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教·关注】大兴积极拥抱双师交互育人的未来教育!

来源:区教委  日期:2023-05-31 13:36 打印 【字体:

  5月25日

  数字教育背景下

  “人师+机师”

  课堂新探索专题研讨会

  在北京市大兴区圆满落幕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联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北京市大兴区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大兴分校)和北京市大兴区翡翠城小学教育集团承办。

图片4

  领导致辞

图片5

图片6

图片7

图片8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冯洪荣,北京市数字中心主任武装,北京市大兴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周爱彬,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卜玉华分别致辞。这是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的首次合作,将最新的教学探索与大家分享。“双师协同 交互育人”是指向未来的教育探索,这必将推动教育变革的创新。

  主旨发言

  本次会议,共有来自全国的六位专家基于数字化教育的不同角度做主旨发言。

图片9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张熙以“勇立潮头 创新实践--以教科研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言,提出技术的应用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并从空中课堂、双师课堂、5G+智慧教育三个方面介绍了北京20年来发挥专业力量,整体设计筹划,做好研用保障的探索和成果。

图片10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祝智庭围绕“人机协同教育的新思路”这一主题发言,探讨了“ChatGPT引爆人工智能新赛道;人本人工智能HCAI:人为中心,AI即服务;学生为中心范式:学为中心,技能本位;生态化学习:角色互惠,智慧升维;智慧教育理论引领人机协同教育”五个话题。

图片11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胜泉以“人工智能+教师的协作路径”为题发言,强调了人工智能为增强教师提供了可能,教师也可以增强AI的教育智慧,未来必将是人与人工智能协同的时代,人工智能代替教师完成重复性工作,教师则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育人方面。

图片12

  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院长、教授黄甫全围绕“智能化双师课堂全元交互模型:一项试验研究”这个主题与大家交流,提出AI教师进课堂,丰富了师生课堂环境,必然生成新型“双师课堂交互模型”。

图片13

  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周爱民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与学--从感知到交互”进行发言,从智能教育特色发展、教与学智能感知、教与学智能交互三方面展开交流。

图片14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特聘研究员翟雪松围绕“如何利用元宇宙创新城乡公平的双师课堂”这一主题进行交流,提出教育元宇宙不是一种教育的应用场景,更不是一种教育技术手段,而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将现实的教育场景平移或扩展到数字世界,可以实现城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变革传统送教的教学形式、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典型报告

图片15

  大兴区教育委员会主任赵建国以“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 三个课堂促进优质均衡发展”为题作典型报告,介绍了大兴区以推进双师课堂、名师课堂、智慧课堂“三个课堂”应用模式研究为抓手,打造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推动大兴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图片16

  翡翠城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张文凤以“数字化‘双师’协同 助推集团提质”为题作典型报告。从破解问题入手,以“双师课堂”为载体,“教研提质”“精准教学”,确定了项目实施的“一三五”整体架构。聚焦“双减”背景下的集团提质,以数字化助推教学、教研、学习深度变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绿色成长,助推集团优质均衡向常态化、深入化发展。

  课堂展示

图片17

图片18

  “双师”协同的课堂展示,第一节展示课是翡翠城小学教育集团老师刘纳、金晓旭与六年级两个班级的同学共上的数学、美术跨学科双师课《黄金比》,第二节是老师王亚南、刘佳与六年级同学共上的语文双师课《两小儿辩日》。同时,线上还分别有4节双师直播课供大家选择观看,总计10节展示课:

  六年级数学&美术《黄金比》

  授课教师:刘纳、金晓旭

  语文《燕子》

  AI教师:华君 ?真人教师:石继竹

  一年级美术《动物与我同行》

  授课教师:周婕、陈书敏

  四年级科学《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单元总结》

  授课教师:鲍洋、徐红云

  六年级劳动《绳带编制——编制蜻蜓》

  授课教师:周婷婷、王彪

  六年级语文《两小儿辩日》

  授课教师:刘佳、王亚南

  数学《认识四边形》

  AI教师:华君 真人教师:周美秀

  六年级语文&音乐《匆匆》

  授课教师:韦靓、郝一凝

  六年级道法《尊重文化多样性》

  授课教师:齐向春、张洪亮、张艳敏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

  授课教师:孙佳雨、王桂岩

  专题交流

图片19

  展示课结束后,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信息主任马涛带领六位教师进行了专题交流,让大家看到了在双师课堂的实践过程中,以数字化贯穿全流程,从课前联研到课上双师配合,再到课后的智慧作业,一线教师和专家的实践、经验、反思和智慧。

  专家点评

  针对10节展示课,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马福贵、李英杰两位专家分别进行了精彩点评,给予了课堂高度的肯定。

图片20

  马福贵老师针对数学、美术跨学科《黄金比》一课进行点评,指出两位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基于素养导向,在跨学科的课堂上引领学生进行学科思维碰撞,产生跨学科理解,创造出新的理解和意义,融合数学知识和艺术审美,使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收获。

图片21

  李英杰老师针对语文双师《两小儿辩日》一课进行点评,聚焦了“整合、展开、交互”三个关键词,指出两位老师整合单元任务,整合课堂环节,使学生经历了从学到会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化开,使学生的语言得以发展。与此同时,双师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使学生的思考得以补充和发展,实现了学生思维的互促。

  总结点评

图片22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教授作以“走向双师协同交互育人的新课堂”为题的总结点评。李政涛教授指出,今天大家讨论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极需勇气。专家们的思考和交流生成了丰富多样的“大”成果,大兴区教委和学校孜孜不倦,探索数字背景下学校治理新样态,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双师”课堂中的机师是伙伴,在课堂教学、协同人师育人、促进人师发展方面发挥着作用。“双师”课堂实际上是互补的课堂,是交互的课堂,是人-机-人三维对话的课堂,也是进化的课堂。“双师”课堂必将带来学校治理的变化和教学、教研、教师的新挑战。

图片23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熙作以“协同创新,迎接挑战”为题的总结讲话。张熙副院长祝贺了大会的圆满成功,并指出,各位专家、老师汇聚一堂交流经验,总结成果,探讨“双师”未来的发展模式,为数字教育背景下“人师+机师”课堂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今后,我们将围绕建平台、解难题、促进协同发展开展各项工作,不断优化教育与数字化的有效融合。

  今后,大兴教育人将在

  本次研讨会探索的基础上

  继续携手打造高质量、有温度的

  人工智能教育生态

  共同助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