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聚集+制度革新+开放合作!大兴机场临空区“十四五”成就斐然 创新驱动构建国际航空枢纽新生态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11-18 09:30 打印 【字体:

  作为全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划的临空经济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地跨京冀,规划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北京50平方公里、河北100平方公里)。“十四五”期间,临空区大兴片区从起步建设迈入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紧扣“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承载区、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战略定位,在产业构建、产城融合、营商优化、扩大开放等领域实现创新突破,打造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

  产业蝶变:

  临空相关产业集群

  锻造航空枢纽硬核实力

  产业建设是临空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临空区大兴片区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推动航空服务、国际贸易、生命健康、低空技术、会展消费等产业和领域发展,构建千亿级产业集群。

  航空服务业致力于建设全产业链体系,全球公务机运维龙头企业宜捷海特开启公务机全生命周期服务,厦门太古飞机维修公司签约入驻大兴机场,南航、东航飞机维修业务扩大发展。

  国际贸易方面表现亮眼,中健云康GSP库房竣工,临空区大兴片区首个GSP药品库具备运营条件,冰鲜水产品监管场地验收通过,咖啡贸易产业园启动,京东国际、西班牙BigBuy等跨境电商签约,构建“平台+渠道+监管”优势。

  生命健康产业聚焦“三医融合”,引入北京协和医院全国重点实验室、卡尔斯医疗等优质项目,建设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与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布局细胞基因治疗和口腔医疗产业等细分前沿领域。目前,再生医学园即将投用,美国汉瑞祥与卡尔斯医疗达成协议,合资生产口腔种植体,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口腔医学产业国际合作平台启动,钰犸生物大动物实验平台全面投运。

  会展消费项目方面,临空区大兴片区完成国际会展消费枢纽功能定位研究、综合交通专项规划,会展片区规划综合实施方案获评2025年度北京市优秀国土空间规划一等成果;会展中心一期土地征收已启动,与国内外意向投资人分别推进投资测算与项目设计,礼贤站TOD项目全面封顶,国际会展消费片区蓝图加速落地。

  临空区大兴片区依托区位优势,谋划以“适航与安全”为特色的低空技术产业发展路径,推动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建设。目前已与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适航审定中心等权威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速推进民航科创基地建设,启动低空技术产业服务平台。

  产城融合:

  “绿色低碳+立体交通+智慧城市”

  构建国门新城

  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目标,临空区大兴片区以绿色低碳为底色、立体交通为纽带、智慧城市为内核,推动基础设施与公共配套提质,形成国门新城发展范式。

  绿色低碳建设制度化推进,临空区大兴片区响应《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条例》,印发建筑绿色低碳建设实施意见,新建二星及以上绿色建筑规划许可规模达181.2万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审查规模10万平方米;“以城市体检助力新区成长”项目获2023年度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奖三等奖。

  立体交通网络贯通互联,弘礼街、广方大街立项开工,东片区“井” 字型、西片区“丰”字型路网骨架成型;推进 M20 轨道南段及港城捷运线前期研究;航空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新航城云仓项目取得规划许可,启动施工监理招标,提升物流效率。

  基础设施与公共配套同步提速,北京市重点工程北京第四实验学校小学部及东区末端能源站提前完工,礼贤镇第一中心小学北校区获初设概算批复;起步区一期安置房完成土护降施工,多所学校、消防站建设加快。环境治理方面,临空区大兴片制定空间品质提升方案,滞洪工程(二期)2025年6月提前具备行洪条件,强化安全隐患排查,营造宜居环境。

  制度革新:

  跨区域协同

  构筑营商环境新高地

  以破除区域壁垒、提升政务效率为核心,临空区大兴片区深化京津冀协同,创新审批机制,完善信用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集聚。

  京津冀政务协同成效显著,推动廊坊片区与榆垡、礼贤镇签订“跨省通办”协议,推出63项便民、26项涉企事项,依托“政务晓屋 实现通办;推动京津冀第二批、第三批资质资格互认场景应用清单落地自贸区,与雄安新区、天津港保税区探索低空经济协同,借助“北京研发+廊坊制造”突破技术壁垒。

  深化“放管服”改革,临空区大兴片区推行“一天办N证”常态化,拓展“云踏勘”“备查制”,上线“云管家”智能系统;完成8373家企业信息录入,推行“信用越好、审批越易”分级管理,编写“信用一图读懂”,构建完整政策体系;探索“五项审批联动”,管廊监控中心项目审批从23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公共库项目实现北京市首例告知承诺规划许可,京东项目创“一天三证”纪录。

  全球链接:

  “数据口岸+外资平台”

  激活开放型经济

  立足国际航空枢纽定位,临空区大兴片区以数字赋能、制度创新为抓手,搭建 “临空大脑”,落地特色试点,打造开放型经济新引擎。

  数字信息建设成果突出,完成规划数据动态维护数据库,拓展应用场景;搭建建设工程智慧管理平台,接入视频监控、智能井盖等终端,实现施工项目 24 小时监管;联合多部门创新协同监管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制度创新落地见效,干细胞产品开放试点、国际数据口岸形成可复制案例,通过优化外资服务吸引全球资源集聚。

  “十四五”期间,临空区大兴片区以创新驱动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突破的转型。未来将紧抓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这一机遇,聚焦区域功能定位,更加积极主动担当战略使命,加速产业发展、加快项目建设,切实发挥改革创新、协同发展引领作用,打造航空服务、国际贸易、生命健康、低空技术、会展消费等临空产业集群,形成辐射京津冀、连接全球的战略支点,建设国际一流临空经济区,以创新驱动构建国际航空枢纽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