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办单位 | 进展情况 |
1 |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村庄基础设施提升改造。 | 农业农村局 | 第一批88个村中16个试点村正在推进审计结算,剩余72个创建村已陆续进场施工;第二批145个创建村基础设施实施方案已完成审批。 |
2 | 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幅提升村庄环境水平。 | 农业农村局 | 我区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9月市级考核中排名全市第六位。 |
3 | 在小龙河(林校路段)河道两岸建设亲水休闲公园,打造优美生态绿廊。 | 林校街道,水务局 | 小龙河(林校路段)提升改造工程治理范围为永华路—兴水家园小区南侧现状桥,治理长度为2.021公里,目前,正在对挡墙工程、栈道工程、灌溉工程3个分部工程进行施工,共完成全部工程量的25%。由于疫情影响,主体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完工,明年上半年完成绿化工程。 |
4 | 实施泰中花园、康盛园、康颐园等8个小区室外供水管线改造,提高居民自来水供应质量。 | 水务局 | 截至目前,金慧园三里、康盛园两个小区已于10月9日进场施工,预计11月底可完成全部施工及验收。其余6个改造小区(滨河东里、滨河西里、富强东里、富强西里、黄村西里、枣园东里)目前处于立项审批阶段,计划于今年年底进场施工。 |
5 | 加强保障住房供给,筹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万套,逐步解决住房困难家庭安居问题。 | 住建委 | 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各类政策性住房19042套,其余项目正常推进前期手续办理。 |
6 | 依据群众统一意愿,实施敬贤里、观音寺南里、黄村中里等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升群众居住质量。 | 住建委 | 老旧小区已开工5个,年底计划再开工3个。 |
7 | 在群众有统一意愿的楼门加装电梯30部,解决群众上楼难、下楼难问题。 | 住建委 | 截至目前,已有26部取得加梯确认书,剩余4部正在按照市级要求补充材料。 |
8 | 提升群众身边环境品质,精准实施双河南巷等22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工程。 | 城管委 | 截至目前,兴丰街道(5条)、观音寺街道(2条)和清源街道(4条)共计11条背街小巷已基本完成整体施工,正在按照验收达标标准进行自查自检;林校路街道(5条)和天宫院街道(6条)共计11条背街小巷,正在加强统筹,倒排工期,确保高质量按期完成任务。 |
9 | 在新城地区联港置业等商业楼宇、居民区,见缝插绿新建3处小微公园,增添群众周边绿色空间。 | 城管委 | 截至目前,3处小微公园已完成地形施工,给水、排水及照明工程基本完成,完成种植的80%,预计12月底对外开放。 |
10 | 通过停车场修建、立体停车位建设等方式,增加社会停车位1000个,着力缓解新城地区停车难问题。 | 城管委 | 已增加社会停车位1011个。其中,西红门镇老三余停车场车位641个;清源街道枣园小区车位120个;西红门镇振亚庄停车场车位250个。 |
11 | 开展无灯道路排查,实现西兴路等道路“亮灯”,保障群众夜间出行。 | 城管委 | 我区西兴路、规划横十三路路灯建设工程已完工,11月1日正常运行。 |
12 | 在106国道、机场高速等道路建设70套电子监控执法设备,提高道路安全水平。 | 公安分局 | 目前,该项目正在准备招标工作。 |
13 | 优先保障公共交通发展,优化调整5条公交线路,修缮、更新70个农村候车亭,营造舒适绿色交通出行环境。 | 交通局 | 5条公交线路已全部调整完成,进度100%;70个农村候车亭已完成69处A类候车亭的建设工作,其中一处因地下涉及天然气管道,无法进行施工,暂不进行建设。 |
14 | 科学布局24座电动自行车充电站,逐步满足群众安全、便捷性需求。 | 大兴消防支队 | 计划在西红门镇、瀛海镇、天宫院街道、兴丰街道、高米店街道、清源街道、观音寺街道、林校路街道8个属地各建设安装3座。目前,24座电动自行车充电站已经全部完成选址和测量工作,已经建成20座,另外4座正在建设中,预计11月底前可全部建成。 |
15 | 多元、高效利用多种空间,新建5家城市书房,打造智能便捷、舒适静谧的阅读空间。 | 文化和旅游局 | 5个城市书房点位,分别位于兴舍清源路,122.65平方米,主推阅读打卡地;兴舍客车五厂,86.75平方米,主推党建主题特色;兴舍三合庄和兴舍景山,均为122.65平方米,主推亲子阅读特色阅读空间;永华实验学校,40平方米,主推小型阅读空间。2020年10月20日,兴舍清源路已开始试运行。另外4家书房已做好随时开放的准备工作。 |
16 | 深入推进“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均衡布局规范化、连锁化的便民早餐、蔬菜零售、便利店(超市)、末端配送等生活性服务业网点70个,提高生活性服务品质。 | 商务局 | 已新建提升网点77个。 |
17 | 着力打造宜居社区,率先推进枣园社区、三合南里社区综合服务提升工作,为群众创造乐居环境。 | 民政局 | 一方面,配合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垃圾分类、业委会组建、创城等重点工作,建立垃圾分类“线上绿色积分系统”、组建“居民智囊团”,打造社区治理亮点品牌。另一方面,持续推进有机更新改造项目,已完成枣园社区南门、东门改造、枣园闲置配电室、公园、社区服务中心、三合南里教师楼底商改造,并陆续投入使用;11月底完成三合南里锅炉房改造项目。 |
18 | 新建2家养老照料中心和25家社区养老驿站,推进养老机构搭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为1000名老年人提供康复帮扶服务。 | 民政局 | 围绕养老照料中心空白点全覆盖及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集中建设,对相关镇街进行重点督导,目前2个养老照料中心已经确定选址,正在发改立项;21家驿站已建设完成,剩余4家驿站预计12月初完成。 |
19 | 新建、改建足球场、篮球场等专项活动场地60个,铺设健身步道6公里,更新配建健身器材165套,为群众增添更多体育休闲空间。 | 体育局 | 已完成59个专项活动场地建设,铺设健身步道6公里,更新配建健身器材165套。预计12月上旬全部完工。 |
20 | 扎实推进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完成5所幼儿园建设、规范6所民办园,新增普惠性学位2700个。 | 教委 | 三合庄幼儿园、大兴四幼等5所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主体工程均已完工,目前正在进行室外工程扫尾。 已完成18所存量民办园(办园点)转轨为普惠性民办园(办园点)工作,新增普惠性学位2857个。 |
21 | 完成一中西校区等学校建设工程,新增中小学学位6120个,引入3所市级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实现适龄儿童就近就便入学。 | 教委 | 一中西校区、庞各庄棚户区改造配套小学、中学等三所学校主体工程均已完工,目前正在进行室外工程扫尾。在榆垡镇引入2所优质教育资源校。目前,《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人民政府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 北京市大兴区教育委员会合作协议》《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人民政府 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 北京市大兴区教育委员会合作协议》已拟定完成,待签署。 |
22 | 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一校一策”优化提升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和社会治安环境,保障学生出行安全。 | 教委 | 按照“一校一策”整体部署安排,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各单位修订原有的“一校一策”方案,区教委再次联合交通等部门对校园进行排查,确保按期完成校园门口交通、治安秩序整治任务。 |
23 | 大力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2个,为群众提供健康养生科普体验式服务。 | 卫健委 | 截至目前,大兴区家医重点人群签约率为97.12%。已完成2个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建设。 |
24 | 精准实施就业“暖心行动”,全年组织200场招聘活动,为城乡劳动者提供1万人次高质量职业培训。 | 人保局 | 已组织失业人员专场招聘、高校毕业生网络专场招聘、“抗疫情、保复工、稳就业”疫情防控重点企业专场招聘等207场网络招聘活动,为2030家企业,发布招聘岗位6.8万个。累计完成培训30876人次。 |
25 | 开展“多彩大兴 魅力绽放”群众文化风尚季、“西山之巅 永定之耀”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全民文化季、全民悦读汇等活动100场次。实施农村文艺演出星火工程、百姓周末大舞台、周末剧场演出等文化惠民工程1200场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 文化和旅游局 | 已完成区级、镇街级、村社级等各类线上线下文化活动2079场次,参与人数达33.26万人次。 |
26 | 持续加强“阳光餐饮”建设,加大网络餐饮等抽查检查力度,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 市场监管局 | 进一步细化阳光餐饮工程建设,确保餐饮服务单位审批一户,阳光餐饮完成一户。与平台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对饿了么、美团外卖平台区域负责人联系和沟通,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将每一家线上店铺信息与线下实体门店进行核实对应,对已经复工的网络餐饮经营单位监督覆盖率达到100%。 |
27 | 大力实施垃圾分类,广泛宣传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 城管委 | 自5月1日以来,通过社区宣传、现场指导、入户宣传、线上线下等多维度宣传形式,广泛开展全民动员,努力营造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
28 | 为全区200名成年残疾人提供综合性康复服务,提高残疾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残联 | 目前,我区共有13家服务机构备案,已为210名成年残疾人提供服务,提前超额完成了任务目标。 |
29 | 着力打造优质环境,提供“错时上下班、周末不打烊、午间不断档”政务服务。 | 政务服务局 | 受疫情影响暂停的延时服务工作已于9月起恢复正常,各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已按要求制定工作制度,全面开展延时服务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