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关键环节
在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基于对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综合研判,中央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即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国家明确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奠定了理论基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拓展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内在统一体,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其中,绿色发展聚焦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体现了党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及对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重大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这一论断强调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作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路径提供了精准定位与战略指引。
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不仅关乎经济社会的繁荣与进步,更深刻触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与实践路径。
构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是实现这一价值理念的关键所在。
一是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通过科技创新推进动力变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碳排放;通过制度创新建立碳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细化责任分工,强化监督考核,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二是要深化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构建煤、油、气、核及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供应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三是要积极引导全民绿色低碳生活,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营造低碳生活新风尚,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形成政府主导、企业积极行动、社会公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