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区财政局  日期:2012-01-10 14:43 打印 【字体:

  ——2011年12月22日在北京市大兴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北京市大兴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大兴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2011年全区和区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及2012年全区和区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

  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在更高起点全面建设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整体目标,认真执行区委确定的各项经济政策和区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提升科学聚财理财能力,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为大兴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一、区级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区级收入预计完成179287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380009万元,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412867万元。

  区级财力预计为2478707万元,其中一般预算财力848582万元(包括一般预算收入380009万元、体制返还收入108795万元、体制定额补助94128万元、转移支付67899万元、市追加专项84295万元、结算补助45000万元、上年结余68456万元),基金预算财力1630125万元(包括基金预算收入1412867万元、市追加专项47339万元、基金上年结余169919万元)。

  区级财政支出预计完成2348449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预计完成797324万元,比上年增长10.4%;上解支出预计完成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42.7%;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0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545125万元,比上年下降33%。

  在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预计完成149854万元,剔除市级追加专项资金影响,比上年增长21.2%;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原科技三项费)预计完成654万元,剔除市级追加专项资金影响,比上年增长20%;医疗卫生支出预计完成65080万元,剔除市级追加专项资金影响,比上年增长18.5%;农林水事务支出预计完成104801万元,剔除市级追加专项资金影响,比上年增长13%。

  以上收支相抵,预计结余130258万元(其中一般预算结余45258万元,为教育费附加收入结转8500万元、耕地开垦费结转36758万元;基金预算结余85000万元)。

  二、区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区本级收入预计完成1639024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26157万元,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412867万元。

  区本级财力预计为2253525万元,其中一般预算财力707284万元(包括一般预算收入226157万元、体制返还收入108795万元、体制定额补助94128万元、转移支付67899万元、市追加专项84295万元、结算补助45000万元、上年结余67549万元、镇级体制上解13461万元),基金预算财力1546241万元(包括基金预算收入1412867万元、市追加专项47339万元、基金上年结余86035万元)。

  区本级财政支出预计完成2143267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预计完成639062万元,比上年增长9.4%;上解支出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42.7%;体制核定补助镇级支出16964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0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481241万元,比上年下降35.7%。

  在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预计完成149854万元,剔除市级追加专项资金影响,比上年增长22.4%;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原科技三项费)预计完成654万元,剔除市级追加专项资金影响,比上年增长20%;医疗卫生支出预计完成65080万元,剔除市级追加专项资金影响,比上年增长22.4%;农林水事务支出预计完成79684万元,剔除市级追加专项资金影响,比上年增长19.1%。

  以上收支相抵,预计结余110258万元(其中一般预算结余45258万元,为教育费附加收入结转8500万元、耕地开垦费结转36758万元;基金预算结余65000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字是根据当前预算执行情况初步汇总的,在地方财政决算编审后,还会有些变化。

  三、2011年主要工作

  (一)重点突出创新驱动、跨越发展,全面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首都功能布局调整为区域经济实现超常规、高水平、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我区依托建设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打造“北京创造”品牌及全面实施城南行动计划等重要契机,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创新驱动前沿,重点构建“一区六园”为载体的产业发展平台,倾力建设优质的产业发展环境。面对高速发展的新形势,在国家宏观调控导致区域经济走势愈发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财政部门紧紧围绕产业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同国、地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强化组收措施,不断提高财政增收能力,2011年预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8亿元,比上年增长26.1%,推动了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亿元、鼓励企业发展专项资金3763万元,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投入资金7850万元,对生物医药基地及新媒体产业基地给予重点扶持。

  (二)重点突出民生为本、服务均等,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着力推进教育制度改革,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年预计拨付教育资金14.9亿元,其中:7.5亿元用于大力扶持义务教育发展,拨付资金1.8亿元用于校舍抗震加固改造及安定、采育中心小学改建工程,进一步规范和改善办学条件;安排资金6016万元实施学前教育保障项目,普及三年学前教育,加大镇级新建、改扩建幼儿园的设施设备投入,全面提升学前教育的供给能力;不断促进学校规范化和特色化建设,投入资金4804万元推行教育改革创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相结合;安排资金3877万元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构建覆盖全区的成人教育网络,支持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拆迁农民提供教育培训信息服务。

  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深入落实就业和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安排就业资金2171万元,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1275个,实现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安置;拨付资金315万元对全区525名村级专职就业指导员给予奖励;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截至10月底,共拨付城乡低保及各项救助资金1568万元,投入农村优抚社救危房改造经费675万元,安排残疾人生活困难补助及温馨家园维护等项资金4408万元,有力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积极建设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体系,截至10月底,新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260人,累计发放基础养老金7021万元,拨付城乡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资金1.3亿元,制度覆盖50536人;继续推进居家养老工作,为12406名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券,实际结算资金1158万元。

  着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水平有效提升。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财政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1.4亿元为全区30万参合农民提供医疗保障,参合农民住院补偿率达到64%,安排经费1.6亿元稳步推进公费医疗向基本医疗保险过渡,拨付“一老一小”及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补贴2012万元;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不断增强,截至10月底,共安排1676万元用于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传染病防治等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基层卫生事业的投入,拨付资金1.3亿元扶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政府购买服务以及医疗信息系统改造。

  着力完善公共文体服务网络,推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投入资金1443万元开展多种形式的节庆活动和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截至10月底,共投入资金998万元用于开展“周末场演出计划”、“星火工程”及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项文体活动;拨付资金94万元构建以区图书馆为中心馆、15个镇级分馆、260个村级图书室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重点突出强农惠农、增产增收,全面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

  一是加快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截至10月底,已拨付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900万元,预计全年新增总产值2897万元,直接受益农户1132户,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630人,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实现农产品深加工创造了条件;安排设施农业建设资金5080万元,完成连栋温室建设面积50.8万平方米,连栋大棚建设面积187.4万平方米,涉及全区11个镇,对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起到了重要带动作用。二是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发放粮食直补资金5014万元、良种补贴资金1368万元、生态作物及经济林补贴1793万元,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种养殖积极性;拨付农业保险资金1354万元,全区种植业投保面积达20万亩,养殖业保险投保30万头,切实有效地降低了农业投资风险,为广大农户提供了一道“防火墙”。三是继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农村路网建设和村内街坊路建设,高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截至10月底,共安排农村基础设施改造资金3.8亿元,支持全区试点村、重点村条条主街通柏油、条条胡同铺石板工程建设及新建农民住宅、既有农民住宅建筑节能保温改造项目,彻底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和出行条件;拨付村庄社区化资金4260万元和以补促管资金7490万元,有效提升农村社区管理水平;投入资金9095万元进行农村一户一表改造工作,建立农村水资源集约化管理及合理开发利用机制,保障农民用水安全。

  (四)重点突出品质升级、便捷低碳,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坚持科学统领,努力构建和谐大兴。积极筹措资金13.2亿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拨付黄村七街及枣园土地一级开发项目资本金9.2亿元、投入资金1.5亿元对兴华大街(芦求路-京良路段)市政道路及林校北路等四条道路进行改造,进一步加快项目征地拆迁进程,完善大兴新城环状路网建设,加强铁路以南区域与中心城区的联系,集散沿线交通,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拨付资金近亿元支持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建设;安排九龙、义和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资金1900万元,为大兴地区中心城区的快速发展和地铁大兴线正常运行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投入资金23.4亿元有序推进土地储备,拓宽城市发展空间。

  坚持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优化和完善我区公交网线,缓解区域内交通拥堵现状,拨付公交运营补贴资金6850万元满足群众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安排资金1219万元倾力支持南九镇与亦庄开发区之间四条通勤线路的开通;安排社区用房规范化试点建设项目资金1.2亿元,推动社区办公和服务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力提升了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水平。

  坚持绿色保障,提升大兴新城整体形象。截至10月底,已安排资金4.3亿元支持南海子郊野公园、滨河森林公园及星光生态文化休闲公园建设,投入新凤河、凉凤灌渠及东南郊水网管护经费945万元,逐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及东南部地区的水环境;安排平原治沙、绿化隔离带建设资金1亿元,已形成多植物、多色彩、多层次、绿量大、浑厚不通透的整体绿化效果,显著地改善了沿线生态环境景观;拨付资金1399万元对北臧村等4个村原有非正规垃圾场的垃圾进行清运及黄土回填,有效改善了村庄周边环境状况,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展现出新城良好形象。

  (五)重点突出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全面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进一步夯实财政基础工作,以科学化精细化为财政管理主线,强化预算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强化2012年预算编制准确性、严肃性,认真做好预决算信息公开的筹备工作。二是进一步深化各项财政改革,截至10月底,全区纳入集中支付管理单位147家,共拨付集中支付资金14.8亿元;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制度,规范采购管理流程,不断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和透明度,截至10月底,已执行政府采购资金2.3亿元;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制,规范单位资产处置行为,有效加强资产处置收入管理,不断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三是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积极做好政府融资平台清理及资金监管工作。截至10月底,共安排资金41.2亿元用于偿还政府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等公共财政领域的债务。四是进一步加快推进“金财工程”建设,完善财政业务和网络平台系统,保障各项财政财务工作的有序运转和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

  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大,财政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刚性支出需求及政府偿债压力逐年增加,国家宏观调控对区域经济影响逐步显现,财政增收压力增加;二是预算信息公开进一步要求加强部门预算编制与执行的严谨性、规范性,全区各行政事业单位增收节支意识仍有待增强。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加强预算管理,严格预算执行,认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012年预算草案

  2012年我们将按照区委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改革与发展,继续扎实工作,努力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以促进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预算草案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 “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和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进的要求,全面落实区委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和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强化绩效理念,积极稳妥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工作,努力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促进全区经济稳健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2012年区级和区本级预算编制草案如下:

  一、区级预算草案

  2012年区级收入预算安排150860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安排398305万元,比2011年调整预算数增长12%;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110300万元,比2011年调整预算数下降16.4%。

  2012年区级财力预计为2000069万元,其中一般预算财力为804769万元(包括一般预算收入398305万元、体制返还收入119674万元、体制定额补助94128万元、转移支付53764万元、市追加专项告知数43640万元、结算补助50000万元、上年结余45258万元);基金预算财力为1195300万元(包括基金预算收入1110300万元,基金上年结余85000万元)。

  2012年区级财政支出安排1867229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安排745929万元,比2011年调整预算数增长6%;上解支出安排100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0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115300万元,比2011年调整预算数下降21%。

  在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安排166770万元,剔除市级追加专项资金影响,比2011年调整预算数增长10%;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原科技三项费)安排785万元,比2011年调整预算数增长20%;医疗卫生支出安排62391万元,剔除市追加专项影响,比2011年调整预算数增长0.8%;农林水事务支出安排85400万元,剔除市级追加专项资金影响,比2011年调整预算数下降3.1%。

  以上收支相抵,预计结余13284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结余52840万元,为教育费附加收入结转9235万元、耕地开垦费结转43605万元;基金结余80000万元),预算收支基本保持平衡。

  二、区本级预算草案

  2012年区本级收入预算安排135265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安排242355万元,比2011年调整预算数增长11.8%;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110300万元,比2011年调整预算数下降16.4%。

  2012年区本级财力预计为183758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财力为662280万元(包括一般预算收入242355万元、体制返还收入119674万元、体制定额补助94128万元、转移支付53764万元、市追加专项告知数43640万元、结算补助50000万元、上年结余45258万元、镇级体制上解13461万元),基金预算财力为1175300万元(其中基金预算收入1110300万元,上年结余65000万元)。

  2012年区本级财政支出安排171474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安排586476万元,比2011年调整预算数增长4.6%;上解支出安排1000万元;体制核定补助镇级支出16964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0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105300万元,比2011年调整预算数下降19.5%。

  在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安排166770万元,剔除市级追加专项资金影响,比2011年调整预算数增长10%;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原科技三项费)安排785万元,比2011年调整预算数增长20%;医疗卫生支出安排60391万元,剔除市级追加专项资金影响,比2011年调整预算数增长0.1%;农林水事务支出安排69877万元,剔除市级追加专项资金影响,比2011年调整预算数增长10.8%。

  以上收支相抵,预计结余12284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结余52840万元,为教育费附加收入结转9235万元、耕地开垦费结转43605万元;基金结余70000万元),预算收支基本保持平衡。

  三、2012年工作重点

  根据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财政工作的要求,2012年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是:

  (一)统筹发展调结构,确保区域经济稳健可持续发展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财政部门将继续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加强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和监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超常规、高水平、跨越式发展。一是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调节导向作用,继续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大对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及重点产业园区的扶持力度,努力形成“四三三”和“一区六园”的产业发展格局,为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奠定基础。二是认真落实新机场建设工作,以此为契机积极发展临空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建立健全组织收入长效机制,保持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二)以人为本保民生,不断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大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健全投入机制,不断提高办学条件,稳步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促进各级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大力扶持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加大国际教育引进发展力度。二是落实资金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续加大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领域的投入,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能。三是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各项民生政策,积极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四是大力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三)坚持不懈促和谐,着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大兴

  坚持“建管并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优化人居环境,努力提升城市品质。一是继续加大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功能,着力提升新城城市品质和综合服务能力。积极推进两区深度融合,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覆盖。二是着力建设公益性社会服务设施,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社区管理体系。三是进一步加强环境治理,在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加大社会治安管理力度,加强对市容环境、社会环境的治理,维护安全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

  (四)多措并举惠三农,努力形成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支持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和强农惠农的力度。一是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发展观光休闲产业、特色农业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型农业,鼓励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自主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加快实施城乡结合部改造,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探索实践农村社区新模式。四是进一步健全保障搬迁村农民长远利益的长效机制,确保安置就业有岗位、经营增收有资产、稳定生活有保障、服务管理有组织。

  (五)精益求精促改革,不断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一是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财政体制改革方案。二是是规范预算编制工作,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精准性,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推动预算编制和执行相结合。三是坚持推进公开与加强管理相结合,积极稳妥推进我区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四是强化各部门的绩效理念和支出责任,不断加强绩效考评管理制度建设,继续推进绩效评价工作,建立绩效跟踪机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五是加强债务管理,构建地方政府性债务控制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逐步化解偿债风险。六是不断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加大会计信息质量监控力度及会计人员培训力度,实现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双重提高。

  2012年预算任务艰巨而繁重,一方面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第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突破之年,发展任务尤为严峻;另一方面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我区财政增收不确定性增加,随着预算绩效考核、预决算信息公开等项工作的不断推进,财政工作局面更加复杂。新形势下,我们将在新一届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下,紧密围绕我区“十二五”规划的建设重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统筹发展,扎实工作,努力开创财政工作的新局面,为促进我区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做出贡献。

附件:关于北京市大兴区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