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头麋鹿千里野放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来源:大兴报  日期:2018-03-30 00:00 打印 【字体:

   3月27日,30头麋鹿从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出发,它们将经过1450公里的车程、16小时的长途运输,在4月3日被野放至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宋苑介绍,野生麋鹿种群的建立,能够促进麋鹿遗传多样性提升,是保障麋鹿种群安全的重要举措。麋鹿在鄱阳湖湿地区域进行野放,对恢复和重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鄱阳湖麋鹿迁地保护种群的建立,也将为鄱阳湖地区提供生态教育的典型案例,有利于激发当地群众生态保护的意识,促进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中。

  这次野放前做足了准备,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所属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与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共同对野放区域的水文、地貌、气候、植物种类、生态环境等进行了科学考察,并于2013年输送10只麋鹿,在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了适应性实验。

  “在过去的5年中,科研人员对实验种群的繁殖性能、健康指标等进行了连续监测,现在,在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麋鹿数量达到了21只,充分证明了鄱阳湖地区的湿地生态环境符合麋鹿种群的生存和繁衍需求。”宋苑说。

  近年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所属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开展麋鹿保护及其栖息地保护研究,对麋鹿野生种群持续监测,建立了健康评价体系,制定了适合于麋鹿的健康管理系统;同时,开展湿地生态环境修复、麋鹿行为学、麋鹿疾病防控等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对麋鹿保护与管理相关技术的集成,保证了麋鹿种群健康繁衍,为麋鹿种群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所属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通过科学考察、科学实验、科技服务、输出麋鹿等措施,分别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37处迁地保护种群,成为我国麋鹿的重要种质资源库。曾经37次输出麋鹿458只。目前,麋鹿野生种群在湖北三合垸、湖北杨坡坦、湖南东洞庭湖等地总数量超过500多只,种群发展趋势稳定。

  不仅如此,麋鹿保护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其他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开展迁地保护提供了有益示范;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等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2)发布的《物种重引进指南》认为:中国麋鹿重引入项目是全世界138个物种重引进项目中最成功的15个之一。

  麋鹿知识链接

  问: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现在有多少头麋鹿?

  1985年,麋鹿失散近百年后于英国重返南海子家园。1985年8月24日,一架银白色的巨型飞机,满载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把22头麋鹿从英国乌邦寺安全运抵北京,实现了麋鹿重返家园的夙愿。此后,1987年9月8日,英国乌邦寺公园又赠送给南海子麋鹿苑18头雌麋鹿。截至目前,南海子麋鹿苑内已经拥有179头麋鹿。

  问:麋鹿的“亲戚”们散布在哪些区域?

  目前,除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外,我国还建立了两个麋鹿自然保护区:湖北省石首市天鹅洲麋鹿自然保护区、江苏省大丰县麋鹿自然保护区。天鹅洲麋鹿自然保护区,1993年至1994年分两批引进64头麋鹿,1995年全部投入自然放养,很快发展到100多头。1986年8月在江苏省大丰县建起了麋鹿自然保护区,英国伦敦动物园等单位送给39头麋鹿,散放在保护区内,2017年6月已突破4000头。

  2009年1月科技工作者在洞庭湖发现了有27只麋鹿的麋鹿群,这些麋鹿是1998年大洪水冲垮了石首麋鹿保护区的围网。先后有4只麋鹿跑出了保护区,顺着长江大水游到了洞庭湖,在这里安家,经过10年时间,到目前种群已发展到30至50只,是国内唯一一群自然野化的麋鹿种群。

  问:如何运输?为何挑选鄱阳湖湿地公园?

  工作人员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将30头麋鹿集结在麋鹿检疫区,其中雌雄比例一比一。年龄上,青壮年的麋鹿占一半,也会选一些有生活经验的老麋鹿。挑选出来后,这30头麋鹿将乘坐大货车,到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安家。

  据介绍,30头麋鹿在鄱阳湖湿地公园进行野化圈养后,进行野放,并在麋鹿身上安设GPS跟踪器,随时监测其生存状态。此举将为实现麋鹿就地保护、逐步恢复鄱阳湖湿地的原有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记者 龚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