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街道“三向发力”攻坚拆违

来源:清源街道  日期:2025-11-06 14:50 打印 【字体:

  违法建设不仅是城市的“伤疤”,更是基层治理的“硬骨头”。如今在清源街道,一套以“挂图作战+压茬推进+精准入户”为核心的组合拳正系统治理、有序推进,逐步为居民腾出更多公共空间,换来更美、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面对体量庞大、情况复杂的历史遗留违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没有“一刀切”,而是采取了更为精细化的“挂图作战”模式。工作人员深入总结历年工作经验,全面梳理难点与堵点,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摸排。建设背景、建成年限、土地权属、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关键要素被逐一登记造册,形成详实的工作台账,并全部在图纸上精准落点、清晰标注。这张“作战图”不仅是任务清单,更是责任清单,通过对图销号、集中攻坚,确保历史违建存量得到逐步消减,让治理工作既有“力度”,又显“精度”。

  在违建治理中,执法队注重区分不同类型违建,对于部分因历史原因形成、且符合特定政策的公共公益类违法建设,积极探索“完善手续”的解决方案。此前,广安门医院南区、北京印刷学院附属小学、大兴十二幼等公共公益类违法建设项目,通过专项政策成功补办房本,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执法队以此为契机,参照公共公益类“六步法”专项政策,主动搭建沟通桥梁,保持与区城管执法局、规自分局的紧密联系,及时对接政策要求、明确补办流程。同时,针对教育、医疗、园林及单位自用办公用房等符合条件的项目,积极对接辖区央企国企、区园林服务中心、区教委、高校及中小幼等单位,加强协调联动,全力疏通堵点,督促土地权属单位尽快补办相关规划及产权手续,既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又保障了公共服务的正常供给,实现治理效能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社区内的违建直接关系居民切身利益,街道在此类违建治理中,格外注重方式方法,凸显“精准”与“温度”。在实际工作中,执法队联合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形成合力,更充分发挥楼门长、红袖标、在职党员等群体“地头熟、人头熟”的独特优势,深入摸排每处社区违建的具体情况。在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入户沟通,清晰告知当事人拆违的程序、流程及时间节点,耐心做好释法说理工作,引导其理解并支持拆违政策,引导业主自行整改,完成后及时解除冻结限制,形成了“沟通-引导-执法-解除”的良性治理闭环,今年已成功拆除社区内违法建设30余处。

  通过这套“组合拳”,清源街道不仅有效推进违建存量消减,更在治理过程中体现了精准、法治与为民的温度,为破解城市治理难题、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提供了有益实践。下一步,街道将坚持常态长效治理,持续巩固整治成果,致力于打造更加整洁、安全、有序的市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