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牵小手 夕阳映山红

来源:区老干部局网站  日期:2018-04-04 00:00 打印 【字体:

  一封来自山区的感谢信

  "尊敬的张奶奶、侯局长、赵局长:你们好,昨天对我来说是一个温暖、难忘的日子,你们的到来让我感觉很意外,很感动,在我困难的时候,还有这么多人关注和爱护着我,无私地奉献,让我有勇气更加坚强地生活,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感谢你们带给我的温暖和感动,谢谢你们。"这是一封来自河北省丰宁县石人沟乡希望学校六年级四班张娟(化名)的感谢信。

  信中所说的张奶奶是大兴区观音寺街道首座御园一里社区老党员先锋队的队长、64岁的退休干部张转玲。侯局长、赵局长,是大兴区委老干部局的侯劲松局长和赵礼刚副局长。说起这封信的缘由,还要从2018年3月27日说起。

  3月27日,早上5点,天还没有亮,22包衣物、23台电脑、4箱图书、50本书法教材、笔墨纸砚、2台打印机和2台空气净化器就被装上大巴车。筹备这些物资的正是信中提到的张奶奶和她所带领的老党员先锋队的老同志们。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这8名平均年龄60多岁的老同志,要将物资运往250公里外的河北省丰宁县石人沟乡,开展精准帮扶,助力青春梦想爱心捐赠活动。同行的还有积极支持帮助本次活动的大兴区委老干部局和共青团大兴区委的领导、工作人员和共青团员。

  做公益我们老党员是有责任的

  满载着沉甸甸的爱心,经常4个多小时的颠簸,大巴车来到石人沟乡希望学校。在这里,老同志一行受到学校师生的热情接待,实地参观了学校教室、宿舍,详细询问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学校的困难。

  "我们学校是一所山区小学,基础设施、教学环境、住宿条件都不是太好,每年由于家庭贫困等原因辍学的学生就有10多个。"武国东校长介绍。

  老党员先锋队的老同志、老干部局领导和共青团干部共为石人沟乡希望学校送去了22包衣物、图书、笔墨纸砚、书法教材、打印机等物品,为13名特困生赠送了助学金。

  在简短的捐赠仪式上,张转玲鼓励学生们:"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增强本领,将来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栋梁,为地区建设贡献力量!作为老党员,在公益事业的道路上,我们是有责任的,我们要做好传帮带,将帮扶这项工作开展下去。"暖心的话语、无私的担当精神,温暖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学生。张娟就是受助的13名学生之一,她满怀感激地写了开头那封信。

  来之前,张转玲多次和学校沟通,反复询问有什么困难。听说学校想开办书法班,但师资力量不够,她便千里迢迢带来了书法老师和自费购买的笔墨纸砚。

  老党员安福刚为学生和青年教师上了一堂生动的、有意义的书法辅导课。从书法的基本知识、历史沿革,到握笔沾墨,横竖撇捺,基本字书写,安老师耐心地给学生们讲解、一笔一画地演示,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要想学好毛笔字,首先要先学会做人,你们知道秦桧吧,他的字就非常好,但在书法界很少被人提及。大家现在学的是方方正正的中国字,将来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这不仅是一堂书法课,更向我们传递了一种精神,告诉学生们品德是第一位的,刻苦钻研的坚持是第二位的,必将使学生们受益。"学校范金龙主任说。

  "以后我们还会增加更多的课程,比如剪纸、书画等,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老党员董喜山说。

  "大兴区老党员先锋队与丰宁县石人沟乡对接开展帮扶活动,形式非常好,既能发挥老党员先锋队的优势作用,又展示了老干部、老党员丹心不改、心系群众的精神风采。希望通过这种帮扶,搭建一种桥梁和纽带,帮助孩子们更加茁壮成长,促进学校更好地发展。"大兴区委老干部局局长侯劲松说。

  帮助建立电脑教室和图书阅览室

  上完书法课,已是中午,一行人简单地吃了方便面,又奔向下一个目的地--石人沟乡东山神庙小学。坑坑洼洼的土路,加上有限高杆、水沟等要绕行,12公里的路程开了一个半小时。

  东山神庙小学的老师在村口热情地迎接老同志的到来。车一到学校,一行人顾不上休息就开始搬东西,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帮忙将23台电脑卸下车,搬进教室,一张张稚嫩、淳朴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石人沟乡是全国特困乡,东山神庙村是乡里的特困村。村里没有什么资源,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为生。村里有很多土坯房,矮小破旧,有的没有门,有的缺少窗,用帘子、塑料布、玉米秸秆挡风御寒。

  东山神庙村小学坐落在山脚下,10间教室一字排开,有四个年级,6个班,96名学生,仅有5位教师,每位教师要教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体育、音乐等很多科目。

  这是张转玲第四次来到东山神庙村小学,第一次还是2015年跟随北京青少年基金会爱心团队。当时看到这里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后,张转玲心里很震撼,也很难受,回家后心里总是觉得不踏实。她说:"虽然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这些学生,尽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

  "光是衣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定要给孩子们建一个图书阅览室和电脑教室。通过阅读和学习科技知识,让孩子们开拓眼界和视野,了解外边的世界。"这是张转玲当时的心愿。

  为了这个目标,张转玲多方呼吁募捐,先后于2017年11月和12月,共带领16名老同志,两次自费租车来到这里,送来了1700册少儿书籍和10台电脑。加上这次的23台电脑,电脑教室和图书阅览室总算建起来了。

  来之前的两个星期,老同志和老干部局的同志对这23台电脑进行了检修、格式化、擦洗和装箱,确保连上就能使用。老同志还在纸箱上写上了"爱、手牵手、心连心"等暖心语句。

  "贫困山区偏远封闭,孩子对电脑接触较少,也没有办法多学习一点外界知识,张阿姨送来的电脑和图书,正好解决了学校的燃眉之急,为孩子们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保障。"东山神庙小学的老师在写给张转玲的信中写到。

  为了山区的孩子再苦再累都值得

  前两次来东山神庙小学,除了电脑、图书,张转玲和老同志还带来了51包物资、4600元助学金、110幅剪纸和30幅书画作品。当时正值寒冬,气温零下15度,路程更加艰难。

  光是整理、搬运这些物资就费了老同志很大的劲。一个星期要整理好近2000件衣物。一个编织袋能装110条牛仔裤,重达百斤。为了提高效率,大家摸索了一套流程,分拣、消毒、整理、打包、计数、搬运,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即使这样,老同志们还经常忙活到半夜。老同志董淑兰对粉尘过敏,一接触旧衣服,脸和嘴就痒,大家劝他回家休息,他坚持带着口罩继续干。

  "虽然有些辛苦,但一想到这里的孩子,就有了动力,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老同志们说。

  张转玲是大兴老干部(老年)大学分课堂的组织者,这里有12个班,240名学员。她多次向学员们介绍东山神庙小学的情况,呼吁大家奉献爱心。她常说:"我们要把钱用在刀刃上,山区里的孩子比我们更需要帮助,我们的日子紧一紧能过得去,可是这里的孩子们是真过不去啊!"

  为了筹集更多的物资,一向低调的张转玲开始接受千龙网、大兴电视台等媒体的采访。看到她和老同志的事迹后,很多人慕名找到她,有的要捐钱捐物,有的要加入爱心团队。福苑小区的三户家庭不仅找她捐赠衣物,还自己开车到石人沟乡帮扶。

  "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每次社区课堂上课,都有老同志拿衣物去。前两次到东山神庙村贫困户家,看到孩子们的情况后,老同志舒青兰、王联合、许咏梅、尚德华、邓秀珍当时就决定对4个孩子开展一对一帮扶。这次的活动,也是得到了大兴区委老干部局和共青团大兴区委的大力支持,给我们租车,募捐了10台电脑,帮助我们搬运物资,做了很多工作,我心里很感动。" 张转玲说。

  在老同志收到的众多感谢信中这样写到:"感谢你们送来的衣物,让我们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张阿姨团队带来的这些电脑、衣物和图书,不仅在生活上帮助孩子们渡过了难关,更在学习上给予了孩子们很大的鼓励。""张奶奶,您的笑容是那么灿烂,那么阳光,我长大后要做一个像您这样善良的人,我要将你们的高尚品德延续下去。""这次受到你们的帮助,我感受到了温暖,我一定会努力学习,长大了像你们一样报效祖国,传递社会正能量。"

  大爱无言,润物无声。老同志党性的光辉,无私的奉献精神,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必将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开出善良的花。

  "做公益没有什么可炫耀的,也不是一时的风光,我要长久的坚持下去"张转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