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奶母坟的故事

本期主持人 | 李静

  大兴区榆垡镇的黄各庄,村子不大,但因为有座雍正奶母坟,吸引了游客的眼球。

  1678年12月13日,北京皇宫里传出一阵响亮的婴啼,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四子胤禛降生了。康熙对这位小皇子很是喜爱,却又很心烦。因为小皇子总是又哭又闹,不肯好好吃奶。于是康熙降旨,凡文武大臣、贝子、贝勒中有刚分娩的福晋、夫人,都来试着给胤禛喂奶,但没有一个能止住小皇子的哭闹。康熙又命御医诊治。御医们会诊后,都说不出病症。

  此时,康熙的宠臣金奕为解君忧,便请一位有名的相士算了一卦。相士说:“皇子声震天庭,并无疾病。实乃龙体,受命于天,非一般奶母所能哺育。京南百里范围内,有一位手托方印、脚踏青龙的农妇,那才是皇子的奶母,可保皇子平安无事。”康熙听了,便派金奕到大兴、宛平、固安一带寻找。金奕与当地县令查访了百十多个哺乳期的妇女,却没有一个符合标准的,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这天,金奕和大兴县令来到榆垡镇黄各庄村东,觉得身子疲乏,便在一棵大树下歇息。眼前的田野里,有不少农人在劳作。正在这时,一个少妇左手托着一块白生生的豆腐,顺着弯弯曲曲的田埂走来,呼唤在菜园里浇水的青年农夫:“李二郎,回家吃饭了。”金奕见这少妇身体健壮,面容姣好,眼睛一亮:这农妇手上托着豆腐不就是相士说的手托方印吗?脚踩长满青草的田埂不就是脚踏青龙吗!连忙命随从将那少妇叫到近前询问。得知少妇姓谢,名勤英,家住黄各庄村内,和丈夫李二郎生的女儿刚过满月。金奕大喜,胤禛天定的奶母终于找到了!接着他对夫妻二人说了皇上的旨意,把谢氏用轿子抬进皇宫。说也奇怪,胤禛一见谢氏,便手舞足蹈,喜笑颜开,美美地吃了一顿奶水,就甜甜地睡着了。

  1722年,爱新觉罗·胤禛继位,年号雍正。雍正没有忘记哺育他成长的谢氏,封她为一品恭勤夫人,回家养老。雍正八年,谢氏去世。雍正降旨,在黄各庄村东建造“恭勤夫人谢氏墓”。坟墓气势宏大,坐北朝南,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四周围以石墙。坟前两旁立有大理石华表、中间立着一座四柱七楼石牌坊。还有一座大石碑,上面写着“清世祖雍正皇帝敕建恭勤夫人谢氏之位”,并镌刻着雍正亲笔撰写的碑文。

  据说,为奶母修建这样高规制的坟墓,雍正是历代皇帝中的第一人。当时每年清明,官府都要代替雍正到奶母坟前祭扫,在坊间传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