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辖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盼,林校路街道树立“新国门首街”意识,为街道“系统重构,全面跃升”、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树立“新国门首街”意识,就是在五个维度精准把握内涵。即:把“首要”理念作为根本立场,把“首先”精神作为实践要求,把“首美”追求作为动力之源,把“首治”任务作为治理之基,把“首安”目标作为基本底线,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林校路街道。
一、以“首要”理念紧扣区域发展“主心骨”
林校路街道作为大兴区主城区,新的一年,坚决扛起主城区“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把自身发展放到“新大兴 新国门”大局中谋划思考,锚定定位、知重前行,奋力掀起高质量发展热潮。
当前,街道将从主城区、主平台的站位出发,谋划工作,把筑牢疫情防控防线、招商引资、城市品质提升、基层治理创新、守牢安全底线作为重要任务紧紧抓在手上、落到实处。
围绕市场路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一批加速老城焕发新颜、改善民生福祉的项目,既留住“老城”记忆,又彰显“首街”格局。
以片区治理激发产业活力,依托义和庄商圈、大悦春风里商圈等载体,串点成线打造品质休闲的经济品牌,优化消费环境,丰富消费业态,培育提升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重点商圈、特色街区。
二、以“首先”精神点燃奋勇争先“主引擎”
街道正处在突破发展的关键时期,全体干部职工勇于担当、争先进位,清醒认识当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以勇于创新的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把创新体现到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上。打造一支招商队伍,提升招商工作精准度、有效性。通过招商引资、以商引商等多种路径,紧盯行业头部企业,实现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产业链招商效益。同时,不断优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最大便利。
把创新体现到城市建设上,主动融合融入全区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树立更高站位和更广视角,在城市更新、城市管理上勇创新,净化靓化城市立面空间,打造有品质有颜值的街道形象。
把创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在民生机制保障、民生工程建设等方面实施创新,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以“首美”追求畅通品质宜居“主动脉”
目前,街道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开展中,在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后,以家园环境美促进邻里人心美,达到美美与共的目的,让幸福就在居民的身边。
林校路街道正以“首美”追求,构建城市更新“新格局”、积蓄邻里和谐“新动能”、塑造区域形象“高颜值”,着力构建出“环境美”、“人心美”、“形象美”的美丽画卷。
四、以“首治”任务激活基层治理“主动力”
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党建引领关键。林校路街道持续用力强领导、强治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为抓手,通过“拉家常”议事会搭建共治平台引导多元主体形成合力,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
结合辖区实际,聚焦物理管理、民生保障等工作,梳理职责任务清单,构建起“照清单履职、依清单办事”的网格化精细管理制度体系。
同时,高标准配备网格员,实行“一人一格、综合履职”,用脚步丈量城市,像绣花一样织密管理服务的精细大网,确保居民生活质量“幸福出彩”,城市形象“脸光面净”。
五、以“首安”目标筑牢安全稳定“主防线”
面对辖区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口较多的实际,围绕“搬得进、稳得住、能发展”和“守护一座平安城”的目的,街道明确“首安”目标,创新“综治维稳指挥中心+大网格+大数据”的治理体系,实现社会化问题由被动应对到主动发现、由坐等上门到走访巡查、由组织专项行动到常态化防控、由了解静态数字到掌握动态实情。
利用综治维稳指挥中心平台,使信息“活”起来、数据“联”起来、网格“动”起来,持续筑牢了基层社会治理一线阵地,完善社会治安、信访维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规范化管理,构建起“居民说事、干部解题”诉求快速响应机制,筑牢基层社会的平安基石。
同时,街道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安全工作,深入开展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做到面上不留盲区,点上不留死角,排查不走过场。对出租房屋、人员密集场所、电动车违规充电等薄弱环节加强排查力度和排查频次。街道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守牢辖区安全底线,确保经济平稳健康、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2022年,林校路街道将在大兴区高质量发展中找位置、在创优做强老城区中强担当、在服务“两区”建设策略中作贡献,坚定“新国门首街”意识,积极为“宜居宜业新大兴,繁荣开放新国门”贡献林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