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应急管理局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情况报告

来源:区应急局  日期:2019-12-31 16:01 打印 【字体:

  区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依法治区办的有力指导下,区应急管理局完成机构改革工作,实现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工作的对接,聚焦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和新机场通航安全保障,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执法检查力度,努力实现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为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由法规室具体承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局党组重要议程,定期召开党组会议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加大工作经费投入力度,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二)依法履行政府职能,严格执法检查

  1、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开展执法力量下沉基层工作,将安全生产执法转变到推动属地中心工作、服务属地开展社会治理的层面上来。2019年全局共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2693家次,发现并整改隐患7312项,对286家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处罚,罚款608.16万元。人均检查量130.3家(市级标准为25家)、人均处罚量15.16件(市级标准为4件)、行政处罚职权履行率12.16%(市级标准为6.7%)。

  2、以“四查四打”为主要内容,开展“护航·70”专项行动,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080家,发现各类安全隐患2579项,对202件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行政处罚198.35万元。

  3、组织开展餐饮燃气、危化品、防震减灾等联合执法行动16项,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21家次,发现并整改隐患1017项,对52家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共处罚款66.8万元。

  4、创新开展医药、化工企业的“体检式”安全筛查工作,查找企业安全隐患、化解安全风险、完善安全管理薄弱环节,规范医药、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三)认真落实制度要求,坚持公正文明执法

  认真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等行政执法有关的制度。按照进行处罚,严格按照立案标准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在规定期限内及时予以立案查处,做到程序合法,操作规范,处罚适当。加大主动执法检查力度,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打击各类违法行为。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提高打击效果。

  (四)发挥文化引领,法治政府建设宣传教培训开展有声有色

  一是举办“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以“应急之星2019”竞赛为龙头,引导本区、廊坊、保定民间组织、社会力量采取“宣传+培训+演练+”模式,持续传播“大兴应急”新文化。二是围绕“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主题,以事故多发领域、多发行业、多发群体为宣传重点,组织开展第18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三是以“大兴应急”和“大兴应急专职安全员”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定期发布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以及大兴区安全生产工作动态,不断增强宣传力度。四是通过安办统筹,采取集中培训、依托培训机构培训等形式开展安全生产全员大培训,共组织培训班115期,培训11119人。完成22个镇街、21家部门安全主管领导(副处级)24学时安全生产专题任务指标,实现属地和相关职能部门全覆盖培训。五是通过多渠道、多角度搭建媒体宣传平台,组织2019年度“安监之星?北京榜样”主题活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让主题活动热在基层,进入一线。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机构改革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区应急局承担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震减灾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工作。尽管对原有安全生产应急领域的工作较熟悉,但目前现有的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当前形势需要,一些新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执法依据、执法范围、执法对象不明确等问题。二是个别部门职权划转不清晰。例如地震部门划转的职权还存在市、区两级不一致的问题。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利用局长办公会扩大会议会前时间,法规室完成了对《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北京市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北京市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北京市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北京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学习。通过科级以上干部会前学法,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提升自身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0年区应急管理局将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全面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深入、标准化达标创建提质增效和重点行业专项整治等各项工作,完善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努力实现“减少一般事故、杜绝较大事故、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总目标。

  强化风险识别,着力完善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一是深入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区安办统筹各属地和相关部门在2019年建立的创安“两个清单”(问题清单和优化建议清单)的基础上,对照创建标准,针对创安薄弱环节、重点领域,持续大力开展问题改进和提升工作,2021年完成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全面提升我区安全发展城市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二是按照《北京市大兴区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方案(2019年-2021年》,继续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2020年10月底前将完成60%新制定标准户外广告设施、加气站,水利工程建设等14个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评估及分级管控、应急资源调查和应急能力评估工作。

  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督促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持续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打好隐患治理三年行动收官战,切实治理一批突出安全隐患。二是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提质增效,认真开展核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执法检查、专项整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和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有机融合。三是开持续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建设,有效提升企业参保率,增强安责险事前预防和事后赔偿保障功能。

  加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优化全区安全发展环境

  一是深入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全面运行双随机抽查机制,在动态网格化安全监管基础上开展执法人员和抽查对象的双向随机抽查,保障双随机抽查任务量不少于全年总任务量的20%。二是持续开展涉爆粉尘、白酒制造和有限空间作业等专项整治,大力推进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进一步消除事故隐患,整治提升企业本质安全。三是制定《2020年大兴区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检查计划》,统筹全区安全生产联合执法工作。四是做好行政审批工作,把好审批关口,服务好办事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健全宣传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一是以“5.12”、“6.16”、“10.13”等主题宣传日活动为载体,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全区、行业、镇街、企业、社会联动的格局,将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宣教工作向基层末端延伸。二是以万人培训为载体,为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提供免费培训,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水平。三是以安全社区创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为载体,营造跨界合作、部门联动、人人参与、社会支持的安全氛围。

  北京市大兴区应急管理局

  201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