区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在大兴区创办高精尖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服务机构。打造“兴创社区”,吸引创业人才在大兴区购房安家,全力打造以人才服务为核心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有效推动“业城融合”“产城融合”“校城融合”。(区科委、区人力社保局负责)

  六、建立健全产业金融服务体系

  (二十)不断完善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积极推动高精尖产业融资实现多元化、市场化与规范化发

  展。建立健全企业全生命周期上市综合服务体系,调动各类中介机构服务企业上市积极性,加大拟上市优质企业挖掘和扶持力度。鼓励高精尖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企业债等方式开展直接融资活动,鼓励驻区金融机构在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供应链金融等方面创新模式和产品,推动融资担保机构与驻区金融机构加强互利合作。积极打通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渠道,鼓励企业用活用好担保工具,提高融资可获得性。(区金融服务办负责)

  (二十一)不断完善产业投资基金体系

  用好用足“北京建兴医疗健康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大兴高精尖产业直投基金”等政策性投资基金,支持依托“大兴区科技创新引导基金”设立面向高精尖重点产业的科创子基金,支持依托国家和市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设立“大兴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着力构建覆盖科技创新与高精尖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投资基金体系,不断完善政府政策引导、市场专业运作、社会广泛参与的高精尖产业资金投入体系。(北电投公司牵头,区科委、区金融服务办、区经信局、新航城基金公司配合)

  (二十二)不断完善产业金融生态体系

  积极营造有利于现代金融服务业发展的营商环境,支持银行、投资、证券、保险、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和会计、资产评估、信用评估等各类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落地发展,加快形成覆盖高精尖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机结合的产业金融生态

  体系。(区金融服务办牵头,区产促中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