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大兴区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核心,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市场监管管理职能,稳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创新驱动、扩容提质,市场主体发展动能不断激发
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企业开办网上办理通过“e窗通”服务平台、现场办理通过开办企业专区,开办企业登记实现即时受理、一日办结。通过不断提升企业开办效率,我区所有企业开办均实现一日办结。在全市率先启动“证照联办”窗口试点。重点围绕审批高频事项,压缩证照办理时限,率先启动“证照联办”窗口试点,通过数据共享、并联审批方式“一次告知、一窗受理、一次办结、一窗出件”实现营业执照与食品经营许可证、小食杂备案、小餐饮许可、第二类医疗器械备案等业务同时受理、同步发放。压缩食药审批时限。大幅缩减药品零售企业许可、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等25项业务的审批时限,对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备案新办等7个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改革。
(二)推行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1.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法制审核不仅覆盖全部行政执法案件,一案一审,而且涵盖全局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规范性文件审核等,今年以来,区局法制审核机构共审核各类行政处罚案件共374件,处理行政诉讼32起,行政复议164起,组织听证7起,审核合同193份。同时坚持法律顾问制度,聘请2家律所担任法律顾问,在重大案件的处理、合同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或风险评估等方面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为依法决策和妥善处理各种难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妨碍统一市场的政策措施,用法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我局作为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牵头部门,组织联席会议成员开展大兴区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专项行动,审查各类存量文件12件,增量文件4件,共清理各类涉嫌违反公平竞争文件3件。同时,制定《北京市大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规范性文件审查机制,进一步保障起草文件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深化执法体制改革
1.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通过文字记录、音像记录及信息技术等方式,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在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和大兴区人民政府网站公示本局行政处罚案件和执法检查单,2022年以来已公示案件3938起,检查单35368个,认真剖析完善各环节公示制度,做到执法不缺位,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
2.严格持证上岗管理制度,提升执法队伍业务能力。一是规范执法人员持有效证件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全局未取得执法证的正式在编人员申领执法证培训和考试工作。二是强化专业素质培养,聚焦执法焦点提升执法能力。多次召开业务科室与法制培训会,邀请业务骨干开堂授课,以案例探讨的形式,对当前一线执法人员所面临的执法焦点、难点做了详细的阐述。三是重视案卷评查交流,组织法制员开展案卷评审,寻找实际办案过程中常见的思维误区、程序错误以及文书格式错误,有效激励各办案机构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3.加强行政执法协同协作,建立健全联合惩戒制度。我局与公安、检察部门建立了部门间信息共享、联合调查、案情通报、案件移送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接收行政违法案件相关程序。2022年以来,共向公安部门移送案件2件,案值约54万元,形成打击违法犯罪合力。
(四)依法全面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维护市场秩序
服务疫情大局,落实防控责任。严控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突出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开展“五类”之外市场主体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执法检查,共检查相关主体133564户次,筑牢疫情安全线。紧扣民生主旨,强化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针对民生领域,开展“铁拳行动”,聚焦关系群众生命安全的重点商品,重拳打击违法行为。全年累计作出行政处罚4047件,罚没款1270万元。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将预付费治理、食品安全、网络交易纠纷等高频民生问题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日程,拉单建帐定责、专班压茬推进。2022年以来,通过市民热线12345、12315、投诉举报信等途径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41776件。积极开展双随机抽查工作。把“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作为实质性推动营商环境改善和企业信用建设的重要举措。2022年共开展本部门双随机抽查任务26批次,涉及检查对象1119户;共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任务22批次,涉及检查对象7726户。
(五)深化普法教育,狠抓法治宣传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充分发挥普法依法治理在市场法治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制定《北京市大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为我局普法依法治理提供制度保障和制约机制。我局在做好日常巡查实地普法宣传的基础上,扩大普法宣传效应。
二、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还需进一步加强。我局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通过专题学习、党史学习、干部教育培训等形式推动学习和宣传,积极履行市场监管职责,但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要求下,还需加强学习的深入性和针对性。
二是监管任务重,执法人员监管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后改革时代,经过一系列业务科室培训、案件实操等工作的开展,执法人员对各项职权已基本掌握,但随着监管形势日趋复杂化,监管领域外延不断扩大,对市场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执法人员还需在原有法律知识和专业能力上,进一步提高灵活把握运用各类业务知识的能力。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我局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的相关工作,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会前学法制度,2022年,共开展4次法治专题讲座,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有关工作汇报4次,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研究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定期向本级党委、人大、上一级政府报告上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并向社会公开、报告重大问题、重点工作。自觉维护司法权威,支持配合人大、政协、监察委、法院、检察院工作。2022年我局负责人出庭应诉5次,支持法院审判,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支持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
四、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加强法治学习培训,提升履职能力
积极开展培训、授课、案例分析、案卷评查等方式,不断提高我局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水平。以典型案例分析的形式,回顾执法过程中的程序、证据固定、违法事实认定、自由裁量把握和案件定性分析等方面的疑难点,以案说法,提升执法质量。
(二)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深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推行市场监管领域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和免予行政强制“四张清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坚持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作为监督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实行案卷交叉评议制度,促进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增强执法人员责任意识。
(三)加强法治宣传,推动市场监管普法更加生动深入
探索法治宣传新形式。创新普法理念、载体、方式、方法,提高普法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智慧普法”,开展“互联网+法治宣传”活动,积极运用新媒体推进网络普法,提升网络普法的到达率、阅读率。
(四)加强日常监管,强化“三品一特”领域风险防控
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深化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整治,不断强化隐患排查、风险管控和专项治理,坚决守牢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点工业品质量四大安全底线,筑牢安全屏障,用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五)未诉先办,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充分发挥消费者权益调解作用,积极构建科学规范的消费维权监管执法体系,依法打击各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重点关注消费者群访群诉的社会热点问题,未诉先办,使消费者调解协会真正成为解决消费纠纷、提供维权服务、化解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