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来源:黄村镇  日期:2025-03-27 11:54 打印 【字体:

  2024年,黄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1.加强法治统筹,健全工作机制:及时调整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抓的工作格局。定期召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2.强化依法行政,提升决策水平: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专业律师担任镇政府法律顾问,为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合同审查等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有效防范了法律风险。

  3.规范行政执法,严格公正执法: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组织执法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考试,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即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有效维护了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4.深化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监督: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公开栏等多种渠道,及时公开政府信息,回应社会关切。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司法、社会等各方面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

  5.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制定普法责任清单,明确各部门普法任务。在全镇范围内利用各种节点、宣传日,面向重点人群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包括青少年、村民、农民工、企业单位人员、老年人、残疾人等,开展各类法治讲座、送法下乡等普法宣传活动,全年累计发放普法宣传册30000余册,各类法治宣传产品8000余份,制作展板20余块,接受法律咨询人数5000余人,法治宣传活动63场次。通过镇政府的微信公众号“今日黄村”宣传群众最关心的法律法规和依法行政的相关内容,拓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阵地和平台。

  6.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制度,积极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1.行政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执法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对法律法规和执法程序掌握不够熟练,存在执法不规范、不严格等问题。原因主要是执法培训不够系统深入,培训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执法人员缺乏主动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

  2.法治宣传教育效果有待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创新性不足,对群众的吸引力不够,导致部分群众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和理解度不高。原因在于对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不够充分,没有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和接受特点。

  3.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矛盾纠纷化解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还不够紧密,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影响了矛盾纠纷化解的效率和效果。主要原因是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法治建设:镇党政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将其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其他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2.带头学法用法,提高法治素养: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以身作则,带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各类法治培训和讲座,不断提高自身的法治素养和依法决策、依法管理能力。

  3.严格依法决策,规范权力运行: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凡涉及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重大项目、重要政策等,都经过深入调研、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规范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

  4.强化考核监督,推动责任落实:将法治建设纳入对各部门、各村(社区)的绩效考核内容,制定详细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推动法治建设责任落实。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1.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业务交流和案例研讨活动,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

  2.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活动,增强法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开展精准普法,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法治文化建设,通过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3.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职责分工,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机制,加强调解组织和调解队伍建设,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效率和质量。加强对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和排查化解,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类矛盾隐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加强对企业的法律服务和政策支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困难。严厉打击破坏营商环境的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暂无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