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兴区统计局(以下简称统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围绕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2021-2025年)》的任务要求,坚持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法治学习,完善制度建设
1.坚持党组会(办公会)会前学法制度。2022年全年共开展会前学法7次,全员学法3次。重点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中央统计改革文件精神、统计法律法规等。邀请常年法律顾问为全局干部职工开展《民法典》培训。
2.加强统筹协调,做好制度建设。制定《2022年大兴区统计法治工作要点》,紧密围绕局队中心工作,确定了16项具体工作,推动法治工作全面开展。制定《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切实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根据《2022年大兴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务清单》从明确全年重点任务制定年度普法宣传计划,确保全年普法工作有序开展。
3.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经核查,我单位本年度未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严格落实《大兴区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在其他重要文件制定过程中能够严格履行公开征求意见、评估论证、合法性审核、集体讨论、公布等程序,落实合法性审核机制,做到应审尽审。深化落实《北京市大兴区重大合同审查办法》,在合同签订前需经外聘法律顾问审核、法制部门确认等具体流程,确保合同签订合法合规。
(二)推进信用建设,优化统计服务
1.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我单位持续提升统计窗口服务水平,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缩短时限,实现单位名称、法人等基本信息变更事项即时办理。根据大兴区政府服务中心要求,所有基本单位名录维护事项全部支持“全程网办”,全面配合“双授权”改革,加强上下联动、专业配合,高质量完成基本单位名录维护工作。
2.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5.0版政策,持续做好“放管服”改革工作。动态调整统计权责清单,优化政务服务事项。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向纵深推进,为大兴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统计信用建设,通过企业自主报名和统计部门推荐的方式,认定“统计诚信企业”17家。开展对过去三年中被处罚企业定报执法检查,以服务指导为主要目的,强化基层数据质量。
(三)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能
1.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化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双公示”,按规定及时在大兴区行政执法公示系统公式执法计划、执法人员、双随机抽选名单和执法结果,全面规范执法公示工作。对接受行政处罚单位情况在大兴统计信息网“结果公开”栏目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推进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年内共有两批9人次通过行政执法考试,取得执法证件。
2.加强行政执法协同协作。积极探索建立部门联合执法长效机制,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发改委对辖区内全行业的统计调查对象开展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工作,2022年我单位大幅增加部门联合执法单位数量,同比去年增加一倍。
3.加强基层法治培训和指导。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向所有接受常规检查的单位进行统计法律法规宣传。坚持以案释法,以年度常规检查中发生的违法情节为原型,及时撰写统计违法典型案例,通过市、区两级微信公众号平台向全社会警示宣传。
(四)深化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监督
1.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并积极为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搭建平台。协同大兴融媒体中心合作举办《数说大兴十年蝶变》系列报道,并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发布《数说北京大兴这十年》,通过一组组数据,生动展现十八大以来大兴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变化。
2.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严格履行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对于符合条件的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项目一律纳入我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并按照其流程规范管理,如实上传相关资料。实现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签订合同、资金支付等事项“一网通办”,提升招标投标透明度和规范性。本年度,我单位无招投标项目。
3.持续深化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开展统计分析,形成统计年鉴、《大兴统计》等多种形式的统计产品,以详实的数据支撑及客观合理的分析建议为区委区政府及各部门提供坚实的数据参考。有序开展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坚持依法依规公开相关信息。
(五)践行普法宣传,促进法治传播
1.积极开展统计法规和统计改革文件的宣传活动。通过以案释法、执法普法、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开展多样化的法治宣传。认真组织开展法治宣传周(月)活动,全区范围内开展集中宣传,科所联动,营造宣传声势,精心制作、发放普法宣传产品。
2.推动普法宣传活动与统计业务相结合。结合业务科室培训会、统计调查等,以会前讲法、“进社区”“进企业”等形式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3.持续推进统计法“进党校”。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采取“云课堂”形式开展统计法“进党校”活动,参培人员扩大到全区科级及以下公务员和参公人员,参培人数创历史新高。
4.积极组织开展案件旁听。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旁听庭审工作,不断增强统计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将法治思维与统计工作相结合,营造风清气正的统计环境。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今年以来,统计局较好地完成了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但是在普法宣传方面,宣传的形式仍主要停留在摆摊设点、发放宣传单、法治讲座等,利用新媒体创新开展法治宣传的手段还不够丰富,客观上造成普法的受众群体有限,且与宣传受众沟通互动的机会较少,以至普法宣传的关注度得不到明显提高,缺乏针对性、互动性和吸引力。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1.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重大决策论证情况。2022年统计局没有行政诉讼案件,全年共召开党组会、局长专题办公会集中研究部门法治政府建设重大问题6次,研究贯彻落实《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等工作。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统计造假不收手不收敛问题专项纠治、统计造假屡禁难绝问题专题调研等工作,在区政府第十三次常务会做统计造假不收手不收敛问题专项纠治工作的专题汇报,亲自带队到镇、街开展专项纠治工作进度检查,组织区发改委、教委等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带头推进落实各项具体工作。
2.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讲法宣法,通过详实的案例系统讲解统计法规、统计改革文件以及国家统计局查处的干预统计工作案例等,引导统计干部职工自觉增强法治意识,带头遵守统计法律法规,坚持依法统计,防范化解风险,以实际行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不断提高统计系统人员防范统计造假意识,在全区统计系统范围内掀起学法守法新高潮。
四、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1.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深入学习贯彻《意见》《办法》《规定》《监督意见》《实施意见》等中央统计改革文件精神和市级统计文件精神的再学习再落实。有效推进地方党委政府落实下级向上级报告年度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工作情况要求。
2.提升统计监督能力,杜绝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现象发生。推动统计监督与巡查、绩效考核等工作有效结合,形成监督合力充分发挥统计监督效能,严格履行防范和防惩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职责,保证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职权。有效开展对镇、街、基地统计监督,特别是统计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统计工作情况的监督报告。
3.多渠道普法宣传,助力经普顺利开展。丰富普法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微信、新媒体等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开展多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注重加强与受众的交流互动,提高法治宣传针对性、互动性和吸引力,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为第五次经济普查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法治保障。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