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兴区2023年公开要点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北京市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相关要求,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大兴区政务公开工作水,助力新大兴、新国门的高质量发展。
问:起草依据是什么?
答:主要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北京市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以及区政府工作报告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
问: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大兴区2023年政务公开要点》围绕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优化政策公开服务流程、强化政务公开服务能力三方面重点工作,持续完善政务公开机制,不断拓展政策公开渠道、创新政策供给形式,充分发挥政务公开促落实、促服务、促规范作用。主要涉及三部分,29项具体内容。
问:重点领域信息要公开哪些内容呢?
答:在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方面,以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全力做好产业强区中心任务、国际消费中心、“两区”建设、金融风险防范等信息发布工作;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加强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治理、新建公园绿地、劳动力就业及保障、乡村振兴、食品药品安全等信息公开工作;以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文明和谐为导向,及时公开优化教育资源、民生保障、重要民生实事办理、财政资金使用、基层政务公开等信息。
问:今年在政策公开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2023年将在政策公开服务流程方面进一步优化,重点在四个方面进行规范。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征集和吸纳公众对于政策措施等合理化需求及建议;在出台政策时,以多种形式开展政策解读,多个平台发布和推送政策;在政策兑现方面,落实政策制定前置审查制度,利用好“京策”平台的兑现功能;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政策的落地执行情况开展广泛的调研及评价,充分运用好政策评价结果。通过优化政策公开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政策科学规范化水平,促进政策落地落实见效。
问:开展“政务开放日”的目的是什么?
答:“政务开放日”是行政机关鼓励公众体验政府工作,宣传政府政策,助力建设人民满意型政府的重要平台。开展“政务开放日”的目的在于畅通政民互动交流、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回应社会关切、解决百姓诉求,有序引导公众参与城市治理,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问:使用政府信息公开电子印章的考虑是什么?
答:一是启用电子印章是市政府年度重点任务,政府信息公开领域使用电子印章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体现;二是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及发展,使用电子印章是公众快速获取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必要保障,是对网页依申请功能的必要补充,电子印章使用后,公众不仅可以通过网页直接提出申请,还可以在线查询办理进度,并可在线获取加盖印章的答复告知书。获知申请结果更加快速。三是节省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成本的重要手段。新冠疫情发生后,北京市级一部分单位每年通过网页受理的依申请多达上万件,如仍采用传统方式办理,将投入大量的时间、物力等成本,电子印章启用后将可采用电子答复书进行答复,将降低一部分时间和物力投入。申请人每年也会选择通过网页向区政府提出10余件依申请,启用电子印章是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
问:还有哪些重要举措?
答:本年度,在政策制定管理方面还将建设评价机制。按照“谁起草,谁负责”的原则,对今年新出台政策,起草单位年内要至少开展一次专题性政策评价。围绕执行标准、适用范围、使用情况、取得成效、存在问题等,通过征集调查、专题座谈、重点访谈、网络问政等方式,全面掌握政策落地情况,通过政策评价不断完善政策内容,以此促进政策落地与政策出台目的的契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