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让很多新技术新应用来到了你我身边——比如北京健康宝。在这一年中,健康宝绿码、体温测量、佩戴口罩,已经成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首都市民出行“三件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看似简单的健康宝,背后却有着强大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支撑,这些新技术新应用为首都疫情防控做出重要贡献。
从2020年3月1日健康宝AI应用工作正式启动,到首个健康宝认证小区在顺义区双丰街道泰和宜园落地,中间仅仅用了14天。首个企业园区试点应用也于同一天在海淀区量子银座大厦落地,象征了初步探索北京“健康宝”智能化应用的阶段性成果,实现了戴口罩人脸比对、测量体温、健康状态查询等“无接触、秒识别”,戴口罩识别率95%以上,有效支撑了防疫工作开展。
在此之后,北京健康宝AI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展。2020年五一期间,在门头沟区潭柘寺、戒台寺、妙峰山、定都阁等景区提供了健康宝测温终端,为景区防疫工作做出突出贡献。有关部门还联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创新安装了智能健康宝自助查验系统,患者出示身份证或医保卡,即可1秒内完成测温、健康宝状态查询、拍照留影多步合一,患者无需填写纸质材料,即可完成预检分诊的资料留存部分,为医院入口管理提供帮助,大大节省了通行效率,有效减少了人员聚集。在朝阳区核酸检测机构实现通过健康宝快速进行信息登记、拍照、测温等步骤,相比原有核酸检测登记流程效率提升九成以上。接入“健康宝”数据的门禁终端在全市逐步推广,让居民从“扫码通行”变为“刷脸通行”。既方便了居民出入,也减轻了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的管理压力,方便了社区工作。一年来,近2000余个社区、商业楼宇、单位、景区配备了接入健康宝服务的智能终端,还支撑了清明祭扫、公园游园预约、服贸会、北京车展、司法考试等重大活动,累计服务次数超过1.7亿次。
在智能浪潮翻涌而来的当下,该如何帮助不善于操作智能设备的老年人?2020年12月,北京开始试点老年人刷养老助残卡就能完成“北京健康宝”健康状态查询、来访登记等功能,试点方案针对公园、商超、医院等老年人日常出行涉及的高频场所,基于原有健康宝智能应用基础上,推出了北京健康宝智能应用终端即“健康宝宝”,增加养老助残卡读取功能,老年人刷卡就能实现测量体温、来访登记、健康宝查询“三合一”,省去手机查询健康码、手动测温等环节,解决老年人出行便利性问题。截止至2021年2月底,安装“健康宝宝”的公园、医院、商超超过200余处试运行,累计查询超过80余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