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目标
2020年,基本完成创建基础工作。2021年,全面达到符合北京市和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审条件,全面提升城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能力。
二、主要任务
2.科学构筑“四个体系”。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完善预防双控体系,构建广域防灾体系,健全应急救援体系。
3.打造“两大支撑”。强化社会服务支撑,加强科技文化支撑。
4.落实“十一项工程”。建设特色工程,推动市级八项重点建设工程落地实施。
三、主要内容
(1)制定北京市总体规划和大兴区分规划,健全综合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内容,制修订各类专项规划。
(2)加快重点产业安全改造升级,推动高危行业转型和有序退出。
(3)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严格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监管。
(4)加强城市交通、消防安全、穿越工程、防洪排涝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
(5)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强化安全监管考核。健全安全监管体制,完善监管力量配备。
(1)落实国家和北京市各项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推动地方性安全技术标准落地实施。
(2)完善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3)推动落实灾害监测预警评估机制。
(4)强化城市灾害易损点预防与控制。
(5)完善城市应急救援信息共享、协同处置、协调联动等机制。
3.两个“支撑”从社会服务和科技文化方面提供支撑。
(1)培育多元化社会服务主体。构建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信用体系。
(2)强化科技引领作用,研发推广先进安全技术、装备和工艺。
(3)推进安全及应急知识宣传教育。
4.落实“十一项工程”大力实施安全进校园、城市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安全文化教育体验基地建设特色工程,推动市级八项重点建设工程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