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市大兴区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2020年)》显示,2020年大兴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5.5%,较2018年32.3%提升了3.2个百分点,呈持续上升态势。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发现和解决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是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策略和措施,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的主要指标之一。《“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50%。
本次监测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按照样本量4170人计算,分别从学校(高中、大学)、单位和社区抽取调查对象。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慢性病基本情况等部分。
本次调查中大兴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5.5%,相较于北京市2018年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中(32.3%)有了一定程度提升,其中女性健康素养水平(39.4%)优于男性(31.8%)。未婚、已婚以及其他婚姻情况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53.4%、30.8%、24.1%。随文化程度升高和年龄的降低,健康素养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15-35岁的居民健康素养状况较好,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在整个人群中相对较低,同时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较多,容易受到各种疾病、伤害的困扰。
我区居民自身健康素养水平提高,表明当前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效果正逐步显现。居民自身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区近年来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专业支持、全民参与”的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形成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大健教”理念,并制定发布了《大兴区关于推进健康北京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从而建立并完善了覆盖辖区医院、学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网络体系。
报告显示,我区居民的健康素养工作还是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未达到《“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在2020年健康素养率达到40%的要求。下一步,我区将继续以创建国家卫生区、全国健康促进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抓手,大力开展健康素养提升行动,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进一步提升居民健康教育水平,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素养的提升,并以社区为依托,加强健康知识普及,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同时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与利用,拓宽健康知识普及平台,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全方位、立体化地向居民普及健康知识及技能,进一步提升广大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