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山,我腿受伤了,这大棚里每日将近2000斤的西红柿全靠老伴儿一人摘,你们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啊!”7月的一天晚上,善台子村的刘大妈给志愿者陈山山打来求助电话,言语中透露着无助和焦急。
陈山山仔细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新时代志愿服务队的其他成员,凌晨三点到大棚去采摘!可摘下来的西红柿可不能长时间储存,热心的陈山山开始帮忙找销售渠道。
通过与其他镇街社区团购团长沟通,决定采用团购接龙预售、志愿者分点配送的销售模式,只用了大半天的功夫就将西红柿销售一空,帮刘大妈解决了当下的难题。
看着刚从地里采摘上来的蔬菜一箱箱过秤、一袋袋打包,很快销售一空,菜农刘大妈感激地说道:“以为这批蔬菜要烂在地里了,现在志愿者团队帮我把西红柿采摘完又卖掉了,感谢政府,感谢志愿者们的帮助!”
这条销售渠道搭建好后,又迎来了新的“问题”,刘大妈家的西红柿“供不应求”了,急需寻找新的农户。
经过多方打听,志愿者们了解到同村还有一位75岁高龄的钱大爷,老两口以种植农产品为主要经济来源,一直没有找到合适销售渠道,家里数千斤优质西红柿面临滞销,尤其是近段时间,气温上升快,西红柿不耐存放,急坏了钱大爷一家,陈山山知晓此事后,组织志愿者们迅速开展“助农采销”的志愿活动,大家分工合作,顶着烈日采摘、运输、分拣、装包,利用新媒体平台联系销售渠道。
这支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团队,穿梭在安定镇的田间、地头,帮助有困难的农户采摘售卖蔬菜,忙碌的身影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全力为村民蔬菜收获“保驾护航”。
接下来,安定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发动更多身边志愿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全力助推农业增产增收。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引导志愿者积极投身到助农志愿服务的各项劳作中去,全力助推安定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入人心,大力弘扬互帮互助的文明乡风。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