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兴区委党校坚持“党校姓党”原则,以建设一流党校为目标,着力解决“四个问题”,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全年党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精准定位,解决“讲什么”问题。创新“9+X”课程模块,突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课、经典解读课、党性修养课、市情区情课等9类公共必修课及机关、镇、街、企业四类人群个性化课程,满足不同类别层次的培训需求,特别是备好“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课程,把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全面推进“基层党员进党校工程”,全年开展培训479期,近11万人次。
二是创新方法,解决“怎么讲”问题。在原原本本宣讲上下足功夫,在联系实际宣讲上下足功夫,在增强感染力宣讲上下足功夫,在针对性强、讲授得法上下功夫,探索“菜单式教学”“组合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实施“9+3”进课堂(9个宣讲团+3类群体)、“3+1”组合党课(3个红色故事+1个党课)等,形成党校教师与宣讲团成员、先进模范、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讲党课;充分利用大兴区烈士纪念广场,开发情景式诗朗诵、大兴革命斗争史教学、先烈英雄事迹演讲等,开展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全年为国家环保部、民政部、驻区部队、学校、社区等70多家单位授课81场,打造以传承红色基因为核心的党性教育“大兴品牌”。
三是质量立校,解决“出精品”问题。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突出品意识。围绕十九大精神开发《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扬帆再起航》《开启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等16门专题课程,全年7名教师外宣课400余场,“十九大精神”宣讲80余场;完成部级、市级和区级课题12项,其中7项合作课题面向大兴实际,突出破解发展难题,服务科学决策。《农民市民化后的社区管理》报告入选《北京蓝皮书》,《社会组织融入协商民主的进路与策略研究》入选北京市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创新与发展》。
四是从严治教,解决“强队伍”问题。坚持讲团结、树正气、强校风。强化政治过硬,坚持“三个一”活动,每年有主题、每月有活动,每周有学习,全年开展党建活动32次,提升党性修养;强化业务过硬,开展“三走工程”30人次,29名宣讲员开展党性宣讲70场,开展写作培训9期,培训670人次,提升调研、学习、说写等业务能力;强化作风过硬,将作风建设延伸至党员日常教育、将监督检查延伸至全体人员、将满意度测评延伸至服务对象,提升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强化制度落实,完善《党校制度汇编》《党校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解》《精品课办法》,同时加大检查力度,严格过程监督;严肃“讲台纪律”,打牢“学术探索无禁区、党校讲课有纪律”思想,强化形象建设,维护党校品牌。
全年累计培训70000余人次,其中校内55期,培训学员12000余人次;指导24个分校培训380场,58000余人次。被市委党校推荐至中央党校作为《全国优秀县级党校建设经验》报送单位;基层分校建设被市委组织部在全市组织和党校系统推广;《弘扬长征精神,坚定道路自信》获得全市党校系统精品课一等奖和市委宣传部“宣讲家杯”专家组优秀奖;区烈士纪念广场、区委党校校园红色文化现场教学基地入选市委党校系统28个党性教育基地。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大兴区委党校脚踏实地,锐意创新,“四个问题”的有效解决,为党校全面建设和发展、为跨入“全国一流党校”行列迈出了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