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定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执行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学法知法用法,不断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强力推动依法行政规范化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贯彻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升执法公信力。
我镇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及时、准确在区政府网站公示行政检查计划、检查结果、执法依据等内容,让行政执法在阳光下运行。以文字方式对整个行政执法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记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音像记录,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制定落实我镇重大行政执法案件集体讨论方案,审慎进行镇域内重大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为,保证行政行为的相对稳定性,提高行政执法公信力。
(二)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尊重并执行生效行政复议决定和法院生效裁判。
2021年,全年行政复议、诉讼案件共16件,其中行政诉讼9件,行政复议7件。全面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制度,负责人出庭应诉3次。全年民事诉讼50件,民事执行1件。检察建议1件。全部复议决定、判决和裁定均认真履行,建议按时回复整改。
落实诉讼案件会商机制,对以镇政府为主体的重大、复杂和疑难行政、民事诉讼案件,由司法所牵头,组织法律顾问、职能科室负责人进行案情讨论和会商,并邀请主管领导参加,确保案件事实清楚、思路清晰、依据准确,提升政府公信力。全部案件均在法律规定期限内进行答辩、举证,并指导履行复议决定、判决和裁定。
(三)落实学法制度,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建立党委政府领导干部会前学法制度,围绕年度工作重点和新颁布施行的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学习;开展法律知识讲座,通过普及法治观念、解析真实案例、述明胜诉或者败诉原因,帮助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涉及行政执法的工作人员,充分认识事实行为和判决结果的因果联系,以案带点,在机关内部形成学法用法的法治氛围。
(四)抓实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良好氛围。
2021年是大兴区正式入围全国文明城区提名,是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起点。结合创城中心工作,开展精准普法活动,提高法律宣传普及度、知识面。持续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全年共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4次,为200余人次中学生讲授法治课5节。积极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后安定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审批法律援助案件14件,协助北京市法援中心办理法律援助1件,为村务管理提供法律支持38次。着力实现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辖区群众法律意识的“双提升”,有力推进了法治政府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六)调解+法律咨询+诉讼,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
全年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930余人次。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调动调解员、值班律师积极性,最大限度现场解决群众反映问题,高效化解矛盾。提高敏感度,对矛盾纠纷隐患及时进行分析研判,将其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矛盾激化,造成群体性事件。从法律层面一站式解决问题,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加快形成。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新修订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后,要求新从事法制审核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法律职业资格,司法所的专业力量还需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比较欠缺。
二是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变动较大,对各类执法行为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越来越规范,我镇持有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较少,需充实队伍力量,提高队伍素质。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镇党委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聘用政府法律顾问,充分发挥其职责作用,全面推动政务公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三项制度的落实,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依法行政,坚决杜绝违规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情况,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严格按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会前学法,加大执法人员培训力度,组织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安定镇人民政府荣获北京市“七五”普法先进集体,切实在全镇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进一步加强审核、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是把握实体和保障程序两方面,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专业优势,保证对执法公示、案件审核、诉讼程序以及答辩期限等准确掌握,确保法制工作的规范性;二是原有工作人员须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法律知识水平,为全镇法制工作更上新台阶奠定人员基础。
二是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加强执法巡查和案件的审核监督,切实提高执法案卷质量和执法规范化水平。加强对现有执法人员的培训,解决法制人才短板问题,鼓励机关干部积极参加执法资格考试,提高持证率。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