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兴梨花村,一直有吃状元饺的习俗,美味的饺子既饱含亲人对学子金榜题名的期许,也代表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传说明朝天启年间,梨花村(当时称南庄村),出了个绝顶聪明的书生,此人名叫寇睿。这孩子七八岁时就能背诵《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十几岁就会吟诗答对。寇睿的父亲常年在外做瓦工活,家里一切都由母亲操持。这寇睿是个极孝顺的孩子,每天除了刻苦学习以外,还抽出时间帮助母亲做家务。寇睿从小爱吃饺子,家里虽不富裕,但母亲总是满足儿子的要求。她用细玉米面掺上榆皮面包的野菜馅饺子,在村里可算是一绝。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寇睿已到了弱冠之年。这一年春天,寇睿决定进京赶考。母亲又特地为他包了饺子,并让他带在身上。村里的父老乡亲一直都很喜欢他,这时也纷纷送来包好的饺子。寇睿除了感谢以外,还向大家保证,一定要独占鳌头。他要成功以后回来再吃大家送来的饺子。就这样,他赶到了京城,进了考场。这寇睿果然不负重望,三篇文章夺得魁首,中了头名状元。天启皇帝为寇睿题写了“梨乡娇子”四个大字,并命人速去制匾。
消息传到梨花村以后,乡亲们非常兴奋,当寇睿回到村里时,全村的人都集中在村口一棵老梨树下。那里早已垒好了锅灶。村中元通寺的老方丈让和尚将寺内的一口大锅抬来架在上面,并烧开了热水,只等状元回来水饺下锅。这时,有人提议: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三,是寇睿中状元的日子,也是全村人大喜的日子,以后每年这一天,全村人都在这里集体吃状元饺子。后来,有的人认为一年才吃一次状元饺,时间太长。因此,又改成只要月份和日子凡是三的倍数就吃状元饺。像六月初六、九月初九、腊月十二都吃状元饺。说吃了状元饺可步步高升,将来子孙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后来,逐渐发展到村里来了亲戚和朋友,也吃状元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