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关于大兴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

来源:区发改委  日期:2020-08-05 17:36 打印 【字体: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硬仗”。总体看,上半年大兴区疫情防控积极有效,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人民生活稳定有序,主要经济指标降幅逐月收窄,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尤其是面对新发地疫情,采取积极果断措施,实现了疫情防控安全稳定的局面。但与此同时,疫情带来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一、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疫情防控有序有力,全区上下迅速行动,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构建起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切实落实落细防控各项任务

  高度重视迅速响应。成立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区级领导牵头的办公室和医疗保障、物资保障、村庄社区、社会稳定等“一办十四组”,建立了统筹调度、信息通报、会商研判、应急处置的工作机制,累计召开98次防控领导小组会议,为推进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坚决守牢首都南大门。围绕公安检查站、乡村道路卡口、机场等关键节点实施全面布控。5个公安检查站全部启动一级查控勤务,累计核查483万辆车、819万人。建立大兴国际机场联防联控机制,协助机场及机场海关做好各项防控措施,实现机场运行平稳有序。

  基层防控扎实细致。组织市区下沉干部、在职党员、志愿者等共计6.6万余人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对农村全部采取社区化管理,重点抓好城乡结合部的65个村、与河北交界的43个村防控任务落实。将中央、市属企事业单位等各类大院2610家全部纳入社区防控体系。开展敲门行动、地毯式摸排,做到核酸检测应检尽检、逢热必检、愿检尽检。

  民生物资保障有序。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分级分类保障供应机制,确保区内连锁超市、便利店及农贸市场等100余家生活必需品网点运转良好,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设立112个物美多点抗疫社区服务站,推出“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模式。制定粮油保供稳市及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工作方案。向区内企业分四批提供70家生活必需品供应及团餐服务企业名单。

  科技防疫做出大兴贡献。华克医疗科技圆满完成武汉雷神山医院CT机房辐射防护建设任务。热景生物成功研发三款新冠检测试剂。以岭药业生产的连花清瘟胶囊和聚协昌药业生产的金花清感颗粒被列为推荐用药,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用药保障。科兴中维研制的新冠疫苗已进入三期临床阶段。建成全市首个气膜版“火眼”实验室。

  (二)复工复产加快推进,重点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共渡难关,保持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努力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

  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收窄。1-6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3亿元,建安投资完成138亿元,完成进度分别较5月份增加1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48亿元,同比下降14%,降幅较1-5月收窄1.9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3.6亿元,同比下降8.1%,完成全年任务的48.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0%左右。

  统筹联动推进复工复产。2月初成立稳经济促防疫工作组和复工复产防控工作组,建立日调度、专题调度和信息日报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发挥大兴、廊坊两地协同联动联防联控机制作用,解决5100余名工作在大兴、居住在廊坊的产业人员通勤困难,保障大兴机场、重点工程、产业园区复工复产。大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复产,为三元基因、同仁堂等企业开具恢复生产函件130余份,为贞玉民生、隆兴号方庄酒厂等家企业出具50余份跨区域交通运输车辆通行证明,为北汽延锋、义利面包等企业解决区内协同生产问题。快速形成口罩生产能力,有效保障各行业复工复产防护需求,帮助昊硕科技、阳光宜康、博辉瑞进、中物金象等7家企业解决口罩生产设备、厂房、生产许可证、进出口资质等问题,使我区口罩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只/每天。截至目前,全区规模以上的182个建筑工地、284家工业企业、89家零售企业、38家超市、110家餐饮企业和228栋商务楼宇复工复产率均为100%。

  全面落实中小微企业帮扶政策。围绕落实市级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出台大兴区“惠企8条”和“惠企新9条”。加大房租减免力度,累计减免租金9411万元,惠及中小微企业2112家,房租减免覆盖面在全市排名前列。落实援企稳岗各项政策,累计发放各项补贴资金9697.1万元,为中小微企业减免缓社保费用15.7亿元,减征医保费4.37亿元。加强金融“输血”纾困,累计服务有融资需求企业400家,227家企业进入审批流程,共授信110.6亿元,放款25.8亿元。推广“大兴区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注册企业2.4万余家,区内企业获授信额度50亿元,位列全市首位。

  精准发力促进消费回升。发放大兴区消费券,促进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企业消费回暖。积极发挥线上消费无接触配送服务优势,开展直播平台、微信小程序等线上促消费活动,助力消费市场回补和潜力释放。全区网上消费逆势增长,实现网上零售额53.8亿元,同比增长17.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四分之一,较去年同期提高7.6个百分点。

  积极有效推动投资落地。按照“早谋划、早服务、早推进、早挖潜”的工作机制,以临空经济区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统筹推进投资建设任务。积极为在建工地做好防疫设施和物资需求保障,通过临时占用代征绿地、临时占用未施工市政道路等创新措施,为13个工地解决临建房不足问题,确保重大项目如期开工。上半年,投资总量和进度在全市排名靠前,为全市投资增长做出“大兴贡献”。持续加强招商引资,上线大兴招商APP,累计完成落地项目386个,累计成交经营性建设用地6宗、工业用地2宗。

  多措并举稳外资和外贸。健全出口退税资金池机制,紧抓疫情期间防护物资出口窗口期,对出口退税资金池进行扩充,促进跨境贸易平台企业开展出口订单自采、海外仓备货业务。上半年,出口额预计同比增长46%。做好商务服务、总部经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等支持政策资金的兑现,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难题。协助3家大型外资餐饮企业获得北京市商户消费券发放资格,促进企业消费回补。制定《大兴区关于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暂行办法》,帮助外贸企业渡过难关。

  (三)重点工作稳步推进,“一区一园”加快建设,“三大攻坚战”有序开展,城市更新步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持续累积

  “一区一园”建设加快推进。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正式批复。制定并印发临空经济区三年行动计划。自贸区第一批制度创新清单和实施方案正式发布。综合保税区一期加紧建设。自贸区创新服务中心和临空经济区发展服务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今年以来,新增市场主体86家,外资4家,新增注册资本121亿元。生物医药基地扩区控规通过市级联审会,首都医科大学选址确定,60余家企业的设备、诊断试剂、药品应用于疫情防控,新增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企业60家。对接市科委150家重点医药健康项目,华科精准、米赫医疗等6家企业落户。新媒体基地聚焦项目建设,北京长城系统科技、华陇国际等新注册企业196家,承接中心城区科技企业5家,落地区级重点项目6个,签约招商引资平台3个,世界绿色设计组织(比利时)北京代表处设立。北京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建立“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行机制,确定10平方公里园区选址,完成园区总体方案和产业规划,申报组建20亿元规模的中日国际产业创新发展基金,举办首届“中日国际合作产业论坛”。

  “三大攻坚战”稳步推进。大气、水污染治理深入开展,1-6月,大兴区PM2.5累计浓度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8%,降幅居全市第三。启动“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优化调整工作,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对口帮扶成效显著,7833万元对口帮扶资金全部拨付到位。加强与帮扶企业沟通,共同推进因疫情滞销的扶贫产品推广销售。全力保障我区1397户低收入户全面脱低。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依托区金融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专班机制,有效预警化解风险7起。

  城市更新步伐加快。“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有序推进,占道经营整治、城乡结合部改造、棚户区改造3项市级任务完成全年目标。清理违法建设216.3万平方米,腾退土地311.2公顷,整治无证无照经营23处,整治群租房354处。全力推进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完成造林3万亩。杨各庄湿地公园加快建设,狼垡公园、孙村公园建成开园。新建和规范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网点40个。加快新基建步伐,建设5G基站422个,实现重点区域连续覆盖。

  (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创新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营商环境更加优越,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潜力进一步增强

  农村土地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建地方面,积极围绕“加快供地节奏、扩大交易规模、加快资金回笼、减轻财务压力”的工作思路,持续深化集建地改革。初步确定首批限竞房选址,形成限竞房工作方案。探索点状供地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农地方面,以防止“大棚房问题反弹、严禁农地非农利用”为目标,对5.4万栋农业设施实现“一棚一码”常态化动态管理。宅基地方面,研究制定《大兴区农村宅基地及房屋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

  优化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以增加企业群众更多获得感为目标,制定《2020年大兴区营商环境整改提升工作方案》,细化35项整改提升措施。积极推进“不见面”审批、“零见面”秒批,实现1684个办事指南在线查询和1096个区级事项在线办理。区级领导分两批对150余家区级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走访服务,协调解决突出问题。2019年全市营商环境评价,大兴区在平原新城排名第一。

  其他领域改革稳步开展。推进区属国有企业试点改革,制定《大兴区属国有企业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谋划对大兴国投、兴展公司、北电投公司进行市场化改革,对大兴国投公司和兴展公司进行战略性重组。持续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建立“一库两机制”,积极吸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项目落地,新储备项目84个。

  (五)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围绕“七有”“五性”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接诉即办”工作持续高标准推进,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保持全市领先。持续推进生活性服务业网点建设及品质提升,服务功能社区覆盖率提升至99.5%。精细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印发《大兴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目前已基本形成“撤桶并点+定时定点”“互联网+智慧分类”“上门收集+精细化管理”“两桶一袋+绿色当铺”的工作模式,加快打造“精致大兴”。不断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大力宣传贯彻《物业管理条例》,首次发布大兴区物业企业红黑榜,在10个镇街、14个小区开展物业管理工作试点。成立大兴物业集团,破解物业管理难题。

  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制定《关于纵深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如期高质量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方案》,细化90项“三农”重点工作。360个保留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向好,梯次推进230个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实现制度性突破。庞采路高端特色农业产业带加快谋划,积极与中化农业、中国农科院、阿里巴巴等开展农业项目对接,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稳粮保菜工程,不折不扣落实5.3万亩粮田、17.2万亩菜田的菜篮子保障任务。深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打造西山永定河线路大兴段和运河湿地线路大兴段两条休闲农业精品路线,进一步优化乡村产业支撑体系。

  公共资源供给与服务持续提升。加快推进北京第四实验学校落地、北京八中大兴分校委托管理工作,推动高质量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稳步推进北大医院南院区建设,区人民医院选址新建项目进展顺利,与北京口腔医院项目合作协议达成一致,优质医疗资源持续增多。制定《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区镇村三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

  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加大就业服务力度,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低收入农户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发挥大兴就业平台优势,积极开展线上招聘。开工政策性住房13671套、竣工945套,推动115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完善提升。打造“拉家常”议事会品牌,建立多元主体联合响应机制,在垃圾分类、居民意见征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序推进45家食品生产企业动态评级,加强生产环节日常监管,筑牢食品安全底线。

  二、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

  下半年,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毫不松懈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六保”工作任务,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新国门·新大兴”。

  (一)持续强化“稳经济、促防疫”工作思路,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

  织密织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网。(1)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落实“四方责任”,做到“三防”“四早”“九严格”,贯彻“六个全面”要求,按照“二级响应、一级战备”的防控策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2)做好村庄、社区的封闭式管理,严格落实各项措施。(3)加大流调和筛查密接人员力度,做到精准阻断、细致排查。(4)统筹安排核酸检测工作,特别是做好重点场所外部环境核酸检测和重点人群二次核酸检测,避免疫情扩散。(5)落实各行各业防控指引,加强公共场所消毒和人员健康监测。

  加快加强生活物资供应保障。(1)继续深化生活必需品供应“点对点”监测补货机制,加强疫情小区生活必需品应急保障措施,抓好市场监测和供应保障。(2)发挥大型超市企业流通骨干渠道作用,鼓励蔬菜、肉类等货源企业与商超企业直供对接。(3)发挥生鲜电商、蔬菜直通车、无接触配送等新模式作用,加大市场供应保障力度。(4)加强价格监测,对哄抬物价、坐地起价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曝光一起。(5)推进大兴粮食应急保障中心重点工程建设,形成储备加工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落细落实各项企业帮扶政策。(1)进一步扩大房租减免政策落实覆盖面,做好政策宣讲和接访解答,让政策惠及更多中小微企业。(2)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行业,落实好中小微企业贷款担保贴息政策。(3)落实降低工商业电价5%的政策,确保减税降费红利充分释放,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4)开展金融线上对接平台宣传推广,落实好新增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等各类金融支持政策。(5)加大政府采购中小微企业产品服务力度,对冲疫情对企业带来的影响。

  全心全意做好群众就业服务。(1)抓好以训稳岗培训补贴、一次性培训补贴等政策落实。(2)持续开展低收入农户等群体的就业服务,保障重点群体实现稳定就业。(3)围绕市级政策,制定大兴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进一步加强与经开区就业服务合作,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4)建立完善针对规模化裁员和群体性失业的监测预警机制,做好劳动关系领域风险防控和化解。(5)结合航空公司、抗疫物资保障企业复工达产要求,持续梳理用工需求,引导企业吸纳更多本地劳动力就业。

  有序有力推动企业达产达效。(1)开展重点项目调度服务,确保实现民海生物疫苗产业化二期等16个项目开工建设,大得名归生产基地等10个项目竣工,瀚仁堂生产基地等10个项目投产,形成经济发展新增量。(2)协调解决原材料运输、资金周转等制约产能恢复的问题,助力企业打通上下游供应链、产业链。(3)抓好外贸高质量发展政策资金落实,有效缓解外贸企业因疫情影响造成的资金链紧张。(4)帮助航空企业解决防疫、经营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坚定航空企业发展信心。

  盯紧盯实重点项目投资进度。(1)把稳投资作为各部门“一把手”工程来抓,强化统筹联动,努力完成全年投资任务。(2)强化重点领域调度,推进临空区、建筑业等重点领域加快投资建设。(3)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动态更新机制(目前重大项目已由245个调整为347个),加大项目促开工力度,推进机场噪声区安置房主干路、航天精密等23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尽快形成有效投资。加快续建项目建设进度,重点推进西红门商业综合区四期等项目早日实现全面满产。(4)深入挖潜投资增量,梳理未入统增量项目,拓宽投资增长途径。(5)推进新城核心区、榆垡镇等6宗土地上市,加快资金回笼。

  (二)加快推动“重点领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活力

  积极发挥临空经济区的牵引作用。(1)推动起步区生态、生活、生产等功能复合型特色社区研究,为打造特色临空经济区奠定基础。(2)完成临空经济区信息平台二期搭建,加速推进临空经济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3)持续提升招商引资水平,确保京东城市服务中心、华大基因等8个项目年底前签约,储备20个优质项目。(4)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年底前顺丰华北智慧物流总部项目达到开工条件,国际会展中心启动一级开发,自贸区创新发展服务中心具备营业条件。(5)探索实行“区域评估+标准地+告知承诺制”开发建设模式。

  加快打造重点优势产业集群效益。(1)培育壮大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产业,帮助企业将获批的新产品快速进入商务部出口防疫物资白名单。加快落实生物医药基地扩区,大力推动精准医疗、疫苗、干细胞、高端医疗耗材等领域发展,精准对接“三城一区”,打造生物医药前沿转化承接高地。(2)加速新媒体基地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服务业规模。启动特色街区和城市客厅等基础项目建设,提升园区城市形象。对老旧厂房进行改造,实现华商创意中心、人民电器等老旧厂房近10万平米空间再利用。(3)推进北京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紧抓招商引资,推动欧力士、伊藤忠等重大项目落地,以重点项目带动创新型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加快大兴氢能示范区建设,编制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动2个加氢站选址,力争氢能展示中心10月底建成运营。

  不断推动消费市场升级扩容。(1)持续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全年累计发展提升便民商业网点70个,支持基本便民商业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消费品质。(2)做好基本便民商业网点精准织补,实现基本便民服务功能社区覆盖率达到100%。(3)加快推动大悦春风里、爱琴海等重点商圈升级改造,指导运营方引进首店、知名品牌店,着力打造高品质消费空间。(4)适时适度促进餐饮、商业综合体等受冲击较大业态销售回暖,做好餐饮消费券的发放、宣传,组织策划“惠民消费季”系列活动,服务大型商圈开展各类夜间经营活动。(5)新建精品民宿15家,促进乡村旅游消费。

  持续优化创新成果转化平台。(1)以重大工程落地、产业转型升级为依托,开展区域内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应用场景建设,为新产品新业态发展提供条件。(2)在大兴新城等重点区域,加快5G新基建项目进度,研究5G示范应用。(3)加快推进“1+N”产业政策调整完善,围绕“三区一门户”功能定位,更加突出主导产业和科技创新企业聚集发展。

  (三)不断优化“网格化、精细化”建管水平,着力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巩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扎实成果。(1)严格落实“周报送、月调度”工作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力争10月底完成年度任务。(2)对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实现“动态上账”,聚焦民众关切的难点问题,主动治理、及时销账形成闭环管理。(3)进一步聚焦建设提升项目,以旧宫、西红门、青云店等治理类镇街为重点,加快显现提升效果。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1)补齐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短板,完成145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加快实施72个村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紧推进44个村污水管线工程,完成剩余3000余户户厕改造任务。(2)夯实农村产业基础,加快完成庞采路高端特色农业产业带规划编制并争取促成、落地一批高端现代农业项目。完成庞各庄、长子营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加快形成区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3)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快推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认真落实“一村一策”,确保年底前6个市级试点村年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过10万元。

  加快基础设施优化升级。(1)推动105国道、团桂路等重点道路建设,推进寿宝庄110千伏变电站工程和老旧小区电力改造工程进度。(2)加快停车场建设,新增1000个停车位,缓解停车设施短缺问题。(3)实现“一云两平台”项目落地,推动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投入使用。实施“雪亮工程”等项目,提升城市公共安全领域监测和综合治理水平。(4)做好安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相关工作,推动主体工程尽快开工。

  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品质。(1)重点推动聚贤公园、榆垡镇回迁社区等城市森林建设,改善城乡生态环境。(2)加大对重点工程的检查力度,保质保量完成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任务。(3)加强垃圾分类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建设,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力争年底实现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的镇街占比达到90%以上。

  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1)推广“拉家常”议事会品牌,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善治格局。(2)发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作用,建立“未诉先办、一办到底”工作机制,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3)提升城乡社区物业管理水平,推广“职业经理人”等模式,年内实现56个“三无”社区和37个村居并行社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四)紧紧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发力,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1)及时掌握疫情防控期间75个帮扶项目进展情况,保障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巩固脱贫成效。(2)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对接帮扶,推动不少于3家企业到结对地区发展,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增收脱贫。(3)完善“市区一张网、上下一盘棋”的消费扶贫大格局,推动开设专卖店、专柜,开展扶贫产品“七进”工作,充分发挥消费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持续加强污染防治。(1)全面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化“一微克”行动,实行“四治联动”工作法,精准管控扬尘治理。(2)坚定不移打好碧水保卫战,完成新建污水(再生水)管线和雨污合流管线改造任务,确保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2%以上。(3)开展净土保卫战监察执法,对高校及科研院所实验室、危废企业进行专项执法检查,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

  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全面强化风险防控,有针对性地开展对高风险、重点主体行业中大型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2)利用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监测平台,监测隐性债务变动情况,确保隐性债务规模只减不增。(3)创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到期贷款置换方式,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切实防范化解镇级联营公司债务风险。(4)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广大兴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做好城市信用监测。

  (五)全面依托“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内生动力,点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强劲引擎

  持续改革优化营商环境。(1)围绕市场环境、生产经营环境等5个方面发力,推动市区两级政策举措落实,打造首都南部营商环境新高地。(2)抓住企业开办、变更等关键环节,推动“马上办”“线上办”“应急审批”“随到随检”“视频检查”等做法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3)将“工作日弹性、午间不间断”服务延伸至准入各个环节,解决企业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痛点。(4)推出更多“办好一件事”引导式主题服务事项,力争9月底完成200项指标任务。(5)强化区级领导走访服务企业常态化机制,切实解决企业诉求,稳住优质存量税源,培育涵养新增税源。

  深化农村土地试点改革成果。(1)积极推动魏善庄、西红门、瀛海、黄村集建地块入市。(2)加快推进集建地园区及周边主要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土地市场成熟度。(3)加快推进安定镇异地迁建等宅改项目。(4)利用新型经营主体拥有的承包土地经营权、土地承租权等相关权益,创新金融产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5)盘活闲置农宅,为农村新业态的发展开拓更多空间。

  持续做好服务业扩大开放。(1)进一步发挥“一库两机制”作用,推进新储备的84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项目取得新进展。(2)落实大兴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改革科技领域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科技服务业顶层设计规划和大数据平台建设,吸引更多的科技服务业及涉外服务机构入区发展。(3)发挥出口退税资金池的政策引导作用,缓解企业流动性资金短缺,进一步吸引跨境贸易平台落地,优化外贸企业结构。

  (六)紧扣落实“七有”“五性”目标要求,为人民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

  织密扎实民生保障网。(1)指导镇街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建立健全“救急难”机制,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兜底中的兜底”作用。(2)将低收入农户等特定困难群体纳入区级补充医疗保障范围,缓解就医负担,全面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发生。(3)加强政策宣传对接,确保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对象及时入住养老机构。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1)制定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补齐疫情防控形势下暴露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短板,加快夯实区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建设。(2)以医联体建设为抓手,加快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年度重点任务。(3)制定方案明确重点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探索推进健康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

  不断提升教育服务水平。(1)坚持优质资源“内培外引”,大力支持大兴一中、兴华中学等本土优质教育资源和清城小学教育集团、翡翠城小学教育集团发展壮大,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动北京第四实验学校项目建设。(2)通过新建幼儿园、新审批普惠性民办园等途径,加快补齐教育短板。(3)突出与新国门建设相适应的国际教育规划发展,加强国际学校引进、国际项目交流、国际化特色学校培育和外事窗口学校建设,打造教育发展新高地。

  持续解决群众关切问题。(1)加快推进养老照料中心8个空白点和56个社区养老驿站建设,深入研究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物业+养老”管理模式。(2)完成住宅老旧电梯的风险评估,做好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降低电梯超期未检率。(3)加大对线上销售餐饮食品的监督抽检力度,及时发现风险隐患,确保年度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4)针对28大类常用基本药物、化妆品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药品,加大安全抽查力度,实现抽检全覆盖。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1)加强全民健身场馆设施的建设力度,新建、改建足球场等专项活动场地60个,铺设健身步道6公里,更新配建健身器材165套。(2)加快推进1800平米室内滑冰场地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3)适时开展市民快乐冰雪季系列活动,为北京冬奥会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同时,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牢牢把握“三区一门户”功能定位,紧抓大兴国际机场通航、临空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谋划推动减量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为努力打造首都南部发展新高地、开启大兴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