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亦庄镇人民政府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来源:亦庄镇  日期:2025-03-27 12:12 打印 【字体: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亦庄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镇域发展实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责任落实,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以《行政复议法》、习近平法治思想等为主要内容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镇长办公会会前学法5次,专题部署、定期调度、亲自督办法治建设工作2次,将本区域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二)严格依法决策,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石

  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参谋作用,听取依法决策意见20余件;通过召开研讨会、书面审查等方式,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在信息公开、违建拆除、复议诉讼案件等工作上提供专业法律意见;持续强化法制审核,全年未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其他文件7件,审核合同协议等323份,提出修改意见超800条;完成19个规范性合同模板制作,持续提升本镇依法治理水平。

  (三)动态执法监督,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执法

  开展执法业务培训,邀请法律顾问对执法队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提升行政意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对重大行政执法决定进行法制审核,不断完善行政执法制约监督机制,2024年共审核行政执法监督一般程序案件964起,不予处罚案件419起,简易程序案件396起;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完成执法检查结果等14类执法信息公示工作43件次;加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监督,案件自查2次,参与区级执法案卷评查工作4次,案卷合格率100%。

  (四)深化普法宣传,营造浓厚法治文化氛围

  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坚持以“法律十进”为主线、以“谁执法谁普法”为抓手,以党的二十大重要法治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宣传为主要内容,通过法治讲座、旁听庭审、线上答题、法治文艺演出等形式面向群众开展宣传活动200余次,组织机关干部学法活动9次,全面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向纵深开展。报送的普法作品荣获大兴区法治微动漫微视频作品征集活动多个优秀作品奖及“优秀组织奖”;亦庄沉浸式反诈实训体验中心获得“大兴区法治文化宣传阵地”称号,”列入“北京市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名录。

  (五)推广多元化解,合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

  切实筑牢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成功调处纠纷38件次;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发挥村居法律顾问作用,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意见400余件;坚持接访下访,落实每周班子成员接访机制,接访群众38人次,全年共接访213人次;依托“1+6法治同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邀请开发区法庭开展法治讲座活动2次。组织全镇145名人民调解员开展调解知识培训2次,提高人民调解员队伍的业务素质。

  (六)深化政务公开,建设公开透明法治政府

  切实完善行政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本年度主动公开政府信息807条,有序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办理依申请公开20件,答复率答复及时率均达100%。

  (七)践行为民理念,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完成19个社区服务站全覆盖建设,实现民生保障、卫生健康、社会保障、民政等领域等66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家门口”就办,积极开展上门服务老年群体工作,开通助老服务“绿色通道”;设立“政务晓屋”,借助“京通”平台专属二维码,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率先开展“早晚弹性办”、“午间不间断”、“周末不打烊”等延时服务,推动便民服务实现新跨越。

  (八)凝聚监督合力,不断强化制约监督力度

  自觉接受人大、党内监督,及时了解代表的诉求,认真办理代表意见、建议,追踪办理效果,切实提高满意度;自觉接受、配合上级监察机关监督工作,镇纪委、监察部门认真对本镇党员、公职人员开展监督执纪问责;主动接受审判监督,全年办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民事诉讼等案件56件,全部复议决定或判决裁定均已认真履行;收到检察建议书1份,制定整改措施后按时回复;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全年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9次,做到“应出尽出”。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依法行政能力待提高

  因部分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法律知识学用结合不到位,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存在法定程序不完善、证据留存意识不强等问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依然存在,个别案件执法程序存在瑕疵。

  (二)法律服务形式待扩展

  村居律师服务工作形式不够丰富,应进一步发挥村居法律顾问优势,整合法律服务资源。

  (三)法治宣传效果待提升

  因法治宣传形式相对单一,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未达到供需匹配的最大宣传效果等问题。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2024年,亦庄镇党委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不断提升自身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加强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法治建设基础

  一是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审议《2024年亦庄镇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方案》《亦庄镇2024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分工方案》,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拟办重要实事;二是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法治建设工作,专题听取、调度法治建设重大问题2次,对疑难涉诉案件专项督查2次,切实做到对法治建设中的重大任务亲自协调、亲自督办;三是为法制部门调入公务人员1名,充实法治队伍力量。

  (二)带头率先垂范,营造法治氛围

  一是带头学法讲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文件及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在党委理论中心组、镇长办公会开展集体学法5次、领导干部带头讲法1次,组织机关干部学法3次、旁听庭审1次;二是自觉维护司法权威,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镇政府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9次;三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年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200余次。

  (三)层层压实责任,全面依法履职

  一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审核制度,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加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监督,不断完善行政执法制约监督机制。二是支持本级人大、政府、监察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加强年活动,持续规范机关干部依法行政行为,未有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情形发生。三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亦庄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亦庄镇各基层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办法》,保证党内法规制度在本单位的全面落实。

  (四)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一是加强法制审核工作,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及公职律师的专业作用,持续推进合同审查及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等;二是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在X1-4地块剩余滞留户拆迁工作中,不断深化法治思维,取得区级授权批复,建立难点问题议事机制,明确工作路径,充分评估社会稳定风险,稳步推进滞留户腾退。三是深化政务公开,建设公开透明法治政府。切实完善行政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有序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提高政治站位,推进依法行政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建设全过程;持续落实学法制度,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前学法、党员活动日开展学法活动,不断提高领导班子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能力;加强法治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机关干部的法律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用法治思维指导日常工作;推进执法公正文明,探索远程监管等“非现场执法”手段,梳理适用场景,完善取证、认定、审核、送达、处罚等办案流程,让行政执法更加精准高效。

  (二)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履职担当

  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法治学习教育,营造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工作氛围;完善制度建设,做好案卷评查、重大行政执法案件法制审核等工作,对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处罚裁量基准执行等情况进行专项监督;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及法制审核人员的法治培训,持续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充分发挥法治机构和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中的参谋助手作用,积极为政府决策提供法治意见,协助处理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三)创新普法思路,积极开展活动

  以“八五”普法为契机,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抓手,依托“1+6法治同行”机制,协调法庭、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村居律师等各方力量,针对各类群体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多样化宣传活动,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法治宣传格局,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同时利用好亦庄反诈中心这一市级法治文化宣传阵地,提高群众甄别诈骗的能力,不断扩大普法覆盖面,助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质效不断提升。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