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城区创建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件事都是关键让我们一起共建、共享“文明风景”北京市大兴区——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能量场”更是文明城区创建的“最后一公里”为全面推进“一社一品”打造一社区一品牌的创城特色观音寺街道首座御园一里社区。
首座御园一里社区聚焦辖区文明城区创建特色亮点,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带领社区居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文明社区添砖加瓦。
聚力理论学习 提升文明修养
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组织居民开展专题学习,包括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党史 念党恩”读书宣讲等活动,社区居民一同回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过程,重温党的历史,引领广大党员群众,从全会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增强责任担当,将全会精神转化为社区建设的强大合力,提升居民理论水平和文明修养。
聚力文化传承 共创文明生活
社区结合传统节日文化,以“创城创卫”、疫情防控、文明交通等为主题,开展线上宣传、线下志愿服务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带领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文明家园建设。同时,深入讲解、宣传文明的内涵,激励大家文明过节、文明出行、文明做事,助力提升辖区居民的文明素养,共同打造美丽宜居的家园环境。
聚力志愿服务 传承志愿精神
为了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动员社区居民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创城创卫”、助残服务等工作,在防疫工作中进行卡口值守、参与核酸检测、进行场地消杀,在“创城创卫”工作中清理堆物堆料、倡导垃圾分类、清除安全隐患,在助残服务中耐心解答疑问、义务进行理发、主动帮助他人……积极宣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传播志愿服务文化,传递爱心、传播文明,让社区居民切实感受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共建共享美好有爱的生活。
连日来,大兴区城管委结合防汛工作,对新城地区城市道路配套雨污水管线检查井开展安全维护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检查时发现新源大街、永华路、义和庄南路、义和庄北路、芦宋路、清源西路、兴丰大街、兴业大街等道路370座雨污水井防坠保护装置缺失、脱落。
为此,区城管委立即组织养护维修人员为雨污水检查井安装防坠网,守护好市民群众“脚下安全”。截至目前,370座雨污水检查井防坠网安装工作已全部完成。
文明城区创建体现在方方面面,可能是文明交通、可能是垃圾分类、也可能是公共设施的完善。
今年6月,《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颁布实施两周年。两年来,北京市持续探索推进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法治协同机制,全市各部门在《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综合性基础上,纷纷出台不同领域条例规范,包括《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等,共同构成了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法治基础,推动市民的文明观念和行为模式持续向好。
大兴区交通志愿者在文明交通示范路口引导交通参与者礼让斑马线、文明驾驶。
“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面倡导9个领域文明行为,重点治理6个领域不文明行为,从这两年的实践看,很多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最突出的包括健康文明,比如公筷公勺和光盘行动的推广等。还有些见效快的领域,比如交通文明,斑马线前,人和车礼尚往来,司机会主动停车,行人也会加快步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小妹介绍道。
如今,文明驾车、礼让行人,正在成为许多大兴车主的共识。以前可能怕监控设备拍到受罚,到了路口会特别注意,让行人先走。现在慢慢养成了礼让的习惯,会主动等一等。
市民的文明观念和文明习惯逐步养成,文明习惯需要长期坚持我们要时刻树立文明意识。
文明提示:在核酸检测的过程中,我们应主动拒绝不文明行为,坚决抵制吐痰、抽烟、拉下口罩吃东西、聊天等不文明行为。
文明提示:不文明游园让自然环境遭到了破坏,给大兴文明“抹黑”。疫情还未过去,请大家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自觉错峰游园,禁止扎堆垂钓,自觉抵制不文明游园行为,共同保护河畔森林公园清洁优美的生态环境。
文明提示:斑马线是一条“双向”文明线,不仅要求驾驶员礼让行人,也要求行人文明过马路,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穿越斑马线。
我们每个人都是文明的受益者更是文明的创建者,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大家持续发力。请主动发挥主人翁作用做文明人、行文明事、说文明话。为守护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大兴更美丽、社会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