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贫困地区长远发展,大兴区探索出了自己的经验,通过深入发掘贫困地区生产潜力,对接市场需求,了解建档立卡群体从业意愿,一场劳动技能培训在对口帮扶地区展开了。
近日,我区人保局与苏尼特右旗劳动就业局、扶贫办联合举办的毡绣工艺扶贫培训班开班,我区人保局将劳动技能培训送到建档立卡群众的家门口。
说到刺绣,大家都知道四川的蜀绣、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等中华名绣,其实在内蒙古广袤的土地上,蒙古族妇女个个能刺绣,在蒙古族人的衣、食、住、行中,刺绣装饰运用非常普遍,这就是毡绣。它以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纯天然的用料深深吸引着每一个见到它的人,有着广泛的市场潜力。为了将这份民族遗产传承下去,并为贫困地区群众带来财富,大兴区人保局与苏尼特右旗劳动就业局、扶贫办聘请腾尔利民族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乌兰图雅老师授课,全程采取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模式,紧紧围绕毛毡制作、毛毡刺绣、毛毡深加工等内容进行为期7天的系统性培训,有3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19名农牧民共计53人参加了培训。培训好的劳动者既可以在苏尼特右旗的毡绣工坊工作,也可以接到订单后回家工作,还可以自主创作,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培训、就业和创业。
自京蒙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北京市大兴区人保局与苏尼特右旗就业局积极沟通对接,制定详细帮扶计划,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精挑细选贴近贫困户生产生活的培训科目,先后联合举办了三次就业扶贫专项培训,目前已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110人,超额完成了大兴区要求的1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培训任务。通过联合专项扶贫培训,极大激发了贫困户和农牧民的就业创业热情,提高了自救致富能力,助推了全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任务落实。
与此同时,大兴区人力社保局、区种植中心对口帮扶内蒙古正镶白旗农作物种植、创业人才培训班圆满结业,此次培训为期5天,共有6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
为使本次培训取得实效,大兴区人力社保局主动创新工作方式,助力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大兴区发挥政府职能部门资源优势,打好组合拳,主动邀请区种植中心派驻正镶白旗挂职的农业专家进行授课,降低培训成本,实现部门之间资源共享,形成合力。
课堂上,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及劳动力培训需求专项定制培训方案,开展了包括农作物育苗、病虫害防治、高产栽培技术、创业典型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培训课程。值得一提的是,为发挥两地合作共建劳务协作技能实训基地在就业培训方面的作用,大兴区还邀请利泽农牧机械有限公司创始人其林分享创业致富经历,并带领学员到企业实地参观学习,提高学员创业积极性,提升创业能力。(记者 龚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