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区政府办  日期:2022-01-06 15:40 打印 【字体:

一图解读,大兴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2月14日在北京市大兴区

  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北京市大兴区代区长 刘学亮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大兴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是逐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五年。五年来,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牢记“要把大兴建设好”的殷切嘱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聚焦“落规、落地、落实、提升”的工作理念,以担当砥砺初心、以实干笃定前行、以奋斗开创新篇,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顺利开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崭新成就,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兴气象。

  五年来,我们善作善成谋发展,经济跃升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510.2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907.6亿元,2021年同比增长60%左右,增速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77.7亿元增加到108.4亿元,连续三年突破百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4298亿元,工业总产值五年实现翻一番。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至5.3万元左右,年均增长7.9%。新增城乡劳动力就业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5%以内。

  五年来,我们紧抓机遇担使命,凤凰展翅新国门。高效率完成噪声区19个村庄整体搬迁工作,高标准完成952万平方米安置房项目建设,9.8万余名群众舒心满意回迁。2019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成投运,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正式拉开发展大幕。从高空俯瞰,金色凤凰振翅欲飞,生态廊道交错镶嵌,绿色林海层层环抱,大兴迎来了机场腾飞、航城崛起、国门矗立的崭新未来,做出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大兴人民的光荣业绩。

  五年来,我们奋楫争先拼实干,高端引领新集群。构建起医药健康为核心的“1+3”现代产业体系,生物医药基地规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1500亿元,新媒体基地技工贸收入年均增长25%,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商业航天基地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国际氢能示范区占据京津冀氢能产业链布局核心地位,高技术企业占比较2016年增长11个百分点,房地产税收比重降至13%,全区经济结构得到重塑优化。

  五年来,我们知重负重扛责任,蓝天回归新常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背水一战的勇气,坚决扭转生态环境被动局面。PM2.5年均浓度从89微克降至37微克,优良天数从154天增至264天,改善幅度均为全市第一。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国考、市考断面全部达标,城市绿化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45.9%和33.9%,生态建设呈现可喜局面。

  五年来,我们用情用力解民忧,务实担当新作风。将房屋漏雨、小区水黄、暖气不热、下水堵塞等困扰群众的烦心事记在心上,累计完成政府为民办实事122项,民生领域支出达736.5亿元。大力清理信访积案162件,打破常规为罗奇营回迁群众办理十余年拿不到手的房产证,全面解决阻碍百姓“上楼”的拆迁滞留问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各位代表,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历史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根本性的。我们出台一系列惠民利企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点工作,一个个高光时刻,一项项亮眼成绩,一处处欣喜变化,无不丈量着大兴工作的前进步伐,无不记载着大兴事业的跨越历程,无不标注着大兴发展的时代刻度。当下大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大兴正一步步更加大兴!

  这五年,本届政府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新国门协同发展作用日益凸显。坚持服务新机场,建设新国门。组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规划和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获得全球首个LEED城市铂金级认证。以国际眼光、世界标准高起点推动“两区”建设,出台全市首个支持“两区”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入库项目261个,稳居全市前列。全国唯一“双自贸区”正式挂牌,自贸区创新中心、临空发展服务中心建成开园,254项制度创新政策汇集发布,吸引市场主体2281家,储备项目608个。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消费枢纽实现选址落位,与廊坊市达成“五统一”共识,全国唯一跨省市综合保税区即将封关运营。全力支持“临空经济区的事临空经济区办”,争取市级下放权限91项,顺丰华北智慧物流总部基地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北京细胞治疗集团、瑷格干细胞中心项目投产见效,处处呈现出大干快上、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二)全方位推动产业提档升级,首都南部发展新高地强势崛起。主导产业撑起发展脊梁,全球出口量最大的科兴中维新冠疫苗生产基地建成达产,热景生物等159个旗舰型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等12个国家级院所、百奥赛图等101个专业平台扎根大兴,带动疫苗研发、生物制药、器械制造企业聚链成群、井喷发展。生物医药基地赢来扩区发展新机遇,吸引首都医科大学落户,跻身全国“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区。新兴产业乘势而上,主动谋划氢能产业,牵头打造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全国首个氢能交流中心、全球最大加氢站建成亮相。抢滩布局中日创新合作、商业航空航天和新媒体信息技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4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84家。营商环境质的飞跃,与时俱进革新招商理念,重塑投资促进体制机制,产业供地时限压缩至71天以内,央企总部实现零的突破,亿华通、天科合达等52个头部企业相继落地。营商服务中心搭建政企交流桥梁,推出繁兴、归兴等系列人才政策,5.1亿元奖励资金激发企业活力,378亿元基金撬动产业发展。为539家企业量身定制“一企一策”服务包,实施“全程代办”,让企业“一次不用跑,跑一次是例外”,“非请勿扰,有难必到”的承诺鼓足了企业在兴发展、投资未来的信心。

  (三)始终坚持强基础补短板提品质,城市载体功能日臻完善。突出规划设计引领,高质量编制分区规划,32项专项规划和镇域规划取得突破性成果,夯实了城市未来发展的四梁八柱。增强区域承载能力,地铁8号线大兴段、京雄铁路大兴站等轨道交通投入运营,大礼路、团桂路等一批重点道路建成通车,新改扩建14座变电站、12座再生水厂,黄村水厂建成供水。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滚动开发新城西片区,实施11个棚户区改造,提升73个老旧小区,撤除154公里隔离护栏,完成全部133处路口秩序化改造,搭建智慧城市“一云两平台”,城市管理步入智能化新阶段。强力推进“疏整促”专项行动,拆除各类违法建设3870万平方米,无证无照经营、占道经营、“开墙打洞”等违法形态基本绝迹,工业大院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龙河路、兴政街等道路旧貌换新颜,49条背街小巷化身最靓风景线,新城16公里步道串起绿色慢生活,让百姓在城市变化中体会更浓人情味。

  (四)着力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加快构建。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持续深化“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成立全市首家接诉即办调度指挥中心,累计办理群众诉求66.2万件,接诉即办综合排名稳居全市前列。聚焦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大力开展“每月一题”,647名区级网格员实现落图,巡查发现各类问题246.9万件,真正做到第一时间掌握、研判和处置。完成90个村撤村建居工作,创新“拉家常”议事会,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社区治理走出了具有大兴特色的新路子。狠抓两个“关键小事”,高标准实施生活垃圾、物业管理两个条例,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比条例实施前增长21倍,56个无物业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区,全面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获得全国文明城区提名资格,实现北京市卫生镇全覆盖,城乡面貌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

  (五)不断释放改革创新活力,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勇当土地试点改革先行者,在全国敲响共有产权房集建地入市交易“第一锤”,累计成交集建地20宗,总交易额295亿元,联营公司集体资产超过100亿元。完成50宗2763公顷土地征收,创新实施安定镇7个村异地迁建。试点以来,多项成果纳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全国土地改革争做“马前卒”、当好“铺路石”。坚定不移深化“放管服”改革,首创错峰延时服务,实现“一窗办”事项1696件,三级政务服务全覆盖体系基本搭建。全面实施告知承诺制,房产过户等402个事项“一次办好”,失业登记等1427个事项“全程网办”。蹄疾步稳落实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镇级机构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国企改革,持续深化镇街财政体制改革,政府运行更加高效顺畅。

  (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工作开创新局面。全方位推进乡村治理,投入5.47亿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私搭乱建、侵街占道等环境乱象基本根治。高标准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匠心编制313个村庄规划,完成120个村庄污水治理,户厕无害化改造覆盖率达99%,以龙头村为代表的一批特色村庄串珠成链、连片成景。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精心打造庞采路高端特色农业产业带,培育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标准化基地增至105家,大兴西瓜获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交会“最具影响力品牌”。全面推行“田长制”,严格落实“村地区管”,规范涉地经济合同5472份,坚决治理“大棚房”,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得到有效遏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3个低收入村全面脱低,1354个低收入农户全部过线,携手察右前旗等5个受援地共赴小康,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越过越有奔头。

  (七)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文明取得历史性成就。犟劲攻坚“一微克”,郊区首推“全域全时”禁放烟花爆竹,全区实现无煤化。精细化治理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源,累计查处重型柴油车11.3万辆、淘汰老旧机动车4.7万辆,降尘量下降35%,多项空气指标连创历史最优,书写了空气质量“逆袭”篇章。全面落实“河长制”,实施新凤河、永兴河等河道综合治理,163处“四乱”问题全部销账,排污口实现动态清零,新西凤渠、安南湿地公园建成开放,为群众开辟更多绿色、舒适的亲水空间。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防治监管责任,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大尺度拓展绿色生态空间,新增临时绿化2.5万亩、平原造林9.27万亩,新建狼垡公园等7家高品质森林公园,水草丰美、绿意盎然的生态环境引来珍稀鸟类争相“打卡”。

  (八)凝心聚力增进百姓福祉,民生事业交出暖心答卷。致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落实“双减”工作,全市首推课后延时服务,深受家长好评。新改扩建学校45所,新增学位3万个,幼儿园普惠率达96%,引入清华附中、101中学等15家优质教育资源,北京第四实验学校正式落户,教育布局更加优化。全面建设“健康大兴”,成功创建北京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完成北大医院南院区主体建设,三级医院增至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至22家,“一村一室”实现全覆盖,织牢基层医疗卫生网底。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力度,新建养老服务机构151家,养老床位达到1.1万张。持续深化殡葬改革,建设镇级公益墓地15处,完成散坟治理1.5万座。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提升至4.3万元,城乡低保对象人均救助金额增长38.3%,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全民。新建筹集政策性住房7.5万套,竣工9万套,全力保障群众住的顺心、住的安心。不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花马”晋级国内A类赛事,以西瓜、葡萄、月季、郁金香为主题的特色旅游活动亮点频出,新城体育中心、冰壶馆等一批符合国家级单项体育赛事标准的场馆对外开放,倾力营造浓厚、热烈的冬奥氛围。

  去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6800余名医护人员白衣为甲、向险而行,4000余名公安干警闻令而动、冲锋在前,9.4万名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不舍昼夜、众志成城,近200万大兴人民同心协力、共克时艰,跑出了大兴抗疫“加速度”,打赢了三次疫情阻击战,彰显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各位代表,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抗疫斗争中,一场场艰苦顽强的鏖战,一个个逆行出征的背影,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必将成为全区人民永志不忘的共同记忆!

  过去五年,我们高质量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压实责任,强化问题整改。坚决打击各类治安、刑事犯罪行为,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电信诈骗。深刻汲取“11·18”重大火灾事故教训,狠抓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监管,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细致做好防汛各项工作,“平安大兴”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连续六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外事、档案、史志、人防、地震、保密、网信等工作不断加强,工会、妇儿、工商联、残联、共青团、科协、红十字等事业迈上新台阶。

  (九)努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政府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始终牢记“看北京首先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政府系统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坚决抓好中央、市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持续压减政府公文会议数量。切实增强过“紧日子”意识,制定出台财政资金追加管理办法和政府投资项目分级决策制度,持续深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和审计监督全覆盖,严控三公经费、一般性支出和政务外包。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推动两法衔接、公益诉讼、行政行为更加规范透明。完善政府工作规则,贯彻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规范政务公开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顺利完成“七五”普法。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始终坚持对腐败“零容忍”,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五年来,区政府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93次,接受人大代表视察检查138次。高度重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累计完成建议、提案办理1000件,办复率100%。坚持开门办实事,对于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主动、及时、多层次召开座谈会,听取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大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整改落实,有效促进了政府各项工作开展。

  各位代表,回望过去五年,成绩得来十分不易,积累经验弥足珍贵,精神财富影响深远,需要认真加以总结,并在今后工作中继承和发扬。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保持战略定力。我们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区委各项决策部署,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三区一门户”功能定位作为衡量发展的根本标尺,新大兴新国门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必须敢于开拓创新,破解发展瓶颈。我们大力发扬开拓创新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创新思维,在基层治理、审批管理、政策创新等方面大胆尝试,探索实践出接诉即办、告知承诺、政务延时服务等一批鲜活的“大兴经验”,破解了许多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改革创新已成为全区共识和推动大兴发展的关键动力。

  必须强化责任担当,坚守为民情怀。我们紧扣“七有”“五性”,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切实增强民生福祉,让全区人民更加充分地享受发展成果。实践证明,只有始终走好群众路线,时刻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认真解决群众身边的痛点难点,才能赢得全区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必须勇于自我革新,持续改进作风。面对发展中的重重困难和严峻挑战,我们披荆斩棘、团结协作,旗帜鲜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维护“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形成了强大发展合力,开创了“风生水起在大兴”的新局面、保持了“生机勃发”的好势头、交出了“大兴实至名归”的高分卷。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源自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的鼎力支持,离不开驻区中央、市属企事业单位、部队、院校以及各界人士的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凝聚着历届区委政府、历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无私奉献、接续奋斗,归功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实干拼搏。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大兴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产业发展基础尚不稳固,园区配套设施需要加快布局,对龙头项目、国际人才的吸引力有待提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明显,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民生保障与群众期望仍有差距,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尚显不足;基层治理体系不够完善,治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干部能力水平还有欠缺。对此,我们一定要直面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目标思路和2022年重点工作

  各位代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成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迈进,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刚刚闭幕的区六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2022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作为首都发展新空间,大兴区担负着越来越重的职责和使命,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深刻认识国家和首都发展带来的新机遇、赋予的新职责,深刻认识大兴发展必须克服的困难、必须战胜的挑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大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未来五年,我们要着重把握好以下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勇毅前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将“落规、落地、落实、提升”作为基本要求和工作抓手,以高站位协同发展打造首都功能新载体,以高质量产业强区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交往新门户,以高标准深化改革打造城乡融合新典范,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新大兴新国门,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未来五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坚持构建首都国际交往新门户,推动临空经济区起步区建成亮相,加快建设四大产业区、六个产业园,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国际消费枢纽一期开工建设。争创政策最优自贸区,“两区”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坚持打造首都南部发展新高地,做大做强“四区三基地”,打造生命健康、临空产业、先进制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氢能、商业航天、数字经济等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市实现进位跃升。坚持完善协调融合的现代城乡体系,全面提升大兴新城品质,西片区建设初具规模,加快地铁机场线大兴新城站、京雄铁路大兴站一体化开发建设,全面完成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建成一批平原农旅特色产业项目,壮大集体资产、盘活村庄资源,实现综合承载力显著提升。坚持顺应民生新期盼,不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保障服务供给水平,完成国家卫生区创建工作,保持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确保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坚持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深入挖掘永定河、南中轴延线、凤河民俗旅游带资源内涵,加强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成文博综合馆,加快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坚持高标准绘筑大美平原新城,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实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双达标,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完善土壤和噪声防治体系,森林覆盖率达到35%。坚持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质量建设智慧城市2.0,深入推进平安智慧社区建设,完成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持续健全扫黑除恶长效机制,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管理向精致、细致延伸,努力构建多元化基层治理格局,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之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以上(扣除新冠疫苗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7%(扣除新冠疫苗影响);规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6%(扣除新冠疫苗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万元GDP能耗、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指标达到市级要求。

  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释放“两区”红利,更大力度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

  聚焦“五子”联动,以首善之都的标准推动“两区”建设,加速形成开放创新的新格局。

  做大做强临空经济区主阵地。坚持产城融合,高水平编制临空经济区城市设计和综合实施方案,启动中央公园一期、国际航空总部园建设,加快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消费枢纽落地进程,扩大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推动生命健康等社区开工,努力建设国际化高品质空港城。

  打造全球创新资源接驳地。充分发挥外资集聚优势,建立全链条式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加快建设细胞治疗转化等国际化公共服务平台,汇集协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端科创资源,带动北京国际细胞基因科技港等20个优质项目落地。大力发展离岸贸易,做实贸易数字化示范区,推动跨境数据流动试点,有效拉动数字产业集聚发展。

  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健全与国际接轨的开放政策体系,以更高标准推进“双自贸”创新政策落地实施,力争打造更多“最佳实践案例”。实施综保区一体化运营管理,加快保税经济、航空物流等领域政策创新,探索提升通关效率和贸易便利化有效途径。建立国际消费争议快速解决通道,优化提高五大商圈能级,推动王府井口岸免税店落地,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节点。

  (二)持续巩固经济发展上升势头,更大力度建设产业强区

  聚焦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着力培育新优势、拓展新空间,推动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跃升。

  高水平推动园区升级。加快生物医药基地扩区步伐,促进首都医科大学、科兴中维南扩区厂区项目开工。推动氢能示范区南区一期完工,新建不少于3座加氢站。推进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建设,实现国际创新服务中心一期对外展示。打造新媒体基地设计创意大街,启动商业航天基地起步区开发,推动各镇产业园区主动承接重点园区资源外溢,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态势。

  多层次实施招大引强。编制产业生态图谱,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放大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影响力,切实打响“投资大兴”品牌。严格项目准入门槛,强化亩均税收导向,施行项目“遴选”,大力推行“拿地即开工”“拎包能入住”模式,力争引进综合纳税千万级企业10家、百万级企业100家。

  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上线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开展企业精准跟踪服务,推动种子企业向领军企业梯队发展。迭代更新“1+N”产业政策体系,放大产业基金和投融资平台引导效能,用足用好人才引进和培育政策,当好企业服务金牌“店小二”。

  (三)持续抓好均衡协调发展,更大力度提高城乡建设管理水平

  发挥规划战略引领作用,不断优化城市格局和功能品质,有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精心打造现代化平原新城。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推进新城核心区、新媒体基地等4个片区和11个镇域国土空间规划控规批复,完成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和村庄体系规划编制,扎实开展城市体检。严格落实“两线三区”管控要求,有序拆除存量违法建设,完成10个镇街“基本无违建区”创建工作。

  完善城市功能品质。紧抓第四轮城南行动,推动西片区安置房和城市会客厅项目开工,实施市场路等城市更新项目,加快青云店中心镇区等棚户区改造,协调推进京雄高速、马西路南延等重点道路实施,实现魏永路东延开工建设,高米店输变电站投入使用。深入开展“疏整促”专项行动,动态清理滞留户,实施54个老旧小区改造,创新路侧停车模式,努力让群众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加强城市精细化治理。严格落实《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热线诉求“三率”继续保持全市前列。持续深化协管员队伍改革,全面实施“大兴社区复兴计划”,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深入推进垃圾分类,持续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全力抓好全国文明城区和国家卫生区创建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做好冬奥会、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动安全服务保障工作,全力营造更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更大力度健全和完善农村治理体系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盼头、田园乡村有看头。

  做优做强农业产业。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大力引培农业龙头企业,推动设施农业、种苗种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打造70个特色民宿院落。持续壮大集体经济,深化集体资产管理,推动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紧密衔接,让更多农民共享农业发展红利。

  切实改善村容村貌。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220个村基础设施和40个村污水管线工程,持续培育1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持之以恒加大农村人居环境、农田环境整治力度,彻底拆除私搭乱建和侵街占道,有效提升农村垃圾治理水平,让每一处环境都焕然一新。

  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全面推行“田长制”,完善村级农田管护制度,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分阶段实施土地复垦。深入整治涉地乱象,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程序,扎实做好规自领域问题整改,坚决遏制占用耕地违法行为。

  (五)持续筑牢绿色发展根基,更大力度推动生态环境稳定向好

  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平原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新标杆。

  精细治理大气污染。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探索建立施工扬尘监管责任制,重拳打击环境污染违法行为,保持PM2.5浓度和重污染天数下降趋势。科学制定碳中和方案,推广使用500辆氢能源车辆,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智慧生态建设,建立大气精细化管理平台,有力构筑智能化“蓝天防线”。

  精心维护水生态环境。发挥河长制统筹作用,在全市率先开展1437个主要入河排口规范管理,打造全过程监管模式,确保国考、市考断面平均水质动态达标。加快建设小龙河(庆丰路-魏永路)河道治理工程,推进西红门、永兴河第二再生水厂建设,开展永定河平原段违法违规问题清理整治,全力维护首都“母亲河”良好生态环境。

  精致描绘绿色生态底色。全面落实“林长制”,实施新一轮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推进平原生态林分级分类养护管理,确保顺利通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验收。新建13.78万平方米公共绿地,实施村头公园建设,创建首都花园式社区、森林村庄等一批绿色空间,有力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六)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更大力度激发改革创新活力

  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加快推进更深层次改革,为全区创新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全面增强土地改革后劲。积极拓展集建地功能用途,加快5宗集建地入市,储备地块60宗。强化宅基地建房审批管理,加快大白楼等村庄宅改,确保安定西片区回迁房竣工。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转让、退出机制,规范闲置农宅盘活利用,有效激发农村土地资源活力。

  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实施各级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推出“进村办”服务机制。继续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变“好办”。拓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覆盖面,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加快形成政府公正监管、企业诚信自律、社会公众监督的良好氛围。

  纵深推进经济领域改革。强化“分灶吃饭”机制,实施财务集中核算,压实各级财政责任。高度防范金融风险,稳妥化解隐性债务。持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制定财源建设奖励办法,全力稳存量、引增量。落实国企市场化薪酬改革,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度转换经营机制,确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

  (七)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更大力度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优化促进就业政策,实现城乡劳动力就业1.3万人。加快养老示范中心等服务设施建设,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扎实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加大住房保障力度,供应公租房用地7.5公顷,完成6000套政策性住房建设。持续深化殡葬改革,实现殡葬惠民服务流程全覆盖。

  开创教育医疗新局面。坚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推进“双减”工作,建立健全干部教师交流轮岗机制,提升课后服务质量,释放集团化办学优势。推动北京第四实验学校开工建设,引进4所市级名校合作办学,新增学位1080个。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区疾控中心标准化水平,全面筑牢人民健康的社会防线。

  推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大力传承弘扬平南红色、永定河等特色文化,启动京南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精心推广10条“兴游记”精品旅游线路,打响“新国门”文旅品牌。加大公共文体服务供给,加快文博综合馆规划建设,铺设16公里健身步道,推动冰雪运动持续发展,让群众享受多姿多彩的文化体育生活。

  (八)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更大力度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初心如磐,重任在肩。我们将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努力在服务民生、服务企业、服务发展中办实事、开新局。

  坚定政治立场。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中央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区委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以首善标准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铲除滋生黑恶势力土壤。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始终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行政决策规则和程序,加大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备案审查力度,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完善专家和律师咨询制度,切实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永葆廉洁本色。深入推进廉洁政府建设,始终保持正风肃纪反腐高压态势,从严查处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持续加大财政监管、审计监督覆盖面。严控三公经费和政务外包,用“政府过紧日子”保障“群众过好日子”。

  强化履职担当。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更深层次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轻负担。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便民利企发展环境。强化政府执行力,突出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让担当尽责、一线落实成为干部作风的代名词。

  各位代表!当下有为,未来可期,我们正站在继往开来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支持下,始终保持勇立潮头的昂扬锐气、勇争一流的拼搏精神、勇攀高峰的壮志豪情,全面建设宜居宜业新大兴、繁荣开放新国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名 词 解 释

  【“1+3”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医药健康为核心产业,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和科技服务三大支柱产业。

  【两区】指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

  【双自贸】指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和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

  【五统一】指按照京冀联合领导小组会议确定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控、统一考核”标准,打造全国首创综保区共商共管共享新模式。

  【全国“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区】指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第二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名单,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是2021年全市唯一入选的试点区域

  【一云两平台】“一云”指“智慧云”,包括提供统一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硬件服务的“政务云”和提供大数据、物联网、时空信息等共性能力的软件支撑平台;“两平台”指面向公众服务的平台和面向政府治理的城市运行管理平台。

  【每月一题】是北京市党史学习教育的务实之举,来自于接诉即办数据核算,通过对群众诉求的汇总分析,找出问题所在,然后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改革,破解顽瘴痼疾,让群众真真切切看到变化、感受到实惠。

  【村地区管】指对农村集体土地,区级管规划、管用途、管合同、管程序、管监督、管查处。

  【“四乱”问题】指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保护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双减】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七有五性】“七有”指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五性”指便利性、宜居性、安全性、公正性、多样性。

  【四大产业区、六个产业园】指临空经济区内非保物流区、综保区、国际航空社区、国际生命健康社区四大产业区,国际商务综合体、自贸区创新服务中心、国际航空总部园、生物医药孵化器、再生医学创新产业园、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园六个产业园。

  【四区三基地】指临空经济区、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生物医药基地、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新媒体基地。

  【五子】指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最佳实践案例】指各自贸区探索形成的制度创新性强、市场主体反应好、系统集成特点突出实践案例,由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审定后,供各地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过程中借鉴学习的案例。

  【五大商圈】指新城核心区品质生活商圈、西红门家庭社交商圈、天宫院时尚休闲商圈、旧宫特色体验商圈和大兴机场国际消费商圈。

  【“1+N”产业政策体系】“1”指《大兴区促进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N”指以《大兴区促进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依据的各领域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包括《大兴区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暂行办法》《大兴区促进互联网产业发展暂行办法》《大兴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暂行办法》等。

  【两线三区】“两线”指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三区”指生态控制区、集中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

  【热线诉求“三率”】指市民服务热线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

  【大兴社区复兴计划】指围绕党的建设、街区更新、社会动员、银发产业、精细管理等五个方面,健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把手走流程】指各单位一把手全面参与“政务服务体验员”工作,重点对“线上线下双体验”成效进行统计汇总,着力解决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