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键广场有商户在门前堆积大量物品,挤占人行通道。”12月13日,天键广场“门前三包”微信群收到这样一条信息,得知消息后,清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查看,并责令相关商户立即整改。
为提高环境秩序精细化管理,切实做好“门前三包”工作,今年7月以来,清源街道在彩虹新城、天键广场两个商圈试点建立“门前三包”微信群,将100余家商户加入其中。通过制定责任落实考评标准表,由执法人员每周开展实地检查并打分,在群内通报各商户具体情况,针对测评结果不合格的,将进行重点监管,一旦出现违法行为将从重处罚。同时,定期发送温馨提示和相关政策解答,提醒广大商户做好“门前三包”工作,实现“零距离”交流,形成共建共管的长效管理机制。
“您好,我们店想装修和更换牌匾,找您报备。”自从微信群建立后,多数商户主动报备情况,联系工作人员询问最新政策。对清竹修脚经营户柴先生来说,实时、快捷、便利是他加入微信群的原因,通过微信群咨询,马上就解决了他对门店装修审批流程、标准规定等问题的疑惑。
通过微信群,各项政策规定第一时间传达,既节约了时间,还提高了效率。针对商户群里咨询和反映的各种问题,工作人员也能及时回复、处理和反馈。各类占道经营、乱搭乱建、车辆违停、门头广告等突出问题,第一时间被曝光,强化了城市管理的普法宣传,增强了经营户“门前三包”责任和自律意识。
“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激励了广大商户积极参与‘门前三包’管理,将责任落到实处。”这是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李青林的直观感受。
截至目前,共建立了5个“门前三包”微信群,共计近百家经营户参与其中。累计立案处罚“门前三包”、环境卫生、环境秩序类问题167起,处罚11.23万元,有效减少了商户乱堆放、乱占道等行为,营造了良好的市容环境。
接下来,清源街道将把更多的沿街店铺纳入工作微信群,以教育引导促自律守法,以管理监督促常态长效,达到全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目的。