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对口支援工作,结合主题教育,9月14日,区委书记王有国率大兴区党政代表团到第十四师昆玉市224团对接考察。
大兴区党政代表团一行首先考察了第十四师昆玉市224团兴昆养殖小区二期项目。参观养殖厂区,了解并听取该项目建设、社会资本引入、利益联结机制、企业项目实施等情况介绍。
座谈会上,代表团听取了224团关于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区发展和改革委介绍了大兴区对口支援224团工作开展情况。会上,双方举行了大兴区对口帮扶224团660万元的捐赠仪式。
王有国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指出,“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局。”对口支援224团,是党中央、北京市赋予大兴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大兴区委区政府始终牢记使命,将对口支援224团的任务放在心上、扛在肩上。
七年来,两地持续在人才援疆、产业援疆、教育文化卫生援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精准发力,取得了明显成效,结下了深厚友谊。在双方共同努力下,5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按期保质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用足用好大兴区提供224团的帮扶资金4405.6万元,精准安排帮扶项目33个,合作引导落地企业10家。大兴区精心选派一批思想政治坚定、专业水平较高的干部人才,到224团挂职,互学互鉴、互促互进、共同提高专业技术技能。
王有国指出,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大兴区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与224团一道,在产业发展、人才选派、文化教育交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高效推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障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加持续。
王有国强调,要坚守脱贫不返贫底线。在乡村振兴过渡阶段,严格落实“三保持”“四不摘”工作要求,共同将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住、拓展好。要建立健全防返贫致贫机制,因人因户精准施策,坚决保证不出现规模性返贫现象。重点抓好产业协作,积极引导大兴的企业、个人和社会资本到224团投资兴业,不断增强当地造血能力。
大兴区有着非常成熟的农业生产技术及专业化人才,立足于双方资源禀赋,可借助人才输送及技术转移落地,复制推广“北京市大兴区合作社+本地合作社+农民”的帮扶模式,推动红枣生产规模和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
两地要进一步开展精准对接,扎实做好文化教育援疆、民生保障援疆,推进大兴区医疗、教育系统积极对接结对帮扶单位实际需求,解决实际困难,确保取得实效,提升224团群众的获得感。推动两地在人才、文旅等方面深化合作,架起厚植情谊、增进交流的桥梁,共同推进224团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仲伟功、吴浩等大兴区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第十四师昆玉市党委,大兴区援疆干部,224团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