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氢能展风采 助推大兴“两区”建设

来源:中国汽车报,北京日报  日期:2022-02-08 16:49 打印 【字体:

  2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盛大开幕。经过约1200名火炬手传递的北京冬奧会火炬,点燃国家体育场主火炬。

图片1

  记者了解到,与往届奥运会大量使用液化天然气或丙烷等气体作为火炬燃料有所不同,此次北京冬奥会首次使用氢能作为火炬燃料。开幕式上,由中国石化燕山石化提供的氢气,作为燃料点燃冬奥赛场的主火炬,真正实现奥林匹克精神与“绿色”“环保”的进一步结合。

  不仅是奥运火炬,“双碳”大目标下,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为首个真正实现碳中和的奥运赛事,其中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全部赛时保障车辆中占比84.9%,这也意味着,全球最大规模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正在北京冬奥会上演。

  “根据冬奥会组委会数据,本届冬奥会示范运营1000多辆氢燃料电池车、30多个加氢站。车型包括氢燃料电池大巴、氢燃料电池小轿车、氢燃料电池特种车如雪蜡车等。其中,雪蜡车是给滑雪运动员滑板打蜡的专用保障车辆,在-34℃可以正常启动。”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毛宗强介绍到。

图片2

图片3

  氢气作为最清洁环保的燃料,燃烧的时候只产生水,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可实现完全的零排放,能够真正体现北京冬奥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原则。

  作为大兴区“两区”建设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一直以来,大兴区持续推动氢能产业发展。自2020年9月起,北京市财政局、大兴区政府牵头积极开展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申报工作。大兴区联合海淀、昌平等六个区,以及天津滨海新区、河北省保定市、唐山市、山东省滨州市、淄博市等共12个城市(区)组成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示范城市群可聚焦优势企业,探索经济可行的整车示范推广模式,逐步形成规模效应,促进产业链企业做优做强,为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京津冀唯一一个集产业、科技、商务、生活为一体的氢能专业园区——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起步区北区目前已全面建成投用,占地5.4万平方米,示范区南区一期4.7万平方米也已启动建设,计划今年7月基本建成,为后续更多的氢能产业项目提供空间保障。截至21年12月,大兴区已签约落地项目33家,累计推广185辆氢燃料电池旅游客车和环卫车示范应用。

  接下来,大兴区将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示范区、产业高效协同的引领区、核心技术攻坚的主阵地”为三大发展目标,积极谋划加氢站网络化布局,重点布局机场、物流等优势、特色场景,大力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在省际通勤专线、城际物流配送等多领域应用,探索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利用、氢能应用场景综合示范,吸引更多国内、外氢能行业龙头企业项目落地大兴,推动大兴“两区”建设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