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N000/ZK-2021-000151
  • 发文单位:区商务局
  • 信息名称:大兴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大兴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 发文序号:京兴国际消费发〔2021〕1号
  • 信息有效性:有效
  •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 公开类型:主动公开
  • 成文日期:2021年10月27日
  •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3日

展开

大兴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大兴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一图读懂:《大兴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

  各相关单位:

  经大兴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领导小组同意,现将《大兴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大兴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领导小组

  2021年10月27日

  大兴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年)

  为深化落实北京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工作部署,加快将我区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节点,提升在全市国际消费版图中的战略地位,立足全区发展基础与优势,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部署,立足全区“三区一门户”功能定位,紧抓“两区”[ “两区”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契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国际化、品牌化、融合化、数字化发展思路,立足全市、辐射津冀、面向国际,聚力“打造临空消费新目的地、构建高能级消费新版图、拓展高品质消费新场景、完善跨区域消费新通道、营造国际化消费新环境”,开展专项行动部署,加快培育国际消费新特色和新增长点,引领带动全区高端消费市场扩容升级,将全区加快建设成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节点,成为带动南城消费高品质升级的高地,成为引领京津冀消费市场繁荣发展的核心枢纽,为我国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特色培育,打造国际化标杆。发挥大兴国际枢纽机场作用,依托“三区”[ “三区”为临空经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建设,充分发挥区域保税免税、跨境及交通枢纽等优势,着力发展临空特色突出的国际商品消费、会展消费、免税商业、跨境电商等特色领域,打造面向海外、辐射津冀、引领全国的高端消费聚集区。

  坚持开放发展,增强全球配置力。深化消费领域开放部署,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挥“三区”建设政策优势,推进无关化商务区建设,加强消费领域功能性总部机构、龙头贸易企业聚集,打造多式联运的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增强全球消费市场资源配置力,提升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价值。

  坚持高端供给,丰富多元化场景。顺应消费品质化、体验化升级新趋势,完善全区高端消费发展的空间格局,扩大国际品牌消费、文旅消费、健康消费等多元消费供给,加快培育一批国际消费品牌,丰富夜间消费、体验消费等多元消费新场景,进一步激发和释放全区高端消费市场活力。

  坚持数字赋能,培育消费新业态。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浪潮,顺应消费数字化、融合化升级新趋势,强化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渗透应用,推动技术、管理、商业、贸易等领域的各类创新,着力培育在线消费、智慧消费、平台消费等新业态和新模式,打造区域消费新供给。

  坚持政府引导,形成多元主体合力。充分发挥政府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加强组织实施与政策资金保障,同时积极营造国际一流的市场环境,吸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机构、商贸企业、平台企业等入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设成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节点,集聚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项目、商业品牌和重大活动,全区总消费规模显著扩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区域消费辐射能级显著增强。

  国际消费知名度显著提升。区域临空型消费特色日益突出,大兴国际机场国际消费枢纽、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免税商业、跨境电商、国际会展行业规模显著扩大。国际消费空间格局明显优化,培育1-2个更广域服务范围的商圈,形成2-3条具有全市影响力的特色街区。

  国际消费品牌加快聚集。全区高品质国际消费空间承载力显著增强,吸引国际国内品牌在大兴开设首店、创新店、旗舰店150家左右,力争全区入驻国际一线品牌达到10个左右、二线品牌20个左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潮品牌30个左右。围绕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举办3-5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活动,形成2-3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展会品牌。

  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孕育。数字消费、体验消费、在线消费、网红消费、共享型消费等新兴业态、模式不断涌现,培育3-5家数字消费、数字贸易领域的领军企业,打造2-3个文商旅体融合型服务项目,落地2-3个仓储式会员制零售新场景,打造一批具有全市乃至全国影响力的网红地标,孵育一批在线文娱、在线教育、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形成全区高端消费的新增长点。

  国际消费环境日臻完善。与国际需求相适应的消费环境制度逐步形成,营商环境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消费领域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行业服务标准建立,市场经营秩序持续优化,消费舒适度、便利度、安全度、满意度全面提升,消费市场实现健康蓬勃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彰显临空消费特色,打造国际消费新目的地

  1.空港国际消费枢纽打造行动

  (1)打造空港国际消费枢纽。加快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超大型国际消费枢纽项目建设进程,引入国际品牌运营商,构建集购物、免税、娱乐、商务、酒店、体育、艺术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级商贸旅游综合体,高标准打造南中轴国际交往新空间。加大机场消费辐射范围,打造集“功能+场景+体验”于一体的体验性、沉浸式消费模式和场景,打造国际知名网红打卡新地标。加快自贸区国际航空总部园项目建设,围绕总部商务、金融、航空等领域人才服务需求,完善园区高端商业、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设施的规划布局,构建类海外的服务环境。

  (2)做大做强区域免税商业。聚焦海外消费回流,扩大大兴国际机场免税店规模,支持机场引入免税经营企业增设口岸出境免税店,推进免税店增设国货精品销售专区,提高免税店离境提货便利度,支持免税店开发线上免税商城功能,打造“免税+场景”为特色的临空免税消费区。支持品牌商业主体申请离境退税商店经营资质,推进离境退税商店和“即买即退”试点商店建设,提高市内离境退税商店覆盖率,丰富退税商品品类。支持创建离境退税示范商圈或街区,鼓励探索多种退税渠道和手段。

  2.“新国门会客厅”打造行动

  (3)举办全球影响力的展会活动。围绕北京国际会展之都建设,加快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建设,按照差异化发展思路,瞄准“国家战略展”“国际知名展”“国际品牌展”“新兴科技展”四大主题,在航空服务、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服务贸易等领域培育2-3个旗舰展会,构建具有国际化标准、现代化功能的“新国门会客厅”。吸引国内外展览集团入驻,加强会展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聚集,做大国际会展经济规模。

  (4)加强会展对区域消费带动力。发挥会展对消费引领辐射作用,完善国际会展中心周边商务酒店、文旅休闲、公寓住宅等配套功能,以“会展+商业综合体”为载体,创新“会展+消费”融合的产业和商业综合集群开发模式。加强会展场馆与全区重点商圈和旅游休闲项目联动运营,设计2-3条特色会展游路线,延长参展人群留区时间,带动全区消费。

  3.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提升行动

  (5)打造分销供应链枢纽。依托机场空港物流功能和自贸区、保税区的口岸、保税、免税、仓储等功能,扩大中高端消费品进口规模,吸引大宗商品现货市场、能源交易中心等平台型项目落地。积极发展数字贸易,依托自贸区建设数字贸易试验区和数字产业园,支持搭建数字贸易交易展示平台、数字贸易公共服务平台、跨境数据监测及安全管理平台,力争打造全国数字贸易产业发展引领区。聚焦重点消费领域,加强总部型企业引入,力争引进2-3家集投资、研发、运营、结算、人力资源等复合功能的总部,吸引3-5家国际贸易行业龙头企业进驻,支持开展期货保税交割、大宗商品交易等业务,提升全球消费市场资源配置力。完善供应链服务,支持建设全过程供应链协同平台,加快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供应链服务体系。

  (6)做大做强跨境电商。围绕中国(北京)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依托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加强跨境电商平台引进,推动跨境电商保税仓、海外仓项目建设,扩大“网购保税+线下自提”业务规模,鼓励开展“前店后仓+快速配送”、保税仓直播等业务模式。完善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加快培育和集聚一批品牌跨境电商企业,支持企业参与世界电子贸易标准规则制订,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加强海外运营中心等布局,进一步融入全球零售网络。加快义和庄核心区开发建设,对商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争取落地线下品牌体验店、地标性购物中心及线上全球购电商平台等项目,支持运营主体对接全球免税商,扩大优质国际商品供给。

  (二)聚力京南消费中心,构建高能级消费新版图

  4.重点商圈扩容提质行动

  (7)完善重点商圈分布格局。坚持存量提升与增量拓展相结合,着力构筑五大商圈,培育形成京南高端消费地标。全力打造国际空港商圈,以服务国际旅客、会展商务人群、高端产业人群为主,突出国际品牌消费、免税消费、跨境消费特色,打造立足北京、辐射津冀、面向国际的广域级商圈。着力培育天宫院商圈,以龙湖大兴天街购物中心、凯德茂购物中心为核心,辐射联动义和庄核心区域,以服务区域产业人群、年轻人群为主,打造京南时尚休闲体验地。推动大兴新城核心区商圈功能提升,以大悦春风里、绿地缤纷城为核心,联动周边百联清城等设施,打造面向本地居住人群的高品质生活服务中心区。提升西红门商圈品牌影响力,以荟聚购物中心、鸿坤广场购物中心为核心,联动周边社区级商业设施,辐射服务周边丰台、房山、东西城区域,力争打造成为市级重点商圈。提升旧宫商圈活力,以世界之花假日广场、住总万科广场为核心,辐射联动周边商业设施,彰显多元体验特色,打造京南新兴体验消费高地。

  (8)实施重点商圈升级工程。推动大兴新城核心商圈整体改造与综合整治,提高路面铺装质量,推动帝园商城、星城商厦、百联清城等设施改造与业态升级,统一规划商圈照明、绿化景观等,开展广告牌匾标识、交通综治、智慧场景应用等创新试点工作,形成统一协调、现代高端的商圈风貌。推动西红门商圈功能升级,支持鸿坤广场等商业设施改造,加强交通沿线景观照明与艺术小品设置,完善导视标牌标识,增强街区消费设施空间组织联动性,整体打造街区高端多元消费场景。支持建立商圈联盟,通过资源整合统筹,联合开展商圈招商、品牌打造、活动举办、环境改造和业态升级,整体提升商圈功能品质。

  (9)支持创新空间运营模式。围绕重点商圈分布,结合全区城市更新,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空间改造运营商,支持依托腾退空间和老旧工业厂房打造文化、体育、娱乐、购物等特色或综合功能的消费载体。鼓励老字号守正创新,支持老字号企业打造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高品质消费空间,引导老字号跨界融合,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

  5.特色地标打造培育行动

  (10)打造主题消费街区。凸显主题特色,加强重点街区整体改造运营,打造2-3条具有全市影响力的特色街区。加快推进新媒体产业基地春和路改造提升工程,完善街区绿化、夜景灯光、文化艺术小品等设置,支持围绕美食体验、文化娱乐等领域引进一批品牌门店,打造特色休闲步行街。围绕城市更新,加快推动市场路改造升级,推动沿线设施升级与绿化美化,加强品牌商业布局,加强与大悦春风里发展联动,整体打造高品质商业街区。支持生物医药基地、义和庄核心区联动,紧抓健康生活新风尚,加强健康生活体验、药膳美食、中医诊疗等业态布局,打造中医药美食体验消费街区。围绕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建设,强化产城融合理念,聚焦园区办公和居住人群服务需求,完善国际社区商业配套项目,加强品牌商业、文化休闲、星级酒店等设施布局,打造高品质商业休闲街区。

  (11)打造特色网红打卡地。聚焦美食、文化娱乐、体育、旅游休闲等领域,坚持培育与引进相结合,着力打造5-10个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网红消费地标。基于全区现有消费资源分布,聚焦文商旅体融合,推出一批网红打卡地名录,加强社交媒体渠道推介,邀请流量明星打卡,提升公众关注度与参与度。积极对接在全国已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网红品牌,支持在大兴区落地布局。围绕全区城市更新,支持依托腾退空间打造集美学、艺术、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艺术馆或博物馆项目,打造2-3个网红拍照打卡地,加强引流功能,促进区域消费。

  6.消费功能拓展提升行动

  (12)积极发展夜间消费。落实全市繁荣夜间经济促进夜间消费的部署,支持荟聚购物中心聚焦国际化、品质化,加强深夜型消费业态布局,举办具有全市影响力的主题活动或灯光节,争取打造成第二批夜京城地标。支持天键广场美食街、龙湖天街 “嗨时区”、大悦春风里 “大杏仁食堂”丰富餐饮业态,拓展体验场景,打造2-3个全市“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支持开展夜购、夜宴、夜游、夜娱、夜市等活动,培育多元夜间消费场景。完善促进夜间消费制度环境,适度调整放宽夜市经营企业灯饰设置限制,放宽夜间特定时段外摆位限制,加强夜间消费交通、环境卫生等服务保障。

  (13)打造智慧体验消费空间。结合重点商圈和特色街区改造升级,支持布局智能灯光、智能垃圾桶、智能充电桩等设施,推进重点商圈、街区及周边区域智慧交通引导系统改造提升,打造具有全市示范效应的“智慧商圈”“智慧街区”。营造文化体验场景,支持重点商圈和大型商业设施举办主题嘉年华、街角剧场、街头歌舞、音乐表演等多元文化休闲活动,支持大型商业设施构建人文与建筑、商业与艺术、生活与美学融合的体验空间。

  (14)完善便民消费设施布局。合理配置生活性服务业网点,做好基本便民商业网点精准补建,引进一批连锁经营企业,打造3-5个一站式社区商业服务中心。织密便民商业服务网络,探索在社区设立移动餐饮售卖车、智能厢式便利设施、蔬菜直通车等非固定设施。积极打造便民服务特色小店,实施品牌小店上线计划,培育一批“产品优、服务好、环境美、营销广”的特色小店。制定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作方案,完善全区农贸市场标准化、品质化升级指引,营造现代、舒适、便捷、安全的消费环境。

  (三)扩大品质消费供给,拓展多元化消费新场景

  7.国际消费品牌汇聚行动

  (15)推动首店经济做大做强。以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超大型国际消费枢纽项目和全区品牌商业综合体为核心承载,积极引入一批全球或亚洲首店、中国首店、北京首店,打造京南首店聚集地。完善首店发展政策环境,做好首店进驻相关服务,助力国际品牌首店尽快落地运营。积极举办首发活动,支持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知名品牌、设计师品牌、高级定制品牌等在大兴首发全球新品,举办新品集中发布的时尚走秀、国际展会、商业节庆等活动。

  (16)扩大国际品牌商业供给。围绕零售、餐饮、住宿等重点发展领域,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全面扩大区域高端商业供给。推动品牌零售业发展,聚焦顶奢、轻奢、高阶服饰、箱包、手表、珠宝、美妆等品类,加强全球知名品牌旗舰店、定制店、潮牌店、新锐网红店等业态聚集。积极发展高端餐饮,聚焦产业人群服务及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支持引入米其林餐厅、商务会所式餐厅、品牌西餐厅、私人定制餐厅以及艺术餐厅等。提升住宿业发展品质,聚焦商务会展、旅游休闲等人群服务需求,积极发展五星级商务会展酒店、休闲度假酒店、精品民宿等业态。加强体验型业态布局,瞄准新兴中产阶级全新生活方式,突出生活情境与社交功能,着力发展体验式、定制化、场景化的商业新业态、新模式,引领生活方式变革与商业消费新潮流。

  8.服务消费融合提升行动

  (17)打响京南文旅消费品牌。发挥新国门优势,以大兴国际机场体验游为撬动,加强南中轴沿线区域博物馆、美术馆等项目布局,打造古都历史文化和现代时尚魅力融合的南中轴文旅消费新线路。围绕“书香北京”建设,优化实体书店布局,推进品牌实体书店进高校、进商圈、进园区。支持呀路古热带植物园、北京留民营生态农庄、宜生源民俗风情园、世界月季主题公园等重点景区丰富提升文化体验、生态休闲、特色美食、主题民宿、夜间游览等功能,加强整体宣传推介,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出5-10个市级文化旅游体验基地。支持依托工业企业资源、工业老旧厂房打造工业文化旅游项目。实施念坛公园配套功能提升工程,加强娱乐项目布局,支持开展健步走、露营节等体验类活动,引入品牌餐饮、便利店等配套业态,增加自动贩售机设置,为游人提供完善的服务配套。推动野生动物园与周边区域联动发展,完善园区及周边服务配套,建成以野生动物园为龙头的京南文化旅游度假区。

  (18)促进体育消费繁荣发展。紧抓冬奥会举办契机,依托大兴奥悦国际冰壶馆设施,打造各级别专业队训练场地,支持承办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冰壶赛事活动,打造成为集专业训练、赛事活动、运动休闲于一体的专业体育文化综合体。挖掘“昆仑决”IP品牌潜力,支持昆仑决世界搏击中心举办自由搏击国际赛事活动,完善周边品牌餐饮、娱乐等业态布局,吸引全球搏击爱好者聚集。加强大兴体育中心场馆利用,支持与区内体育产业龙头企业对接,联合举办国际台球赛事。加大冰雪运动场地供给,支持社会主体投资打造标准化市内冰场,持续推进冰雪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支持重点景区、商圈举办冰雪嘉年华等活动。推进“15分钟健身圈”建设,支持利用腾退空间、公园、公共空间配置健身体育设施。

  (19)加强国际教育医疗布局。深化集团化办学和引进合作办学,积极与优质教育资源对接,引进一批名校分校在大兴落地,加强国际学校引入布局,支持以改扩建、新建或更名的形式建设外国语学校,围绕临空经济区国际化人才社区建设,完善国际学校布局,推动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国际研究性医院引进落地,支持公立医院在国家允许范围内发展国际医疗部,推进服务内涵与国际接轨。鼓励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推进医养结合,支持医疗服务领域重点项目建设。

  (20)积极培育健康消费市场。依托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做优做强康养休闲、生物医药产业,支持企业聚焦干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康养保健、医美等领域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鼓励同仁堂知嘛学院拓展“医、食、养”功能的线下体验店,培育数字健康创新融合的特色消费中心。提升养老服务品质,推动养老服务智慧化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居家适老化改造。鼓励航空公司开发面向区域的特色航食,支持在临空经济区超大型国际消费枢纽项目、品牌商业综合体设立集美食品享、飞行模拟体验、航空科普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体验店,鼓励开展线上业务。

  9.数字消费创新孵育行动

  (21)大力促进信息消费升级。加强5G网络和千兆固网建设,推动5G+8K在全区重点商圈覆盖。加快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建设,支持龙头企业聚焦数字文化体验、智慧健康、智慧家居、智慧便民等领域布局消费体验中心[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 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40号)要求,加速推进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建设;《北京市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行动计划(2019-2022年)》:推动每个区建设不少于1个信息消费体验中心。推动海淀区、朝阳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先建成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带动全市建成不少于17个新型信息消费体验中心],打造3个主题突出、融合互动的信息消费体验馆、超级体验店等。实施消费领域传统企业数字化、信息化升级工程,支持一批商贸企业商品营销、渠道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仓储、集疏运等业务上云上平台。依托北京电子商务中心区建设,支持建立电商直播基地,打造集平台流量资源、明星资源、品牌资源、供应链整合、主播孵化、社群运营、培训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型直播电商体系。

  (22)积极培育在线新消费。支持品牌商业综合体搭建“云逛街”“云购物”等平台,鼓励加大“AR虚拟试穿”“VR 虚拟购物”等场景应用。积极推动餐饮企业数字化升级,充分利用线上资金流、信息流优势和线下服务体验优势,鼓励美食直播、智慧餐厅、云厨房等“餐饮+互联网”新模式发展。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5G、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反向定制、数字零售、社交电商、在线教育、在线健身、在线诊疗、云展览、云演出等数字经济新模式。积极发展在线文娱旅游,支持新媒体产业基地搭建“5G+”视听服务平台,鼓励重点景区培育云端智慧游、3D实景游、VR实景体验等旅游新模式。

  (23)推动数字化模式创新。加大新零售业态布局,围绕规划新建和老旧商业设施改造,布局一批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智慧门店,丰富全区数字化消费场景。推进商超、便利店、餐饮等线下商业网点与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拓展营销新渠道。创新无接触式消费模式,支持重点商圈、产业园区和居住社区与高科技企业以及美团、京东等平台型企业合作,布局一批无人便利店、智能售货机、无人回收站、无人咖啡厅等,打造线下数字生活示范区。

  (四)增强流通枢纽功能,完善跨区域消费新通道

  10.京津冀消费联动行动

  (24)完善重大交通设施布局。以大兴国际机场为核心,围绕“五纵两横”的立体交通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与雄安新区及周边津冀重点城市间的交通连接,加强机场周边城市交通建设,完善铁路、机场巴士、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立体接驳,整体增强跨区域消费人群交通便利性与流动性。积极争取市级支持,加快规划建设大兴国际机场与城市副中心、首都国际机场的快速轨道交通联络线,提升与周边重点产业园区的交通连接,为区域商务往来、文化旅游提供快捷通道。

  (25)带动津冀区域消费升级。依托大兴国际机场巨大的客流优势,深入挖掘区域文旅资源,加强跨区域部门对接,联合策划打造3-5条机场周边的特色旅游线路,加强入境旅游宣传推介,打造京津冀旅游消费新路线、新品牌。围绕“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探索联合开发短途文化旅游高铁线路产品,打造环京2小时旅游消费圈。

  11.流通便利化提升行动

  (26)探索建设“无关化商务区”[无关化商务区:指不出关商务区和无感化通关商务区。不出关商务区即利用大兴国际机场口岸限定区,使国际中转旅客不必出关即可开展商务活动。无感化通关商务区即在口岸限定区外,利用144小时过境免签等便利政策,采用数字化手段,简化通过流程,优化营商环境。]。依托大兴机场口岸政策优势,完善高端商业、会展、商务休闲、酒店住宿等服务,建设高端商务区,便捷国际中转旅客就近参加商务、学术等短期交流活动。充分利用好144小时过境免签、24小时直接过境免办边检手续等便利政策效应,加强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应用,提供无感化的通关服务。加快推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建设,加快封关运行,联合海关进一步推进综保区扩大开放和改革创新,以保税服务为重点,建设国际一流、通关便利的综合保税区。

  (27)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积极争取市级支持,完善大兴国际机场航空口岸功能,扩大第五航权等货运航空业务权,鼓励中外航空公司加大运力投放,提升货运综合保障能力。支持大兴国际机场发展“卡车航班”“空空中转”通关模式,构建高价值商品出入境的快捷口岸物流服务网络,加强与天津港、唐山港等联动,快速提升京津冀区域多式联运服务能力,着力打造面向国际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加快大兴京南物流基地提质升级,推动美团生鲜冷链物流园区在大兴选址运营,推进京东“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基地建设,鼓励物流基地发展智慧化仓储、无人仓储等智慧物流业务,夯实全市骨干流通通道。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加快机场冷链库、京南物流基地多级温控冷库等重点项目建设进程,支持冷链共同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经营模式。

  (五)加强软硬服务升级,营造国际化消费新环境

  12.营商环境优化行动

  (28)深化消费领域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政务服务、投资贸易、市场秩序等方面的改革部署,营造消费市场的宽松环境。

  鼓励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采取开放包容审慎的监管模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教育、养老等重点服务消费领域。落实好“一照多址”“一证多址”“证照分离”等商事制度改革,促进连锁经营发展。实施精细精准的企业服务,聚焦重点消费领域,建立重点企业“一对一”服务机制。

  (29)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设立专项支持资金。完善重点领域扶持政策,在首店引入培育、商圈改造升级、特色街区打造、便民商业网点建设、乡村民宿发展等方面加强政策创新与资金支持。制定区级促进首店经济发展政策,通过开启服务“绿色通道”、助力选址和推广、给予补贴资金等方式,对引进品牌首店和举办品牌首发活动给予支持;制定重点商圈改造升级政策,加快提升商圈消费环境品质,引导老旧商业设施业态升级。制定重点街区改造升级政策,对特色街区整体升级、特色品牌打造给予政策支持。用足用好城市更新相关政策,支持品牌空间运营商利用疏解腾退空间和老旧厂房打造特色消费载体。

  13.服务品质提升行动

  (30)打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定期开展重点消费领域专项检查整治行动,及时发现潜在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的惩治力度,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支持市场主体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重点消费设施维权服务站布局,建立国际消费争议快速解决通道,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维权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信用环境建设,探索企业信用与市场准入、政策优惠等因素挂钩。加强行业自律监督,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扩大会员规模,不断完善企业、行业规范化管理标准和评价机制,倡导良好风气,共同维护消费市场秩序。

  (31)全面提高服务标准质量。积极对接国际安全、环保、健康等领域消费标准规范,参照国际服务业行业准则,推动全区餐饮住宿、旅游、物流等行业服务标准升级,组织开展外语、礼仪、外国文化等方面的基础培训。提升商品质量标准,支持商贸企业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完善规范重点商圈、景区、公共交通等场所国际化标识设置和使用,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增加机场、商圈、景区等重点区域外币兑换点和外卡消费终端,打造国际化、便利化、人本化的消费环境。

  14.消费引导促进行动

  (32)加强消费引导促进。强化政府引导支持,激发潜在消费需求,释放区域消费市场活力和动能。聚焦汽车、餐饮等重点消费领域,加强与电商平台和重点企业联动,完善消费券补贴机制,提振全区消费市场活力。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全市惠民文化消费季活动举办,支持以折扣、满减、买赠等形式对文体领域相关活动给予消费者补贴。实施绿色消费引导促进计划,深入践行光盘行动,推进全民节水,完善慢行系统,倡导绿色可循环包装物的使用,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减排商品,推广新能源车辆应用。

  (33)打响消费活动品牌。凸显新国门形象,彰显区域国际化、品质化消费特色,策划年度连续、定期举办的消费活动品牌,制定整体方案,搭建国内外知名品牌交流合作平台,吸引知名高端品牌汇聚,加强各领域消费促进,整体提升全区国际消费知名度和影响力。落实好全市消费季活动安排,制定工作方案,围绕全区消费特色与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打造北京大兴丰收季品牌,提升大兴区文旅市场影响力和客源吸引力,加强与其他商业主体联动,增强对区域消费带动力。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成立大兴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领导小组,由区主要领导任组长,统筹推进工作开展,区商务局、区经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各街镇作为成员单位,专班办公室设在区商务局。明确任务分工,各成员单位定期上报各项任务和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加强监督考核,推动各项任务和工作高效落实。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统筹推进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建设进程,协调解决推进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二)加强消费宣传推广

  实施多渠道营销推介,通过门户网站及微博、微信、短视频、直播等多种渠道,加强对大兴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宣传推广。借助服贸会、进博会等重大国际活动平台及在大兴举办的国际展会,加强大兴作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节点的整体推介,吸引更多国际人群到大兴消费。加强对区内入选具有国际影响力市场化评选榜单企业的宣传,进一步提升品牌行业地位与消费影响力。

  (三)强化常态疫情防控

  贯彻落实全市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部署,强化属地责任,密切跟踪研判疫情走势,加强对人流密集消费场所、公共场所等疫情防控指引,落实清洁、消毒、通风等措施,完善疫情处置预案,加强风险监测预警,保障消费者安全。做好重大消费活动防疫服务保障工作,制定具体疫情防控预案,动态调整防控措施,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四)完善消费统计监测

  加强对全区国际消费的统计监测,参照市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建立能够有效反映大兴区国际消费发展水平,涵盖商品消费、服务消费等国际消费领域的统计体系。完善国际消费统计制度,加强对国际消费重点业态、重点区域和市场主体的统计监测。加强新技术应用,探索运用大数据等开展消费形势分析和政策辅助决策。

附件:大兴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大兴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