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2月17日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于21日继续举办大兴区第二届基础教育发展研讨会暨2025年大兴区课程教学改革学术交流活动。活动聚焦课程教学创新建设、数字化赋能教育和构建科学规范有序的学前教育生态等专题,教育机关各科室、全区教育系统各单位、京津冀教育联盟校、对口支援合作地的一线干部教师共两千余人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参与,共研教育改革新路径,共谋教育强区新篇章。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美俊老师以《如何理解“深入推进课程教学创新”》为题作报告,引发参会者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观点进行深入思考。大兴区第二小学高爱军、北京市第八中学大兴分校杨志勇、大兴区德茂学校张英、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北校区许向辉、海淀区实验小学大兴分校张宝萍五位校长与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刘春凤、梁吉涛两位教研员,围绕大思政课的资源建设、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校本教研机制策略探索、思维课堂体系化建构、大单元教学实践、科学教育实验与实践设计以及跨学科主题学习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与经验分享。发言者观点鲜明,措施有力,实践效果显著。这些实践探索不仅体现了大兴教育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智慧,也彰显了大兴区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坚实步伐与显著成效。
大兴区教委副主任崔连娜作总结讲话。她指出,面对观念转型与资源整合的挑战,我们要继续以课程教学创新为引领,在核心素养的沃野上培育兼具创新思维、实践精神与社会担当的时代新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珏以《AI时代,教育的挑战与机遇》为题作专题报告,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与应对策略方面引发深入思考,激荡起与会者的阵阵涟漪。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校长陈德收以《明理智创,精工智慧》为题,通过生动的叙述与鲜活的案例,诠释了该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面探索与实践。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主任王宁,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旧宫实验小学校长王学武,清华附中大兴学校许艺枢、牟小颖和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连倩倩四位分享者各展所长,围绕数智化研修转型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何构建智慧教育生态以引领学校变革新篇章、基于人工智能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以及人工智能如何赋能课堂教学改革等四大维度,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探讨。
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孙健在总结中提出热情拥抱、主动探索、聚焦学生发展三点建议,并呼吁:“全体教师要将研讨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以AI技术为大兴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长苏婧深度解读《学前教育法》,从立法意义与背景、进程与推进、内容与亮点三方面深入剖析,为学前教育发展筑牢法律根基。区教师进修学校学前教研室主任韩艳清、大兴区第一幼儿园园长白淑新、大兴区庞各庄第二幼儿园园长丁琪、大兴区第七幼儿园保教主任王艳玲,分别围绕实验区工作推进、构建共同体研究圈、提升幼儿园教育品质、开展游戏观察与支持等方面,分享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大兴区教委副主任陈子华在总结发言中强调,要全面落实研讨会的阶段性成效,让成果推动实验区建设进程,全力为幼儿提供更优质、更具品质的学前教育服务。
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标志着大兴区教育系统以“开年即冲刺”的姿态,全面学习贯彻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启动课程教学改革攻坚行动。通过聚焦关键领域、凝聚多元智慧,全区教育工作者正在共同书写“深化改革 夯实基点 扩优提质”的奋进答卷,为全面建成教育强国首善之区贡献大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