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足干劲紧推"两区"建设。8月18日上午,位于北京自贸区创新服务中心的北京细胞治疗集团(一期)装修改造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临空区"两区"建设迈进重要一步。未来建成后,将实现细胞集团北京与上海双总部布局,用细胞技术造福患者。
据了解,北京细胞集团一期项目位于北京自贸区创新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10179.01平米,主体建筑位于创新服务中心E5-E6区域,北京细胞集团将在这里打造一家现代化风格的高科技企业。
"北京细胞集团创新发展取得的成果,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优秀的产业创新环境及营商环境密不可分。"北京细胞治疗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多年来根植于医药领域创新发展的高科技企业,感受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对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视。北京细胞集团在遇到核名、行政审批等各方面困难时,都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帮助下迎刃而解。大兴机场临空区推出管家式服务,着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在这里,企业能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创新研发及企业运营的主业中,主业以外的事项由临空区指导,帮助解决后顾之忧。
记者了解到,上海细胞治疗集团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拥有细胞治疗相关核心技术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已经构建全球领先的涵盖"细胞健康、细胞药物研发及精准细胞临床治疗"三位一体的产业链闭环,经过8年的快速发展,目前集团已经建立国际领先的细胞免疫治疗研发和产业化相关技术平台、全产业链细胞治疗和健康管理等平台,产品和服务覆盖细胞治疗产业链的各关键环节:细胞存储(干细胞、免疫细胞等)、抗体研发、基因检测、细胞药物的制备与研发,mRNA合成定制以及临床肿瘤治疗等。
当前,临空区正紧锣密鼓推进两区建设。据悉,自由贸易试验区上半年新增1139家。确定181家国际招商企业长短名单,其中75家有入区意向。开展"两区"招商推介活动7次,签约中瑞方胜等17个项目。此外,还出台产业促进政策、注册类总部类企业支持政策、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支持政策30条、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政策5条、金融支持临空产业发展政策4条。政策创新持续推进,第一批制度创新清单的实施率已达86%,第二批制度创新清单实施率已达38%,高端产业片区大兴组团实施方案实施率已达44%。设立贸易数字化企业加速器,吸引一批跨境电商、科技贸易及综合服务企业集聚与发展。
临空经济区以机场为枢纽,链接世界,是未来京津冀城市群的CBD,是国家对外交往的中心功能承载区。随着一期项目的落地,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推进二期项目建设,让双方的合作更加广泛、深入,让北京细胞治疗集团在这里做强做大,成为北京自贸区生命健康产业的最佳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