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北京发布了近10年首个全市大风橙色预警,大风也在11日夜间袭来,面对极端天气,清源街道全体工作人员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以行动诠释责任,用担当守护平安。
巡查提醒,清源人筑牢防风“第一关”
预警信息发布后,清源街道第一时间开启“大风防御模式”,迅速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动巡查机制,组织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物业人员和志愿者成立巡查小组,对辖区开展“拉网式”排查。
他们深入楼门院落,挨栋检查空调外机是否松动,查看楼顶及居民阳台是否存在高空坠物风险;在辖区主次干道上,他们逐一排查行道树的稳固性,对存在倒伏风险的树木立即采取加固、修剪;关注小区边角细节,他们及时归置社区堆物堆料,重点检查宣传栏、广告牌匾的牢固程度,确保用一双双“火眼金睛”让隐患无处遁形。
在巡查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同步进行安全宣传,通过张贴温馨提示、口头告知等多种方式,提醒居民做好防范措施,确保安全宣传全覆盖、无死角。
坚持“突发情况快速处置,小微隐患前置消除”的原则,早在4月11日,清源街道联动24个社区前置消患,组织物业提前对围板、棚架等各类搭建物件,以及花盆、建筑垃圾等室外物品,进行加固、挪移、清理处理,从源头消除隐患。
应急保障,清源人争分夺秒“解险情”
针对树木倒伏、指示牌掉落、高空坠物等各类大风天气带来的突发情况,街道相关科室、社区、物业以及主责单位多方联动、密切配合,启动全员值守应急模式,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网络,通过主动巡查、群众反馈的方式,社区联动主责科室、物业等单位,第一时间对倒伏树木、广告牌松动、断电故障等情况进行处置,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妥善处理,全力保障辖区正常秩序。
暖心关爱,清源人守护民生“温暖线”
为保障辖区特殊困难群体安全,街道组织各社区通过微信、电话、入户走访等形式,探访高龄、独居、残疾等群体,做好出行提示及服务保障,帮助其提前准备食物、药品等生活物资。
“大哥,这两天风大,您别开窗也别出门,有啥需要的可以联系我们,我们来帮您!”“大哥,您的药还够吗?我们带您去医院看看。”在清源邻与邻之间,也开启了一段“温暖守护”,4月12日,康宜园社区“幸福五色花”助老志愿者们顶着狂风,挨家挨户敲响了老年居民的家门。
志愿者们来到老人家中,仔细检查门窗安全,耐心询问生活需求。针对需要就医的老人,从预约挂号到就诊取药全程陪护,连治疗后的注意事项都一一叮嘱到位,用无微不至的关怀为老人撑起“防风伞”。
狂风见证初心、淬炼担当,清源街道用实际行动在大风天气中筑起了温暖的安全防线,让“清源温度”成为了这个春天最动人的风景;接下来,清源街道将继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安全防线、用“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守护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