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排除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隐患,高米店街道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结合“每月一题”要求,聚焦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问题解决民生诉求,主动治理、未诉先办。
工作人员对电动自行车数量、集中停放位置及可利用的空间等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征求居民意见。街道相关科室联合社区、物业及承建单位共同进行实地勘察、测量,充分考虑安装位置的可行性、便利性,最终确定具体安装位置,确保充电桩位置合理高效便民。
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物业公司发放宣传材料、利用社区微信群和LED显示屏向居民普及电动车安全短视频,在单元门口张贴“禁止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警示牌,向居民广泛宣传,提醒居民牢记安全知识,防患于未然。
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协同居委会、网格员、楼门长、安保人员对住宅小区居民在楼道、楼梯间、门厅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违规停放的电动车进行清查,并通过讲解最近全国范围内发生的多起电动车因在楼道充电发生爆炸而引发火灾的典型案例,引导居民认识到乱拉电线和在楼内对电动车充电存在的危险性,耐心劝导居民对私设电线进行拆除,将楼道内电动车移到小区集中充电车棚,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实现共建共治。
倾听居民呼声和诉求,聚焦居民反映电动自行车充电难的问题,在19个社区已建成充电车棚和充电柜87处共计1677个充电口,从根源上解决了社区居民非机动车充电难的问题与电动车乱摆乱放的现象,杜绝了由电动车充电引起的火灾等消防安全隐患,既方便了居民充电又为辖区增添了一道安全“防火墙”, 实现主动治理,未诉先办。
高米店街道围绕群众关心的民生诉求,立足本职,为民服务,将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公共设施维护进一步纳入为群众办实事保障范围,坚持在民情民意中发现问题,在破解难题中总结经验,在举一反三中完善工作机制,以“每月一题”为抓手,集中抓、持续抓,看进度、看实效。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探索形成一批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工作机制,推动为群众办实事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