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上半年GDP增长67.8%,全市排名第一经济社会发展“势”“力”强劲

来源:区发改委  日期:2021-11-12 15:55 打印 【字体: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起步之年,大兴区迎来了多重优势叠加的重大发展机遇。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在全市保持领先,经济运行持续稳中向好稳中加固的发展态势,各项民生事业有序推进。其中,GDP完成651.8亿元,同比增长67.8%(两年平均增长25.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9.3亿元,同比增长17.8%;建安投资完成172.3亿元,同比增长25.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182亿元,同比增长234.3%;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92亿元,同比增速31.3%;区级财政收入完成59亿元,同比增速16.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20亿元,同比增长19.7%。

  乘势而上:坚持高位统筹多点发力,经济运行展现出强劲的增长爆发力。充分发挥生物医药产业爆发式增长的发展势头。深化重点企业服务包机制,加快相关审批手续办理,激发科兴中维、热景生物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爆发式增长,完成产值857.9亿元,同比增长9.6倍。充分发挥市级重点工程项目投资的有效带动作用。综保区公共库、沃森产业园、华北顺丰物流基地等全市“3个100”市重点工程全面推进。强化政策改革制度创新,综保区公共库项目成为全市首例按“告知承诺”方式办理投资核准和规划许可的项目。充分发挥消费体验提升、消费模式升级的平台机遇。推出百余项惠民促消费活动,打造云上购物、直播探店、智能服务等新型消费场景。上半年,网上消费完成83.2亿元,同比增长20.4%,进一步挖掘消费市场增长潜力。

  因势而起: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引领,“两区”建设凸显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将临空区作为“两区”建设的着力点,激发对外开放的引领作用。机场红线内国际商务综合体项目已全部封顶并同步开展招商。生命健康孵化器、综保区(一期)综合保税物流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无关化商务区”已完成初步方案。华大北京国际创新中心、京东亚洲一号等一批标志性企业注册落地。将重点产业园区作为“两区”建设的重要载体,激发产业集聚的协同效益。生物医药基地迎来发展黄金期,扩区和起步区建设前期工作全面启动。科兴新冠车间全部投产,新冠疫苗年产能达20亿剂。新媒体基地加快转型升级,发挥星光影视园集聚带动作用,加快打造视听产业集群。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雏形已现,正在加快推进“三厅三中心”建设,打造标志性、可视化创新集群。国际氢能示范区率先启动,全球最大加氢站建成投用。首届北京商业航天发展大会成功举办,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正式揭牌。将营商环境提升作为“两区”建设的生命线,激发改革创新的动力活力。开通全市首个“证照联办”线下窗口,通过数据共享、并联审批等方式实现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业务“一窗办结”,受理时间压缩至10分钟。加快“临空区的事临空区办”,全面推行“区域评估+标准地+告知承诺+综合服务”审批模式,今年以来审结各类政务服务事项150件,比法定办结时限压缩50%以上。

  顺势而为:紧扣“七有五性”“接诉即办”,民生事业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强大生命力。让疫情防控更有温度。将疫苗接种作为“首要民生工程”,加强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宣传动员,全面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截至上半年,全区共建设26个临时接种点、206个接种台为群众服务。累计完成18岁及以上人群第一针接种139万余人,第一针接种覆盖率超额完成市级下达任务。让公共服务更有广度。坚持“内培外引”工作思路,不断满足百姓多样化教育需求,新引进北京市一零一中学、海淀区五一小学、海淀区实验小学、北京语言大学4所优质学校。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丰富,北京口腔医院西红门院区已正式开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城南院区项目实现结构封顶。让社会保障更有力度。加大“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力度,实施公共就业服务“暖心行动”,组织招聘会128场,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落实援企稳岗补贴资金1.03亿元,惠及企业2700家次、劳动力7.07万人次。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推动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同比增长11.3%。

  立足“十四五”规划,聚焦“两区”建设,紧扣“新国门·新大兴”目标,大兴区正在逐步打造首都南部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