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大兴区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于9月25日顺利通航,正式开启了大兴新国门建设的新征程。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做好疏功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
积极落实区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重点在产业转型升级、营商环境优化、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补短板、下功夫、促均衡,经济社会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
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2项指标基本实现预期目标,具体表现为:
--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运行区间。初步预计,2019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左右,市场总消费同比增长9.1%左右。
--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到61%以上,三次产业的比重前三季度为1.8:33.3:64.9,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科技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覆盖率达到100%,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45件,创新创业活力显著增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预计下降3%以上,减量发展与经济增长互促共进。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95%。大气治理成效明显,细颗粒物年均浓度44微克/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0.12%,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9%左右,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10%以上,均高于经济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以内,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态势。"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达到99%以上,居民生活便利性进一步提升。镇街级、村社级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以高水准服务保障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通航为牵引,国际交往新门户建设全面推进
机场及周边建设稳步推进。全力以赴保通航,圆满实现"6.30"建成和"9.25"投运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五纵两横"综合交通网基本形成,京台高速、大兴机场高速等建成通车,轨道交通大兴机场线、京雄城际铁路与机场同步投入使用。大礼路、青礼路旧线综合管廊保通航段建成运行。广厦110千伏等4座机场外围配套变电站建成投产,实现机场东、西路供电。新航城东西区再生水厂具备通水条件。全力做好航企落地注册等"管家式"服务,24家航企及关联企业落区发展。积极对接航企拓宽就业渠道,2067名本地劳动力实现机场就业。民航生活保障基地首期2238套公租房与机场通航同步交付使用。推进噪声区治理,完成19个村庄拆迁,启动安置房建设。临空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成立临空经济区大兴片区领导小组及管委会筹备办公室,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获批,综保区一期(北京部分)全面开工,自贸区大兴国际机场片区正式挂牌,与绿地商贸、海航冷链等6家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意向金额约51亿元。完成临空经济区产业规划研究,明确"1+2+2"临空产业发展体系。国际会展中心、国际健康中心、国际消费枢纽、综合保税区等首批招商项目正式对外发布。临空经济区发展基金正式成立。加快临空经济人才引进,研究设立临空经济区研究院、组建临空经济专家委员会,制定建设临空经济区人才枢纽行动计划。
(二)坚持以扩大需求优化供给为抓手,经济运行的韧性和稳定性不断增强
投资发挥重要拉动作用。充分发挥好投资在稳增长、补短板、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1-11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0.8亿元,其中,机场投资完成158.7亿元,建安投资完成417.7亿元。加快推进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实施,8号线四期、首都环线高速(大兴段)等项目完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城南院区、黄村狼垡城市森林公园等项目开工建设,魏善庄九年一贯制学校、黄村火车站一体化建设等项目正在抓紧办理前期手续。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优化。出台《大兴区促进市场总消费增长工作意见》和《大兴区2019年促消费稳增长行动计划》,建立促进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增长工作机制,制定培育新动能、发展电子商务等8个方面24条措施。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打造"夜大兴"消费品牌,在荟聚、龙湖大兴天街、绿地缤纷城等商圈开展消夏夜市、深夜食堂等活动,在呀路古等景区试点延长开放时间、推出夜游等活动。持续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新建和规范提升盒马鲜生、7鲜等一批有特色的便民商业网点。稳定外需的向好因素不断累积。借助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契机,将22家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企业纳入走访服务范围,稳定外贸企业发展信心。实际利用外资约1亿美元,同比增长77.1%。合同外资实现6.5亿美元,同比增长234.4%。在全市首创出口企业服务机制,建立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退税资金池。推动欧豪汽车等实现全市首批二手商用车出口。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积极推介自贸区大兴机场片区,北京巴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功签约。
(三)坚持以产业强区为突破,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招商引资步伐持续加快。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投资促进12个工作专班,进一步健全招商服务工作机制。出台鼓励高精尖发展政策,全年兑现"1+N"政策资金1亿元。屠呦呦团队研究中心等10个项目实现开工,天科合达、智飞睿竹等166个产业项目落地,星昊药业等9个项目竣工,同仁堂大兴生产基地等14个项目投产,极智嘉、深度智耀等20个硬科技企业入区发展。积极发挥产业引导基金的杠杆放大作用,全区产业引导基金总规模增至107亿元,投资支持23家企业发展。筹备建设北京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重点发展医药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启动生物医药基地8.4平方公里扩区。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现代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7%,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高端化趋势更加明显。1-10月,规模以上十大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1%,企业效益开始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中十大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15.8%,万元产值能耗持续下降,绿色发展态势逐步形成。创新创业活力加速释放。成功举办首届中日国际合作产业论坛、首届中国药谷高峰论坛、2019T-EDGE全球创新大会、2019中国设计节。制定大兴区建设科技创新引领区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热景生物成功登陆科创板。1-10月,中关村科技园大兴园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7%,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不断提高。1-11月,全区专利申请4356件,同比增长14%。专利授权2690件。新增商标15378件。
(四)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引领,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优化营商环境步伐加快。大兴区营商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阵地。"北京大兴"APP上线运行。加快"放管服"改革,1397项事项进驻区级综合性政务中心办理,基本实现"应进必进"。企业开办手续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全覆盖。企业开办时限实现"一次提交、一天办结"。不断深化重点企业"服务包"工作机制,为125家企业量身定制综合服务包,开展对93家重点企业走访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精准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全年实现减税降费30.8亿元。农村集体土地三项改革全面收官。累计完成15宗土地入市,总交易额210亿元,用于支撑高精尖产业发展。在集建地建设共有产权房基础上再突破再创新,探索打通利用集建地建设商品住宅路径。推动瀛海镇集租房、西红门"创业之家"等项目加快建设。借助宅基地改革政策,推动魏善庄、安定、西红门等镇村庄整体改造。推进旧宫、西红门、采育等镇3个"征转集"项目加快入市节奏。服务业扩大开放稳步推进。出台《北京市大兴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进方案》,推动东航、南航飞机维修等20个项目落地。钛媒体集团总部落户新媒体基地。加快推动金融业发展,金财基金等6家金融企业落户,开展临空经济区、自贸区金融产业发展研究。
(五)坚持以减量提质和融合发展为路径,城乡发展面貌持续改善
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各项任务基本完成市级下达目标,拆除违法建设698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完成"留白增绿"111公顷,建设提升102个基本便民商业网点。积极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完成资源化处置3988万吨,用于园林绿化、市政基础设施、美丽乡村建设等工程,排名全市第一。坚持做好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按照一街一巷一景一特色的要求打造"最美街巷",三中巷等8条街巷整改基本完成。加强村庄安全治理,对65个重点村1.8万个院落实现落图制管理,累计拆除私搭乱建4.9万处、152万平方米,26个村实现物业管理模式,加快推动农村治理向新社区治理转型。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启动庞各庄、长子营等6个镇域规划和142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理生活垃圾41万吨,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首批88个村庄通过市级考核验收,排名全市前列。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减高耗水小麦作物7574亩,同比下降39%。围绕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打造休闲农业精品品牌。城乡建设品质持续提升。分区规划获得批复。完成北京大兴站和大兴新城站一体化设计。青云店中心镇区等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顺利启动。永兴河北路、军航西侧路建成通车,乡村公路大修及生命防护工程加快推进。完成新城地区30座、农村地区737座公厕改造。开展夜景照明提升工程,打造"新国门、新大兴"良好形象。推进大兴国际机场及交通沿线重点区域5G基站建设。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持续推进"智慧大兴"建设,打造全区共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健全完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成立全市首家"接诉即办"调度指挥中心。群众诉求办理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综合排名全市第一。将旧宫、西红门等人口超过10万的镇街主动纳入"疏整促"工作,积极回应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真正做到由"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探索垃圾智慧分类、定点投放模式,在全市率先开展校园垃圾分类。加强路侧停车管理,实现路侧停车电子收费。持续推进停车资源挖潜,增加社会停车位1000个。
(六)坚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导向,宜居宜业品质进一步提升
大气治理工作持续推进。出台大气污染防治网格精细化管理办法,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利用车载激光雷达设备和大气污染监测网络平台,强化科技创新精准治污。进一步完善重点行业企业环境监管网格化平台建设。推动煤改清洁能源后期管护。加强绿色交通系统建设,淘汰国Ⅲ排放柴油货运车辆5327辆。细颗粒物累计浓度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水土污染治理稳步推进。全面落实河长制,完成163处河湖"清四乱"和73处小微水体整治。瀛海、魏善庄镇级再生水厂实现运行。新建污水管线91.8公里,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升。推进新凤河流域综合治理,新凤河新城段生态廊道工程建成开放。持续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加快全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采样工作,完成16处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状况调查。绿色生态空间不断拓展。坚持以绿补山、以绿补水,完成新一轮百万亩造林3.28万亩,其中机场周边五镇造林7000亩,"穿过森林去机场"的大绿大美景观加快打造。建设镇村级小微绿地6万平方米,实施村庄"五边"绿化300余亩,百姓身边绿色空间不断拓展。南海子公园二期、孙村公园建成开园。
(七)坚持以民生事业为宗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公共服务供给持续改善。北大医院南院区全面开工,同仁医院南区二期竣工,广安门医院南区提升工程取得立项批复。积极引入清华附中、北京第四实验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一中西校区完成主体工程,全年新增学位15574个,新增普惠性幼儿园66所,覆盖率达到83.9%。文体事业加快发展,推动清源街道青少年活动中心等2处24小时城市书房建设,新建篮球场、乒乓球场等各类专项活动场地41个,积极推进冰雪运动中心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加快完善"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和多元化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新建5家镇街养老照料中心、34家社区养老驿站。启动大兴区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建设。全年竣工保障性住房8943套。加快推动农村低收入农户增收,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就业率达到88%。对口帮扶工作深入开展。加大产业帮扶力度,提升受援地造血功能,组织引导金维畜牧、本草方源等公司赴受援地投资兴业,推动绿源有机肥等16家企业对接。全面推进消费扶贫,在全市率先设立消费扶贫分中心,打造线上大消费扶贫电商平台。安全保障力度不断增强。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通航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逐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全区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台账。严守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底线,重点食品安全监测抽检合格率达到99.44%,药品抽验合格率达到99.5%。
二、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初步安排
(一)总体思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全面建设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为此,202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市委十二届十次、十一次全会安排部署,聚焦"新国门、新大兴"建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的牵引作用,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围绕"七有""五性"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统筹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二)主要指标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共安排32项指标,包括以经济发展类为主的12项预期性指标以及以生态环境和民生改善类为主的20项约束性指标,具体如下:
一是更加注重经济运行高效化。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2%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00亿元,科技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覆盖率达到100%。
二是更加注重资源环境可持续化。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及三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力争继续下降,森林覆盖率达到30.46%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常住人口规模、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拆除违法建设面积、能源消费总量、用水总量、再生水利用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降幅、全区污水处理率均为市级下达指标,目标值为达到市级要求。
三是更加注重人民生活品质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低收入农户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达到100%,重点食品安全监测抽检合格率达到98.5%以上,药品检验合格率达到99%以上,镇街级、村社级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均达到100%。
三、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一)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继续坚持产业强区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做强做优优势产业,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实力。
加快打造高精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估机制,充分发挥"高精尖企业指数"引导作用,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做大做强大兴产业母基金。充分发挥高精尖产业引导基金作用,支持科技型、创新型、平台型企业发展。着力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园,以生物医药基地扩区为契机,精心打造中国药谷品牌,加快一批效益高、见效快高精尖项目集聚,实现民海生物二期等项目开工,推动东兴堂等项目竣工。着力推进新媒体基地转型升级,推动金日、人民电器、北人等工业厂库房改造再利用,拓展新型空间和载体,加快推动中挪绿色创新中心、金恒总部、建工海亚总部、利亚德虚拟动点等项目落地。加快推进北京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利用生物医药研究院等创新资源,加快CDMO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针对企业需求,强化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推进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七所高校共建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协调与服务平台,筛选优质项目开展专利布局,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在大兴转化落地。集聚国内外优秀设计资源,推动大兴区设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大兴区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及中创红星设计创业投资基金作用,用政府资金吸引带动社会资本,推动重点产业创新发展。
充分发挥投资消费扩内需稳增长作用。精准发力扩大有效投资,完善项目投资促进机制,建立全社会固定资产项目库,形成"四个一批"项目投资促进机制。重点推进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实施,加快大礼路及综合管廊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消费增长新动力,推动大悦春风里等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建成开业,积极开展夜间促消费活动,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内涵丰富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
(二)高质量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努力打造新时代首都新国门
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坚持在深化疏解、强化治理、优化提升上下功夫。高水平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积极打造国家发展新动力源、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引擎、首都南部发展新高地。
稳妥有序推动疏解整治促提升。按照"力度不减、统筹时序、引导提升、主动治理"的原则,推动24项工作任务落实。更加注重释放提升效果,对治理类镇街加强整治,推动市政道路、供水以及学校、幼儿园等一批项目落地,提高市政承载能力与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推进群众诉求集中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在观音寺街道双河南巷等22条背街小巷实施环境整治提升,努力打造具有大兴文化底蕴的街巷。围绕健康步道,有机串联周边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一批精品民宿,加快都市休闲产业发展。
高标准推进临空区、自贸区、综配区"三区"建设。完成临空经济区城市主干道路、综合管廊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噪声区安置房及配套项目工程建设,确保年底前完成安置房主体结构的70%。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一期)工程建设,同步推进外围市政道路及相关配套工程建设,全力保障综保区封关运营。推进自贸区规划建设,制定自贸片区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加快完成片区控规和产业规划编制。聚焦临空区"1+2+2"产业发展方向,加大招商力度,引进一批金融、航空公司、物流等机场保障和航空服务项目注册落地,加快国际消费枢纽、国际航空总部园、临空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等项目规划建设。
大力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深入推动交通一体化,加快推进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二期、新机场北线高速公路(东西延)、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京雄商高铁(北京段)等工程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大气及水资源联防联控,促进区域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加强同河北、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管理中心沟通对接,提前谋划联合成立综保区公司。
(三)高质量推动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紧抓营商环境、土地制度、服务业扩大开放等标志性重点领域改革机遇,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持续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深入落实优化营商环境3.0版改革政策,推动204项新一轮深化"放管服"改革任务落实。推动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向普惠性转变,扩大重点企业服务半径,根据企业产值、纳税、成长性等情况制定遴选标准和退出机制。建立由"总管家"、"服务管家"、"行业管家"、责任部门和属地组成的多层级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精准精心精细的服务。持续加强营商环境和企业"服务包"跟踪检测评估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推进整改落实。
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集建地建设全体系住宅的有效路径,重点推进青云店镇、长子营镇集租房项目、区级统筹地块共有产权房项目落地,推进魏善庄镇集建地项目供地,加快瀛海镇一期15、17地块限竞房项目方案审批。探索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用于发展养老服务业,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继续探索农村宅基地改造路径,研究总结安定、西红门、魏善庄等镇宅改成功经验,加快推进南中轴路两侧、大兴国际机场周边等储备项目宅改工作。总结成片开发征地经验,探索"自征自用"征地模式,为推动集建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新路径。
稳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推动新媒体基地形成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互联网与信息产业为特色的服务业开放园区。吸引国外养老服务企业加入行业协会,引入国外先进养老服务理念开展试点,探索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在临空经济区设立分支机构。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研究解决区属国有企业同质化经营问题,探索建立市场化经营管理体制,不断激发企业市场活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立,积极构建有序就医格局。
(四)高质量推进城乡建设,全面提升城乡功能品质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统筹协调建设与管理、城市与农村发展关系,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落实长效管护机制,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村庄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83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细化规划建设导则,制定宅基地规划条件和住房建设标准,积极推进16个市级示范村建设。持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围绕合作社带动、互联网销售等渠道,着力打造一批农业品牌。持续深化金融助农,对符合条件的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及担保支持。
持续提升城市运行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东环路二期、魏永路东延、105国道等道路建设。实施乡村公路大修工程130公里。推进新城、重点商圈等区域5G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新航城东西区再生水厂、大兴国际机场水厂等投入运行,全面提升供水能力和污水处理率。推进综保区、新建村、高米店等110千伏输变电站工程建设,确保重点功能区能源供应可靠安全。
深入推进城乡精细化治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功能。强化"接诉即办"响应,深化"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第一时间回应群众诉求。扎实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在庞各庄、榆垡等6个镇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搭建区、街(镇)、社区(村)三级垃圾分类全流程管理系统。推进路侧停车管理改革,通过内部挖潜、错时共享等方式增加停车位供给。完善"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申报12个试点社区,强化智慧社区与宜居社区深度融合。深化全国文明城区和国家卫生区创建工作,多角度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居民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五)高质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造和谐宜居环境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美丽大兴。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化大气污染防治"一微克"行动,力争细颗粒物年均浓度继续下降。对全区环保网格内14类污染源实施动态监管,实现全区大气污染问题及时发现、快速解决。加大扬尘执法检查力度,以"施工扬尘、小微裸地、拆腾工地"为管控重点,加强巡查管理。加强重型柴油车执法,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规范管理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开展渣土车违法行为联合执法检查。深化工业污染源治理,严防"散乱污"企业反弹,继续围绕污染排放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全力打好水土治理组合拳。深入落实河长制,完成7处小微水体整治,加大各级河长巡查力度,确保巡河率达到100%。启动小龙河、永兴河综合治理,推动凤河、凤港减河、永定河灌渠、北小龙河实施方案研究。建立全区入河排污口台账,构建水质水量监控体系,提升全区水环境管理水平。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实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做好建设用地新增污染防范,提前对新建或扩建企业开展项目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
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优化生态布局、拓展绿色空间为主线,不断改善城乡生态品质和绿色人居环境,加快创建森林城市。实施1.8万亩造林绿化工程,确保狼垡城市森林公园、西红门生态休闲公园按期开园,全力推进园林绿化健康持续发展。推动机场绿色廊道建设,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高速、京开高速、京台高速等主要进京道路、中轴路沿线实施大范围绿化,精心打造绿色新国门。不断优化能源结构体系,推动大兴国际机场及临空经济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项目建设,促进能源绿色发展。
(六)高质量发展社会事业,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落细,紧紧围绕"七有"要求做好民生工作,在满足"五性"需求上狠下功夫,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积极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努力扩大学位供给,完成大兴一中西校区等6个项目建设,推进北京第四实验学校建设。新增中小学学位6120个、幼儿园学位900个。引导6所民办园转轨为普惠性民办园,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加快北大医院南院区、区人民医院新建项目建设,加强老年健康、康复护理、院前急救等体系建设,推进临空经济区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蓬勃发展文体事业,扎实开展大兴西瓜节、春华秋实等品牌文旅活动,确保冰壶馆投入使用,举办快乐冰雪季系列活动,进一步营造迎冬奥氛围。
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促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紧抓大兴国际机场通航机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对接航企协调就业岗位,促进本区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全年实现城乡劳动力就业1.3万人。强化社会精准救助,推进区、镇街、村居三级困难群众救助帮扶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新建5家镇街养老照料中心、25家社区养老驿站,新建大兴区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1万套。持续推动绿色殡葬改革。
深入开展对口帮扶协作。加大产业帮扶力度,推动呷哺呷哺等企业在受援地落地。推进沃圃生二期等13个在建项目建设,加强对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深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在建立大兴区消费扶贫分中心的基础上,发挥区内电商平台资源优势,完善线上线下销售体系,开展受援地产品进机关单位、学校、医院、商超、社区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