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N000/ZK-2020-000038
  • 发文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信息名称:(失效)关于印发2020年大兴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的通知
  • 发文序号:京兴打假字〔2020〕5号
  • 信息有效性:已失效
  • 主题分类:市场监管
  • 公开类型:主动公开
  • 成文日期:2020年10月16日
  •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27日

展开

(失效)关于印发2020年大兴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的通知

一图读懂: 2020年大兴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

  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根据北京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20年北京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的通知》(京打假字〔2020〕2号),在征询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2020年大兴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大兴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

  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

                    2020年10月16日

  2020年大兴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接续发力、纵深推进之年。做好2020年大兴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和全国打击侵权假冒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全国和北京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和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联系我区实际,坚持依法治理、打建结合、统筹协作、社会共治原则,依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一、深化重点领域、重点市场、重点产品监管

  (一)加强网上侵权假冒治理。加强网络市场监管,以服装鞋帽、妇幼用品、老年用品、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产品、汽车配件、数码产品、装饰装修材料、食品、化妆品等消费品为重点,严厉打击在线销售侵权假冒商品、虚假广告、虚假宣传、刷单炒信等违法行为。深入推进查办电子商务领域产品质量违法案件,加大重点时段抽查和打击力度。(区委网信办、区公安分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园林绿化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打击网络侵权盗版,组织开展剑网2020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视听作品、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在线教育等领域存在的侵权盗版行为,着力规范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知识分享等平台的作品传播秩序。强化对大型网站版权重点监管。开展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公安分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强化互联网企业监管,继续加强网站备案、网际协议地址(IP地址)、域名等基础管理,完善违法违规网站处置流程,严格网络零售第三方平台交易规则备案管理。指导和督促互联网企业特别是网络交易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完善长效治理机制。加快网络信息内容执法体系建设,全面清理整治网上涉侵权假冒违法违规信息。(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公安分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按要求落实电子商务平台侵权盗版制度规定。区委网信办、区市场监管局、区委宣传部、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二)开展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治理。加强农村假冒伪劣商品治理,加大“黑作坊”治理中涉及侵权假冒案件的执法力度,从生产源头、流通渠道、消费终端多管齐下,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净化农村市场环境(区公安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园林绿化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集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及其配件等农资违法犯罪行为。(区公安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法院、区检察院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三)推进进出口侵权假冒治理。开展清风”“龙腾”行动,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统筹进出口双向监管,严厉打击跨境制售侵权假冒商品违法犯罪行为。加强中欧班列陆路运输进出口商品和跨境电子商务商品监管,强化进出口高风险货物和重点航线监控。加强对生产企业及输出日用品、机电产品、电子产品等重要商品的集散地和大型专业市场的监管强化国际展会、交易会的知识产权服务和保护。加强对外沟通协调和对境外中资企业、商户的服务与教育引导。(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公安分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四)加强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依法查处侵犯商业秘密、商标恶意抢注和商业标识混淆不正当竞争行为,严厉打击商标专利侵权假冒、网络盗版侵权等违法犯罪活动。按照国家部委要求组织开展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调查。(区委宣传部区公安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重点市场监管。对侵权假冒案件高发、问题严重、影响恶劣的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网络平台,加大执法办案力度,依法严肃查处经营者违法行为,督促市场主办单位和经营者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区委宣传部、区公安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严格重点产品监管。围绕事关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环境保护的重点产品,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质量违法行为。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违法犯罪行为。加强重点领域广告监管、严肃查处虚假违法广告。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开展违法违规经营使用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在《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按要求开展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区市场监管局负责)落实国家和北京市组织开展的消毒产品监督抽查工作,及时公示被处罚的违法生产企业,对网上备案的消毒产品及时进行监督检查,加大对违法案件查处的力度。(区卫生健康委负责)依法打击违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铅蓄电池行为。(区市场监管局、区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严格车用燃油监管,重点加强车用汽柴油质量监管,严肃查处生产、销售假劣车用油品、不达标车用尿素以及柴油车污染控制装置弄虚作假、以次充好行为,严厉打击无证无照炼油厂和加油站点。区公安分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商标专用权及其他商业标识权益保护。组织开展“铁拳”行动。以涉外商标、老字号注册商标、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官方标志和奥林匹克标志为重点,依法从严从重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指导加强商标权行政保护,遏制商标恶意抢注行为。在企业名称登记管理中加强对企业名称权和商标权保护。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行动(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加强专利纠纷行政裁决和打击假冒专利行为针对电子商务、高新技术等重点领域,以及展会、进出口等重点环节,加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深化重点领域专利行政执法,加大对假冒专利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严格版权保护。开展版权专项整治,完善跨地区、跨部门执法协作,集中查处一批侵权盗版大案要案。组织开展秋风2020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线上线下销售非法盗版出版物行为。加强印刷复制发行行业监管,建立印刷复制暨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风险防控体系,开展网络出版物发行治理。深入开展版权保护预警工作,加强对春晚节目、院线电影的专项保护。区委宣传部牵头负责,区委网信办、区公安分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法院、区检察院等按部门分工分别负责)加大文化市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深入开展网络表演、网络音乐、网络动漫市场规范整治行动,严查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区文化和旅游局牵头负责)

  )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健全地理标志保护体系,加强重点领域地理标志保护监管,严肃查处侵权假冒地理标志行为。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共享,建立多元共治的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格局。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十)强化植物新品种保护和林草种苗市场监管。加大侵犯植物新品种权、假冒植物新品种及制售假冒伪劣种子种苗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农、林业植物新品种侵权行为。开展农作物种子质量年专项行动,推动追溯管理实施,加强重点环节、重点地区、重点主体监管。以林草重点工程和种苗交易市场为重点,开展全国林草种苗质量抽查和“双随机”检查,加强林草种苗生产、使用全过程监管。(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十)持续推进软件正版化。加强软件资产管理,扩大联合采购范围,巩固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卫生健康系统软件正版化成果。建立版权认证和预警机制,实施版权严格保护,以操作系统、办公、杀毒和工业设计等软件为重点,推进国有企业、卫生健康系统软件正版化督查全覆盖,加大企事业单位检查力度。推进软件正版化与信息化建设相融合。区文化和旅游局牵头负责,区经信局、区财政局区国资委、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十)健全无害化销毁。加大侵权假冒商品无害化销毁力度,健全规范侵权假冒商品销毁登记、保管、审批、执行、监督等程序,完善侵权假冒商品销毁主管部门与区生态环境局的信息共享与通报机制,确保应销毁尽销毁。定期更新本地具有环境无害化销毁能力的企业名录。区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组织开展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销毁活动。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和旅游局负责)统筹协调相关成员单位开展无害化销毁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负责)

  (十)查处侵权假冒涉税案件。加强侵权假冒涉税案件线索移交,严肃查处相关税收违法行为,组织开展相关行业和领域税收专项整治,强化侵权假冒惩治效果。(区税务局、区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三、严惩侵权假冒违法犯罪

  (十)加大刑事打击力度。完善情报导侦,强化线索研判和集约打击,提升与行政执法和行业监管部门协作效能。聚焦民生、涉外、公共安全领域,围绕重大、恶性案件,组织专案打击行动。深入开展打击食药环和知识产权“昆仑2020”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犯罪。(区公安分局负责)

  (十)全面履行检察职能。重点办理一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侵权假冒犯罪案件,加强对重点案件、新型案件的研究指导和督办。持续深入推进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专项行动。通过立案监督、检察建议、纠正违法、抗诉等多种方式,加强法律监督。(区检察院负责)

  (十)深入推进司法保护。依法加强侵权假冒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案件审判工作。依法严厉打击重复侵权、恶意侵权等行为,依法适用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惩罚性赔偿,依法从严惩处侵权假冒犯罪行为。(区法院负责)

  四、推进法规制度建设

  (十)推动完善规范性文件根据著作权法、专利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情况,积极推动我区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修订。(区司法局、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经信局、区公安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融媒体中心、区园林绿化局、区法院、区检察院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十九)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根据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归集侵权假冒处罚信息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并依法依规通过“信用中国(北京)”网站、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予以公示。(区经信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强对政府采购违法失信行为记录的曝光和惩戒,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市场主体行为,维护政府采购市场秩序。(区财政局负责)加强对商标抢注、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的信用监管。(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二十)推进完善两法衔接。深化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机关衔接配合,健全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发挥北京市打击侵权假冒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系统作用,进一步规范案件信息管理和应用。(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检察院牵头负责,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园林绿化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公安分局、区法院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二十)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按照“平安北京”建设考核要求,优化考核评价指标,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职责分工牵头负责)

  (二十)推动区域协作联动。加强与周边等省(市、区)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跨区域、跨部门协作机制,不断深化服务保障一体化和执法司法标准统一化。(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委宣传部、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园林绿化局、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法院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五、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二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发挥政府网站信息公开主渠道作用,依法及时公开侵权假冒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完善案件信息公开管理制度。加强对打击侵权假冒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情况通报和考核评价(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委宣传部、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园林绿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强化市场主体责任。指导督促市场主体自查自纠、自我承诺、自我管理,杜绝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提升市场主体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加大维权力度。鼓励电商平台加强与权利人合作,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委宣传部、区园林绿化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二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支持相关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依法开展打击侵权假冒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相关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优化企业知识产权服务。引导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水平。(区司法局牵头负责,区委宣传部、区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加强仲裁、调解组织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能力建设。(区司法局、区委宣传部、区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二十)不断强化维权援助。进一步完善举报投诉快速反应机制,着力打造投诉举报信息一体化智能平台。深化维权援助服务机制建设,加强对大型展会、重大活动的维权援助服务。完善境外展会维权援助机制,建立境外展会快速维权与境内维权援助工作联动机制。(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二十)持续开展教育引导。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将打击侵权假冒法治宣传纳入普法责任清单;及时曝光典型案例,积极开展“以案释法”实施有效引导。组织专家访谈、媒体解读,提升消费者消费维权意识。(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

  二十九)深入开展涉外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欧盟知识产权局、“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打击侵权假冒合作(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委宣传部、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三十)大力加强跨境执法协作。落实国家有关部委要求,加强跨境执法协调,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公安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支持企业开展海外维权。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支持企业积极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维权。(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推进业务能力建设

  (三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业务培训,加强业务指导,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依法办案能力。(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园林绿化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公安分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培养一批专家型知识产权检察人才。(区检察院负责)

  (三十)运用信息化手段。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技术监测平台建设,探索实行互联网+监管模式,提升侵权假冒违法犯罪线索发现、收集、甄别、追溯及处置能力。(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公安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园林绿化局、区检察院、区法院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加强系统性宣传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力宣传打击制售假冒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违法犯罪行为;按照关于印发《2020年大兴区打击侵权假冒宣传工作方案》的通知(京兴打假字〔20202号),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各项宣传活动(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牵头负责,相关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 加强信息数据报送

      各成员单位每月至少报送一篇双打工作信息到双打办邮箱(gsjsgk@bjdx.gov.cn),相关单位每月5日前将查办案件统计表(见附件)报送双打办邮箱、1210日前报送全年双打工作总结、工作照片等至双打办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