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师大附中大兴北校区“成达十载 致远百年”建校十周年高质量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学校致远楼正志厅举办。
风雨兼程,时光见证。上午9点20分,研讨会正式拉开序幕。大气恢弘的学校宣传片描绘了首师北春秋代序的十载芳华。学校民乐团师生合奏的《盛世国乐》隆重典雅、气势磅礴,彰显学校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
大兴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周冲在致辞中代表区政府向学校十年办学成果表示祝贺,对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她强调,大兴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化配置。首都师大附中大兴北校区作为合作办学的优秀代表,依托名校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办学成绩显著,成为大兴教育的新亮点。她希望学校继续发挥集团资源优势,教师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学生珍惜时光、立志成才,同时表示区委、区政府将持续支持教育事业,助力学校铸就新辉煌。
活动中,精心编排的舞台剧《启航》讲述了一位刚入读首师北的小同学,在一众师生的关爱呵护下,发挥自身特长办社团的故事。大小演员们的表演生动幽默,金句频出,童心、童真、童趣流露,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笑声。
本次研讨会举行了“成达教师”颁奖仪式,特别授予郭鑫、李忠艳等十位教师“成达教师”荣誉称号。“正志笃行,成德达才”正是首师大附中秉持的育人理念。老师们用无私奉献诠释教育初心,用拳拳爱心铸就学生未来。大兴区政协副主席、区教委主任赵建国和首都师大附中党委书记、教育集团总校长沈杰为获奖教师颁奖。
首都师大附中大兴北校区党总支书记、执行校长许向辉围绕“绽放十载芳华 赓续百年荣光 谱写教育新篇章”进行办学十年的主题汇报。许校长从百年附中高位引领,初心不忘“成德达才”;创建品质课程体系,九年贯通一体培养;立足教研打造课堂,深度学习撬动教学;多维赋能教师成长,打造卓越教师团队;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多元育人精彩纷呈等方面回顾了学校丰硕的办学成果。展望未来的高质量育人路径,学校将继续全力构建高品质育人新生态,以更丰富、更高质量的课后选修课程拓宽学生视野;持续打造优质高效的“成达思维课堂”;重塑教育的边界与可能,拥抱人工智能,为教育提供增能提效的工具;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为适应未来发展不断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杨志成对学校发展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学校在集团化办学中实现了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体现了立德树人、守正创新、务本求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学特色。
首都师大附中党委书记、教育集团总校长沈杰在讲话中回顾了集团办学成果,肯定了首师大附中北校区的成绩,希望学校继续借助集团力量,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教育教学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首师北建校十年以来,精心打造“5+3+1”思维课堂课程体系,办学成绩卓然。研讨会正式开始前,到场专家和嘉宾走进教室,分别听取了学校董珊珊、王云雀、马丽妍、张海军、李忠艳、田众依等六位不同学科教师的精彩公开课展示。
数学特级教师马希明、语文特级教师王化英、教育部国培计划名师领航工程导师杨华、西城教育研修学院化学教研员李春红分别对会前听取的公开课进行点评。专家们从不同学科角度充分肯定学校思维课堂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同时提出宝贵建议,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指导。
大兴区委教育工委书记王群会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总结。他对首师北十年以来取得的办学成绩表示肯定,对社会各界持续给予首师北的支持深表感谢。王书记指出,首师北的成功办学经验,既标志着大兴区引进名校资源合作办学模式的成功,也标志着首师大附中“成达”办学理念大兴本土化的成功,更标志着大兴区教育系统培养优秀青年干部路径的成功。这样的成功并非偶然,前提条件是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两委的支持和保障;关键因素是首师大附中总校资源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对于学校发展的助力起到支撑作用;决定因素,则是校长既立志高远又脚踏实地,带领全体干部教师付出扎扎实实的努力。王书记对首师北的未来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坚持为党育才、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立新功;二是要加强学习交流,进一步做好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三是要坚持首师大附中“成达”办学理念的本土化,博采百家之长,为大兴培养出更多优秀学子,为大兴建设教育强区做出更大贡献。
“太阳照耀着希望,我们长成国家栋梁”,在学校合唱社团《我仰望五星红旗》的悦耳童声中,首都师大附中大兴北校区建校十周年高质量创新发展研讨会圆满落幕。过往岁月见证着首师北师生的赤子之心,教育弦歌续写着“成达”教育的绚烂新章。迈步向前的首师北,会继续秉承教育初心与育人使命,沉淀百年名校的教育智慧,不断推动高质量学校教育体系的构建,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奔赴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