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区卫计委主办,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区人民医院承办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北京市大兴区中心(以下简称“大兴中心”)举行成立仪式。这标志着大兴中心正式落户大兴区人民医院。
当前,高血压已经成为威胁居民健康和造成社会经济负担的主要疾病之一,积极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遏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核心策略。2017年底,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心血管病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联合发起成立了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
该医联体在联盟内部开展双向转诊、技术指导、人员培训、资源共享等合作,完善双向转诊、疑难会诊、住院和门诊化验检查绿色通道制度,以高血压为切入点,推进专全结合的慢病管理模式,开发医联体内预约挂号和双向转诊平台,创新远程会诊模式。
2017年,大兴区建立了以医联体为基础的慢性病管理层级诊疗工作新模式,分别在区人民医院与安定、榆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安门医院南区与魏善庄、青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组建16支慢病全-专科团队,发挥医联体全-专科慢病团队在家庭签约服务、慢病管理的作用;制定了区内5个医联体内4类慢病常用药品目录,涉及105种292个品规,实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区内医联体核心医院四类慢病用药对接。截至2017年底,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管理高血压患者11.25万人。
成立仪式上,还为西红门医院、旧宫新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兴涛社区卫生服务站等30家成员单位进行了授牌,同时《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北京市大兴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据介绍,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大兴中心建设将实现三级网络覆盖,一级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二级为大兴区人民医院,三级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建设期间,将开展高血压患者信息库(健康档案)建设、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危险分层、35岁以上门诊就诊居民首诊测血压、高血压健康管理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结合、基层高血压管理随访和特殊高血压人群居民入户巡诊等工作。(记者 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