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理念
在改革开放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要素驱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要素的规模驱动效应日益减弱,难以支撑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发展阶段,必须加快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特别是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创新模式已发生重大变化,全球创新版图正在加速重构,科技创新成为各国实现经济再平衡、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进而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竞争格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决定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在新发展理念中,创新居于首位。毫无疑问,创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的理论阐释,秉持的是全面创新观。他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理论创新是全面创新的基础
理论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而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使党和国家事业不停顿,首先要确保理论创新不能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时代之问。习近平经济思想就是回答上述时代之问的重大思想创新和理论创新。
制度创新是全面创新的保障
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行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突破口在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贸试验区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努力取得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
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引擎
为了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党中央及时作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进入21世纪,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大国博弈必将围绕科技制高点展开激烈的争夺。因此,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进行超前谋划、超前部署,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在科技创新上力争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实现“弯道超车”,占领全球科技制高点。
文化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源泉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但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随着人们对文化产品需求的增加,文化因素在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经济与文化的结合日益紧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目的是激发全民族的创新力量和创造活力,创作生产更多的文化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