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突出导向

 发文时间:2022-09-14 17:06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论断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居于基础性、统领性的突出位置,贯穿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灵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坚持党的领导互为支撑、互为补充、互为促进,二者并行不悖,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很多原创性的经济理念和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民心”“人心”,词语虽有分别,但内涵其实是一致的,均指向以人民为中心。紧扣民生这个最大的政治,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党的执政就有本可依、有章可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上述重要论述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是从“四史”中提炼出来的、富有思想穿透力的哲理话语。以共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还把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联系起来,突出其背后的政治逻辑,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世界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实现共同富裕问题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统一,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保证。2021年中国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当然,实现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久久为功,才能善作善成。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来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把人民幸福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之一,并提出分阶段、渐进式推进的发展思路。人民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价值主体和历史主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有力的诠释。

  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下,我们党及时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对经济发展路径取向做了相应调整:鉴于外延式、粗放型增长不可持续,在经济增速与发展质量问题上,更加注重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鉴于收入分配存在格局失衡和秩序失范现象,在效率与公平问题上,更加注重公平;鉴于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在先富与共同富裕问题上,更加注重共同富裕。显然,这是一种发展语境的历史性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