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老党员是基层治理的宝贵财富,更是社区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银发力量。在滨河北里社区,一支由48名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的第二党支部(老干部党支部)活跃在社区治理前沿,展现着银发力量的时代价值。他们既是理论学习的“银发讲师”,也是邻里关爱的“暖心亲人”,更是社区建设的“智囊参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退休不褪色”的党员本色,谱写动人的“夕阳红”社区协奏曲。
一、打造“三个课堂”,银发讲师传递理论薪火
滨河北里社区第二党支部始终将理论学习作为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根本,针对社区老党员人数多、居住分散、阅读不便等特点,创新打造“三个课堂”学习体系,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在银发党员中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用好“理论课堂”,让学习教育更系统。 先锋队员带头组建学习小组、银发智囊团,常态化开展结对帮学活动,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内容,切实把握理论精髓,确保辖区老党员、老干部思想常新、理想永存,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上的先进性。
打造“线上课堂”,让学习教育更灵活。党支部创新推出“大手牵小手,学习路上齐步走”活动,邀请社区大中小学生将学习内容录制成系列音频,通过微信群每日向老党员推送,成功构建起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移动学习阵地,既解决了老同志阅读不便的实际困难,又实现了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融入“实境课堂”,让学习教育更生动。党支部精心组织老党员前往香山革命纪念馆、大兴区警示教育基地、团河行宫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地教学,通过沉浸式参观、重温入党誓词、现场专题党课等丰富形式,让红色历史成为最生动的教材。同时开展“聚力乡村振兴、党员先锋行”等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深度融合,有效激发了老党员的组织归属感和学习主动性,使党性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二、践行“五心十送”,邻里关爱织密关怀网络
支部不仅是战斗堡垒,更是党员和居民的温暖港湾。多年来,第二党支部始终坚持开展“五心十送”工作法,用真情服务织就社区关爱网络。
“五心十送”工作法,是以“爱心、热心、关心、耐心、责任心”为内核,面向辖区老党员以及老年居民系统开展送学、送医、送关爱、送健康、送欢乐、送服务、送帮扶、送祝福、送温暖、送安全十项服务。
在实际工作中,支部班子成员带头践行,组织先锋队员定期开展各类“上门服务”。为因健康原因无法参学的老党员“送学上门”,确保理论学习不掉队;遇老人生病或家中有重大变故时第一时间上门帮扶,送去组织关怀;将送关爱、送温暖融入日常,端午节送香粽、冬至日送饺子,陪伴独居老人就医取药,为执勤志愿者送姜汤......这群老党员始终奔走在服务群众的最前线。
三、投身社区治理,智囊参谋贡献银发智慧
社区建设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参与,退休离岗后,党支部的老党员们积极转换角色,将社区作为继续发光发热的新舞台,成为社区治理中可靠的“智囊参谋”和先锋力量。他们主动参与社区议事协商,带动楼门长、志愿者和居民代表共同为家园建设“出点子、提意见”,推动完成了“社区微更新儿童乐园”、“增建充电桩”、“特色楼门改造”等一系列惠民实事,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此外,党支部创新搭建“1+9”社区志愿服务体系,以1支老党员先锋队为引领,带动组建志愿先锋队、红袖标巡逻队、养犬自律队、心灵驿站垃圾分类指导队、舞蹈队、太极队、民乐队等9支特色队伍,分别助力社区服务和文娱建设。
安全巡逻、周末卫生大扫除、文明养犬劝导……在每一场活动中,这支银发队伍始终冲锋在前,佩戴党徽主动亮明身份,用银发丹心诠释着“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誓言,成为社区建设中一道动人的风景线。
沉甸甸的付出,收获了金灿灿的荣誉,滨河北里社区第二党支部的先进事迹获得了广泛认可,先后被评为大兴区2024年度“优秀基层党组织”、大兴区“六好党支部”、2025被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评为北京市“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这些称号既是对支部工作的最高褒奖,也是这群“银发先锋”们“退休不褪色,离岗更有为”的最生动证明。让我们为他们点赞,向这群新时代的“老有所为”榜样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