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情况报告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日期:2025-03-27 11:59 打印 【字体:

  2024年,为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将依法行政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完善职责制度,强化法制建设

  认真贯彻《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制定大兴区农业农村局《会议议事规则》,完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程序。制定执法大队2024年度内设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资产管理规定等9项制度,做到职责清晰,规范管理,全方位监督各项制度严格执行。

  (二)提升服务质量,持续优化营商

  一是定期对综合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及时将更新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解读,避免出现受理窗口法律法规政策滞后的情况。二是政务服务窗口全年共接待群众来访和咨询2900余人,办理行政许可525件,共审核动物诊疗许可证50份。满意度100%。三是首席代表开展首席代表跑工单工作。对于12345下派的工单由首席代表及时查看、回复,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并通过一次案例举一反三,将窗口工作进行反思自查整改,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三)规范执法行为,严守执法制度

  督导大兴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执法工作。2024年大兴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执行规范率100%,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执行规范率100%。完成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检查任务,并按要求将结果公示。

  二、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普法宣传方面,宣传方法不够新颖,宣传方式的创新有待加强。二是执法计划方面,存在执法计划制定不细,造成重复执法,执法频次高,有扰企可能。三是重点难点方面,动物诊疗行业医患纠纷较多,调解手段还不多元。四是执法严谨性方面,文书记录不全面,比如现场检查勘验笔录只记录发现了证据,未明确指出在什么具体位置发现。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区委农工委书记、区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加强党建引领

  聚焦抓思想打基础,在强基固本上“下实功”,坚定不移加强党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一是扎实开展理论学习。区委农工委区农业农村局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政治学习不放松,坚持把党中央、市区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作为工委会议的“第一议题”传达部署,做实“第一议题”制度,全年组织学习22次,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6次,形成“4+4”学习实践机制,通过学习切实增强了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班子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年召开各类部署研究会议6次,刊发内外刊信息1700余篇,其中9篇获得区领导批示。新开设兴农·推介、兴农·论见等栏目,创新打造“我是兴农推介官”特色品牌,以“百千工程筑新梦,乡村大兴庆丰收”为主题,开展“1+4”农民丰收节大兴专场活动等,发挥了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三是强化班子队伍建设。班子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向区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13次,指导支部开展党日活动72次,被评为服务中心优秀单位。打造“逢一必争、唯旗是摘”干部队伍,深化“兴农谈”干部教育品牌,建立干部成长档案,开办“业务讲堂”等12期,举办“青年才俊”专题培训,创新轮值锻炼等培养方法,相关经验在全区进行交流,先后获评三农政策知识竞赛二等奖等荣誉,兽医实验室能力测试连续十一年夺冠。

  (二)强化依法行政

  一是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发挥党工委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大兴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方案》,全年专题听取法治建设有关工作汇报2次,全方位推进学法、普法、用法持续深入开展。二是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遵循“谁制定、谁审查、谁负责”的原则,持续加强合同、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及时清理规范性文件。截至12月底,共审查合同113份,其他文件81份。三是行政规范性文件均按要求30日内向区政府报备,在备案审查中未发生无合法性问题。同时按要求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库建设等专项工作,将行政规范性文件修改、废止情况及时向司法局报备。四是按要求参加全区组织的依法行政培训、旁听实训及学法考法活动。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均达到120学时。履行复议答复、应诉职责,2024年发生7起行政复议案件。未发生行政诉讼案件。五是严格执行行政机关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决定机制。深化落实区委农工委、区农业农村局会议议事规则,明确会议和议题类别、议题征集报送流程、会议要求和督办措施等事项,不断提升议事质量和效率。六是配合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完成争创“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工作。

  (三)深化执法队伍建设

  一是进一步深化“2+5+5”执法模式,做到案件数量、质量双提升。加强执法规范监督,2024年,我局共关联设置行政执法业务岗(A岗)核定人数68人,实际在岗68人。截至12月底,共做出行政处罚138件,罚没款共计118108.88元。综合监管e码查绑定率、应用率、扫码率、A岗人员参与执法率均为100%。部门双随机检查146家,完成率100%。二是投诉、举报处理工作向前一步。加大纠纷调解力度,通过群众举报全面梳理各领域存在的问题,召开投诉、举报案件典型案例学习研讨会6次,涉及典型案例14件,通过查找执法领域内存在的典型问题,复盘典型案例的处置流程,形成闭环管理,“模板化”推进投诉、举报工作处理。三是拓宽网络执法监管渠道,推进非现场监管工作,统筹各分队使用管理的检疫出证、农机、农药备案等系统线上筛查违法违规行为,“扫码检查”已开展执法检查1139家次,非现场占比50.04%,问题发现率34.24%。

  (四)开展普法宣传

  一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统筹运用“报、网、端、微、屏”等资源平台开展涉农领域普法。在“兴农谈”平台设置“每日一答”专栏,深入宣讲宅基地有关政策。同时推进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认定工作,共在全区认定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405户。二是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普法融入执法,不断扩大农法覆盖面和影响力,共开展“3.15”“打击假劣农资 护航春耕备耕”安全月、“农产品安全周”“12.4宪法宣传日”等主题宣传活动37场次,发放宣传资料共9000余份。同时为进一步落实《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依法规范养犬行为,执法大队对未佩戴免疫标识等不良行为的犬主劝导和告诫40余人次。三是结合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需求,灵活开展村干部系列培训6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700余人次充电蓄能,实现对全区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新国门·青苗”培养对象培训全覆盖;配合做好全市村“两委”班子成员集中培训,2300余名村干部“同上一堂课”,不断提升村干部推动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履职能力;利用大兴三农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兴农谈”理论知识48期,搭建“掌上”学习阵地,拓宽村干部学习渠道。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工作思路

  一是抓好依法行政、执法、普法、法治监督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党工委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法治建设任务落到实处。二是着眼法治农业首善之区和执法队伍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完善执法相关制度,规范执法行为。三是按照优化营商相关要求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工作。四是持续做好文件合同合法性审核工作,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二)重点任务

  一是常态化开展普法学习,落实领导班子带头学法、全体干部职工学法普法工作机制,树牢法治思维,巩固依法决策能力,全面提升依法行政工作质效。二是对照《北京市大兴区全面依法治区规划(2021-2025年)》《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5年工作要点》等文件要求,制定《大兴区农业农村局2025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方案》,落实好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任务,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工作。三是继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落实好“一把手”走流程工作。四是严格落实执法考核指标,统筹加强执法工作,参照《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大纲》,围绕2025年工作部署,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开展执法人员培训。五是组织开展农业农村局案卷内部评查,将重大执法案卷纳入评查必查内容,以问题为导向,以评促改,以查带训,以此提升全局执法水平和案卷规范化水平。六是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文件审核,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和纠纷,严防出台“越权文件”“违法文件”的情况。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规定。七是推进“八五普法”相关工作,严格落实“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推进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组织开展送法入村活动,发挥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选取适合的法律书籍发放,由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负责管理领学,依托示范户打造法律学习氛围。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