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果敢 疾恶如仇 丁守信

来源:大兴区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4-12-13 14:02 打印 【字体:

  英勇果敢 疾恶如仇 丁守信
  丁守信(1920-1948),今榆垡镇留士庄村人,回族,贫苦农民出身,十几岁开始给地主打短工,后与其兄丁守仁合买一辆大车,以拉脚维持生计。1944年初,家乡来了共产党、八路军,他与其兄立即参加了秘密民兵组织。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与其兄丁守仁同时参加宛平县复仇大队,丁守仁任副大队长,他任中队长。后相继担任良宛支队副中队长、涿良宛独立营副连长等职。1948年6月,在雄县小谢村战斗中牺牲。
  1944年,丁守信作为民兵骨干、区委交通员,曾积极参加消灭日伪军的战斗,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吕金明脱险。1946年5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家乡后,为保卫人民的胜利果实,他和哥哥丁守仁一道,毅然参加人民地方武装--宛平县复仇大队。他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对敌斗争英勇果敢。薛营村地主还乡团头目薛某,残酷杀害村农会、工会干部,罪大恶极。1947年4月的一天晚上,他带领一个排,包围薛家,趁其不备,冲进屋内,将其生擒,为民除了一害。在战斗中,他冲锋陷阵,身先士卒。他常说:“枪一响,咱这一百多斤就豁出去了。”1947年深秋季节,部队攻打码头镇据点,两军对峙中,丁颈部中弹受伤。连长让他下去,他摸摸伤口,诙谐地说:“兔羔子的枪法是跟师娘学的,只会给人挠痒痒,光穿破了层皮,连拿个荣誉证也不够资格,瞧我一会儿怎么收拾他们!”部队发起冲锋后,他一跃而上,亲手活捉了敌人一个小队长。
  丁守信作为人民军队干部,非常爱护战士,长途行军时常替体弱战士背枪,同时对战士要求也很严格。有一天部队驻在陶营,一个战士摘了老乡的一个甜瓜,他知道后给予严肃批评,并责令其到老乡家赔款、道歉。1948年6月20日,涿良宛独立营从雄县北关出发到小谢村,丁守信带人到村东敌据点捉“舌头”被敌人发现,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