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人民政府:
你区《关于报请审批〈大兴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大兴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以下简称《分区规划》)。《分区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认真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注重长远发展,注重减量集约,注重生态保护,注重多规合一,符合大兴区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对于促进大兴区高质量发展、实现城市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面落实城市功能定位。大兴区是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重点地区,要在《分区规划》的指导下,深刻把握首都发展要义,坚持首善标准,按照面向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示范区、科技创新引领区、首都国际交往新门户、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先行区功能定位,进一步加强区域协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国际交往能力,积极探索城乡发展各项制度改革,建设北京南部地区的首都新国门、京津冀地区资源要素集聚流通的区域新动脉、国家科技成果创新转化的科创新高地、城乡土地制度的改革先行区。
三、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统筹考虑地理区位、自然禀赋、发展目标、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和疏解非首都功能、延续历史格局和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形成“一轴、一心、三城、三带、多点”的空间布局。南中轴及其延长线要注重生态景观塑造与文化、国际交往等功能的引入,并为重大项目做好空间预留。生态绿心要加强空间管控,加快绿色空间建设。大兴新城、亦庄新城(大兴部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三大区域要重点落实综合服务保障、科技创新引领、国际交往门户的发展定位,同步实施好以城带镇的特色化发展。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要注重生态修复、环境提升,京津冀高端产业带、京雄协同发展带要注重产业联动、功能协同。
四、严格控制城市规模。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切实减重、减负、减量发展,实施人口规模、建设规模双控,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市功能优化调整。到2035年,全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20万人左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14.25平方公里以内。严守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强化“两线三区”管控,严守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实行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严格管控战略留白地区,合理调控建设时序,为长远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
五、全面提升大兴新城综合承载力。发挥好大兴新城在行政、经济、文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服务保障功能,推进大兴新城西片区、黄村火车站地区及轨道交通新机场线大兴新城站地区建设,做大生物医药基地和做强医药健康产业,提升京开高速以东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加快集体建设用地减量腾退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处理好村庄搬迁与新城建设的关系,完善高品质民生设施配套、打造舒适宜居的生态人居环境,构建“一心、一环、多组团”的新城空间结构。
六、高水平建设临空经济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按照“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承载区、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发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国家发展新动力源作用,提升国际交往功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转型升级,以综合服务保障、科技创新、航空物流、商务金融、会展商贸等功能为主,建设对外交往、区域协同的国际交往新门户。
七、科学配置资源要素,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压缩生产空间规模,大力推进低效用地和产业疏解腾退,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升用地集约水平和产出效率。适度提高居住用地及其配套用地比重,形成城乡职住用地合理比例;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职住平衡。围绕“七有”“五性”,推进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均衡布局和高标准建设,实现城乡“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全覆盖,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类生态要素,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落地落图管控,加强永久基本农田和林地集中连片保护和管理,加强生态修复与违法违规占地建房治理,大幅提高生态规模与质量,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八、保护历史文化,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充分挖掘提升历史文化资源,重点围绕南海子皇家苑囿以及南中轴、永定河等文化轴线,促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公共文体服务、生态环境建设等融合发展。加强城市设计,塑造国际风采、苑囿风光、科创风尚的平原地区国门特色风貌。强化中轴线及其延长线的整体景观格局,聚焦生态绿心,塑造提升永定河等主要水系的滨水景观。强化全域特色风貌管控,突出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引导管控。
九、着力治理“城市病”。坚持公交优先、绿色出行,构建便捷舒适的小街区、密路网的道路体系,营造绿色交通出行环境,缓解交通拥堵。发挥门户作用,有序推进区域交通互联互通。构建高标准、高水平、高效能、城乡一体的绿色市政基础设施。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布局,促进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着力攻坚大气、水和土壤等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健全城市综合防灾体系,确保城市运行安全。
十、加强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积极构建“新城—乡镇—新型农村社区”的现代城乡体系,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继续深化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城镇承上启下作用,提高新市镇辐射带动能力,加强特色小镇培育和发展,发挥小城镇促进本地城镇化的重要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打造美丽乡村。亦庄新城(大兴部分)要做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周边区域城镇统筹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加强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引导和综合施策,实现减量提质增绿。
十一、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分区规划》作为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大兴区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必须严格执行,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大兴区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多规合一、面向实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依据《分区规划》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乡镇域规划、村庄规划、特定地区规划、专项规划以及近期建设规划等各级各类规划,实现各类空间管控要素精准落地,逐步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健全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管控机制,抓紧完善分区规划运行规则,制定配套政策和管理措施,提升规划统筹实施水平。发挥好规划单元的统筹指导作用,合理有序释放建设用地资源,严格控制规划实施成本,确保《分区规划》实施过程可控、不甩项、不走样。做好区级城市体检评估,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考核问责,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提高城市精治共治法治水平,调动各方面参与和监督规划实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市属单位要带头遵守《分区规划》,市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支持和指导,共同努力把大兴区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分区规划》实施情况要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报告,遇有重大事项要及时请示。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19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